整体而言,12月市值分布仍仅有顺丰控股、京东物流、中通快递三角占比超10%,韵达、满帮、圆通占比均处于6%阶段,为市值占比第二梯队,头部企业市值的水涨船高,新企业的强势登榜,行业马太效应仍然显著。
物流科技子榜单中,2022年1月仅兰剑智能上涨,其余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与去年11月全员上榜涨幅榜的整体表现形成了较大反差。
【1月涨幅榜点评】
25家仅6家市值上涨
兰剑智能13.27%领涨全榜

2022年1月物流产业市值榜以“跌”为主旋律。涨幅方个体面,2022年1月,25家物流上市公司仅6家市值上涨,除兰剑智能、德邦股份涨幅超10%外,其余四家市值均不超过3%。
具体而言,兰剑智能以13.27%涨幅领涨全榜,德邦股份紧随其后,涨幅为11.24%。其余四家市值涨幅较小均不超过3%,其中,嘉里物流上涨2.19%、中通快递上涨2.15%,满帮和百世集团分别微涨1.19%、0.47%。
需要指出的是,1月18日,百世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纽约证券交易所于2022年1月5日发来的信函,通知本公司不符合纽交所继续上市标准中适用的价格标准,截至2022年1月4日,公司美国存托凭证(ADS)的平均收盘价为每ADS在连续30个交易日内不足1美元。
对于退市警告,百世集团回应称,本公司在收到通知后有6个月时间重新符合最低股价要求,在此期间本公司的美国存托凭证将继续在纽交所上市交易,本公司目前遵守所有其他继续上市的标准,该通知并不影响公司的业务运营。
针对此,快递专家赵小敏表示,整体而言,在甩掉沉重的国内快递业务包袱后,百世集团负债率有所降低,现金流得到提升。收到退市警告意味着百世集团需要提升在资本市场的存在感,同时增强与资本市场的联动性。
我们注意到,领涨全榜的兰剑智能在1月10日—14日周交易日涨幅明显,截至2022年1月14日收盘,兰剑智能报收于32.67元,较上周(1月7日)的29.25元上涨11.69%。
兰剑智能股价市值的亮眼表现或得益于业绩的预期增长。天风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兰剑智能在手订单规模出发,Q4业绩有望创历史新高,且超级工厂投产为公司维持高增长打下基础。历史上来看,兰剑智能年末的在手订单与次年营业收入高度相关,而其前三季度的业绩表现较为疲软,或意味着Q4将迎来2021年项目的集中交付期,单季度营业收入有望达到3亿元以上,创出历史新高。
1月市值上涨的德邦在1月28日晚间发布了2021年业绩预告,数据显示,预计2021年德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1亿元,同比减少67%-87%,去年同期为5.64亿元。
针对利润大幅减少,德邦表示,本期业绩预减主要受外部环境及内部经营策略调整影响。外部环境方面,宏观环境整体景气度有所下降以及大件运输领域竞争加剧使得公司收入增速放缓,且全年油价处于高位,对利润产生不利影响。
【1月跌幅榜点评】
安能物流领跌 市值腰斩
8家跌超10%

2022年1月共有19家企业市值下跌,8家跌幅超过10%,其中,安能物流以34营业执照.85%的跌幅位居跌幅榜榜首,顺丰同城以29.35%跌幅紧随其后。此外,达达、德马科技、中科微至、新宁物流、京东物流、东杰物流智能跌幅超10%。
特别是安能物流,其市值仅剩63.59亿元,较上月市值下跌34.85%。而上市后,安能物流市值连续两月维持在90亿元以上。截至1月31日6.71港元股价较上市腰斩。
需要指出的是,12月14日,安能物流发布自愿性公告称,董事会获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兼主要股东王拥军告知,后者于2021年12月9日至2021年12月13日期间通过Double Brighten在市场上增持了13.2万股该公司普通股股份,总代价约为120万港元(即平均价格约为每股股份9.0845港元)。Double Brighten是以王拥军设立的信托持有股份的投资工具。
安能物流表示,增持事项充分体现王拥军对该公司未来前景的信心以及对于该公司持续发展的支持。
但物流行业人士表示,事实上,安能物流需要尽快公布自己新一年的业务进展以及未来战略和计划,给资本市场信心。在股东解禁之前,安能物流需要向市场证明能够参与到与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并保持优势地位;新一年的战略目标以及规划是否能够保持其在行业现有头部位置。
同样遭遇市值大幅下跌的还有顺丰同城,市值为88.26亿元,跌出市值“百亿俱乐部”。顺丰同城作为“顺丰系”第四家上市公司,在战略版图的扩张上也为顺丰在主营业务外,聚焦同城配送的方向上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但事实上,顺丰经营范围同城与达达在市值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1月18日,顺丰同城与快手本地生活业务“同城巨拼”达成合作,主要由顺丰同城为快手的外卖业务提供即时配送服务。在业务的拓展上,顺丰同城也在不遗余力拿下市面上主流本地生活服务商的订单。
值得一提的是,顺丰创始人王卫用“颠沛流离”来形容2021年的顺丰。“我们一起颠沛流离走过了2021年,我回想这2021年时间真快,面对的种种问题的挑战,是根本没有办法预估,也没有办法预算的。”在“致快递”报道中,王卫如此表示。而顺丰同城也在与达达、美团愈加激烈的“三国杀”中面对诸多挑战。
我们注意到,新宁物流1月市值较去年12月下跌13.32%。1月26日,新宁物流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业绩亏损减少。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亏损8000万元–13500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减少。
对于亏损原因,公告显示,新宁物流原全资子公司广州亿程交通信息有限公司因其原管理团队经营不善、产品竞争力下降等原因,收入及盈利能力下降,叠加疫情、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个体,亿程信息2021年呈持续亏损状态。公司已于2021年12月29日公司完成亿程信息股权转让变更登记事项。
【1月物流科技子榜点评】
仅一家上涨三家跌超10%
物流科技子榜“市值梯队”明确

市值总榜中,百亿市值是一道分界线,我们的榜单相继登榜数个百亿市值上下的企业后,分界线以下的企业各市值层级市值由多在50亿元以下转变为各个层级均有,但该范围主要还是辐射物流科技相关公司,而在顺丰同城之外,紧跟着的就是中科大全微至以及优博讯,物流科技公司第二梯队诺力股份、东杰智能在紧接着海晨股份、安能物流之后。
整体而言,在榜物流科技企业市值分层已经形成了鲜明梯队变化。2022年1月物流科技公司市值上,仅兰剑智能上涨13.27%且领涨全榜,其余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与去年11月全员上榜涨幅榜的整体表现形成了较大反差。其中,德马科技跌幅最高,市值较去年12月跌去15.66%,中科微至为13.33%紧随其后。东杰智能同样跌超10%。
相关企业信息披露显示,1月20日,德马科技发布公告称,德马科技及子公司自2021年3月17日至本公告披露之日止,累计获得政府补助款项共计人民币779.53万元,均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1月21日,中科微至成立全资子公司中科微至自动化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李功燕。经营范围包含一般项目: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等。
值得一提的是,物流科技方面,物流无人机商业化进程迈出了关键一步。1月25日,顺丰集团官方宣布,旗下大型无人机公司丰鸟科技正式取得了中国民航局颁发的支线物流无人机试运行许经营范围可和经营许可。这也意味着丰鸟科技成为全国首家可在特定场景下开展吨级大业载、长航时支线物流无人机商业试运行的企业。
就在同日,京东物流自主研制的“京蜓”自转旋翼支线物流无人机于近日开展相关适航科目的飞行测试,包括公路起飞、夜航和异地转场3项重量级科目。
纵观整个物流产业,单就智慧物流而言,其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四无化”的发展方向,即无人机、无人舱、无人车和无人港。物流科技企业也在“四无化”的进程中开展“军备竞赛”。
值得一提的是,1月27日,自动驾驶卡车公司擎天智卡宣布完成近千万美元天使轮融资,由五源资本独家投大全资。擎天智卡成立于2021年11月,是一家自动驾驶卡车研发商,专注于扩大自动驾驶领域规模商业化,并自主研发及生产智能卡车,致力于为用户提供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伴随物流“四无化”发展趋势,科技对物流产业的重构已进入了新周期,在这个过程中,物流头部企业争先恐后,在各个细分战场展开竞争,从陆运打到空战,基于各自业务及战略需要,一同竞逐更广阔的科技、航空市场。
随着日渐丰富的物流科技,以及其带来的未知想象,届时我们的物流科技子榜单也将呈现相应变化。
*编者注:
这份市值榜单上榜企业是基于智慧物流研究院、每经未来商业智库持续多年对电商、物流、新消费垂直产业链的深耕,以及对主要快递物流上市公司持续多年的财报跟踪、调研而选取。
今后,我们还将定期根据市场变化更新上榜企业,每月对上榜企业市值进行定向追踪和深度剖析。考虑到企业发展阶段和历史积累的差异,除市值总榜外,我们还设立了以市值涨幅、跌幅和物流科营业执照技公司市值为核心数据的子榜单,未来还将更细分拓展榜单维度。
透过市值窗口,一方面,可以更精准对中国快递物流上市公司在产品结构、科技投入、绿色环保、创新发展、社会责任等进行全方面的跟踪考量,推动中国快递物流高质量发展;通过对消费供应链市值聚焦的全景扫描,也将帮助我们更清晰洞察未来商业-物流产业链的投资价值,见证中国电商物流、消费供应链的革新和崛起。
我们深知,无论一个行业、还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健康指标构成,都一定是特别系统化、复杂多元的,高质量发展目标任重道远。未来,我们还将不断丰富数据、子榜单维度,旨在更全方位洞察、物流记录中国物流行业上市公司发展历程和市值健康度,多视角多维度地对物流行业、快递物流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与论证,推动中国快递物流更好地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我们更加守望以快递物流上市公司巨头为引领效应的全行业的共同进步,更好地助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榜单出品:智慧物流研究院、每经未来商业智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