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公司注册 >

斯洛伐克是哪个国家(斯洛伐克傀儡国)

天下大势分分合合,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捷克斯洛伐克也是如此。


每次大战之后,都有国家解体和新的国家诞生,一战也不例外。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奥匈帝国的解体,欧洲中部成立了一个叫捷克斯洛伐克的国家。


这个国家人口只有国1500万,面积只有12.7万平方公里,是欧洲东部一个不折不扣的小国。


他诞生于1918年,到1993年解体,前后只存在了75年。

二战冷战时期,捷克斯洛伐克存在感非常强,给一代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捷克斯洛伐克的制造业历史悠久,非常发达,是举世闻名的工业制造国,综合国力在欧洲位于中上游。


谈到捷克,很多国人肯定首先会想到捷克皮鞋,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捷克皮鞋是国人梦寐以求的。


比捷克皮鞋更为知名的,是捷克造武器。


其中,抗日战争时期让中国军人爱不释手的ZB26式轻机枪,就是捷克兵工厂的杰作。国


二战前夕,捷克斯洛伐克首当其冲成为英法绥靖主义的牺牲品,落入希特勒的魔爪。


二战后,捷克斯洛伐克成为东欧阵营社会主义国家的奇葩,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成为东欧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然而,该国却在天鹅绒革命大潮中,突然解体,于1993年1月1日分裂成为两个国家:捷克、斯洛伐克。就像一对恋人,分道扬镳,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当初是什么让捷克和斯洛伐克这对恋人走到一起选择在一起?又是什么原因他们分手,没有相濡以沫、白头偕老?


相同命运把他们联系在一起


准确地说,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的缘分有一千多年,早在公元5-6世纪就开始了。当时,生活在波兰维斯瓦河畔的西斯拉夫人千里迢迢来到波西米亚地区和摩拉维亚(今天的捷克和斯洛伐克)定居下来。


公元9世纪,西斯拉夫人在这里建立了大摩拉维亚公国(包括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部分地区,他们所使用的斯拉夫语演变成为今天的捷克语斯洛伐克语


但是,大摩拉维亚公国只存在了不到一百年,就被西迁的、更加生猛的游牧民族马扎尔人匈牙利人祖先)在公元906年消灭。


公国灭亡后,贵族普热美斯家族在西部的布拉格成立了捷克公国。


十一世纪中期,捷克公国的疆域不断扩大,从波希米亚延伸到摩拉维亚,国力渐渐增强,封建制度得到迅速发展,盛极一时。


但是与当时强大的神圣罗马帝国相比,捷克公国不在话下,不得不委身于罗马帝国,被他控制和庇护。


1086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授予捷克王公弗拉迪斯拉夫二世以波希米亚国王称号,从此捷克公国向神圣罗马帝国称臣,成为其成员国。


在历史上波希米亚国曾是神圣罗马帝国内主要成员,是七大选帝侯之一,查理四世等许多国王都曾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首都布拉格于1傀儡4世纪末期还是神圣罗马帝国中心。


可是这个曾经荣耀一时的王国,也避免不了灭亡命运,历经普舍美斯王朝、卢森堡王朝,在1620年白山战役后被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吞并。


公元1526年,波西米亚王国成为哈布斯堡王朝的盘中餐。


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被拿破仑解散,波希米亚国王由奥地利皇帝兼任。


1867年,奥地利帝国匈牙利王国组成"帝国议会所代斯洛伐克表的王国和领地以及匈牙利圣斯蒂芬的王冠领地"联盟,就是闻名遐迩的奥匈帝国,波希米亚王国从此又成为奥匈帝国的一部分。


在奥匈帝国内部,人数占多数的德意志人和匈牙利人自然占据统治地位,括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作为少数民族,自然处于被压迫的地位。


常言道,哪个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斗争。相同的遭遇和命运、共同的敌人,让捷克和斯洛伐克人携起手来,团结一致,为争取解放而斗争。


1914年,奥匈帝国作死和德国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个强大无比的帝国,在一战中灰飞烟灭,给了捷克、斯洛伐克新生的机会。


1918年10月28日,欧洲大地上诞生了一个崭新的国家——捷克斯洛伐克。

不同发展水平让他们心存隔阂


东欧和西欧经济本来没有多大差距,但是从中叶开始,两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渐渐来开。


西欧手工业起步较早,发展较快,城市经济繁荣。


而在东欧,统治者将重心放在农业生产上,手工业不太发达,人民的观念相对落后。


具体来说,捷克人德意志民族影响,思想较为开放,创新意识强,城市经济发达;而斯洛伐克受匈牙利文化影响更大,思想较为保守,经济相对落后。


而且相对来说,捷克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煤炭和铀、锰、铝、锌、萤石、石墨的储量呀远远高于斯洛伐克。


文化和观念的差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资源分布的不均,让分别处于奥地利和匈牙利的捷克是斯洛伐克两地各方面差距很大。


在奥地利境内的捷克,整体实力雄厚,成为帝国的工业中心和经济支柱,向帝国提供了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工业产品。


在匈牙利帝国的斯洛伐克显然非常落后,生产力落后,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落后,居民文化水平低。


总而言之,两地的文化和经济差距巨大,心理上自然而然也存在隔阂。


在面对共同的敌人奥匈帝国压迫的时候,他们团结到了一起;为了争取自由和解放,他们同仇敌忾。


当共同的敌人消失,当没有了外部压力的时候,各种矛盾就显现出来,离心力加大。


矛盾重重,无法调和,只好分道扬镳


战后,东欧国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发展缓慢,可是捷克斯洛伐克一枝独秀的经济发展迅速。


7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经济年国家均增速超过百分之十,成为东欧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但是由于政治体制的原因,各种矛盾无法调和。


政治矛盾

由于体制原因,民意不能得到尊重,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都觉得自己是被压迫者。


奥匈帝国土崩瓦解后,捷克斯洛伐克成立,帝国中的匈牙利人从斯洛伐克全部撤走。


如此一来,一个问题出现了,大批的空白公共职位,如法官、大中小学教师、行政人员等等无人问津。


斯洛伐克人不是不想从事以上工作,而是因为他们整体文化水平低,知识分子如凤毛麟角,大多数人根本不能胜任这些工作。


在此情况下,文化水平高的捷克人只好来到斯洛伐克,被安排到了有关工作岗位上。


斯洛伐克人起初还没有感觉到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所到之处都是捷克人,处处受到捷克人的管束,尤其是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这种情绪就会无限放大,对捷克人的不满日益增加。


东欧国家存在严重的政治腐败,官员搞特权,社会阶层固化,让斯洛伐克人对捷克人敌对情绪增加,觉得他们是殖民者,自己是被压迫者。


而捷克人也感到非常憋屈,又一肚子气:虽然捷克人占了公务员的多数,但是掌握国家决策权的元首,大多是斯洛伐克人,他经常独断专行,出台违反捷克意愿的政治、经济政策,让捷克人感到非常不满,有二等公民的感觉。


长此以往,国家凝聚力渐渐失去,离心力大大增强。


宗教矛盾

捷克与斯洛伐克之间没有历史积怨,边界清晰;也没有居住地域和人口混居方面的矛盾,在文化和种族方面也更有亲缘。但是捷克和斯洛伐克两地人民信仰不同,当局的宗教政策出现重大失误,加剧了宗教矛盾。


捷克的主要宗教是天主教,斯洛伐克人信仰多元化,除了天主教,还有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新教。


由于受到苏联影响,当局主要打压天主教,对宗教团体和人员持相当敌视和警惕的态度。因为天主教的权威是梵蒂冈,梵蒂冈跟苏联关系紧张。


为了打压天主教,当局把所有教堂置于国家控制之下,不但关闭了所有修道院,还断绝同梵蒂冈的哪个外交关系。


这时候捷克即使有宗教组织,也都政治化了,政府鼓励、甚至威胁利诱捷克的天主信徒们拒绝参加教会的各种活动。这种高压政策在捷克斯洛伐克贯穿始终,一直持续到国家解体。


捷国家克人虽然在政府机构中占了多数,但是多数情况斯洛伐克下,国家最高领导是斯洛伐克人,国家的一元化领导,让斯洛伐克人可以违背多数人的意愿,推行各项政策,这就让捷克人觉得自己受压迫,被歧视。


经济矛盾

计划经济是大锅饭,强调平均,尽管捷克经济繁荣,工业发达,也要向斯洛伐克输血。


也就是用政府权力,强行将政策向斯洛伐克倾斜。


这样的做法本来没有多大毛病,很多国家包括中国、美国都是这样做的,不能让一个国家出现地区性的贫富悬殊。


可是捷克斯洛伐克当局矫枉过正,走了极端,加大力度向斯洛伐克投资基础设傀儡施建设,让斯洛伐克经济发展速度反过来超过了捷克。


据统计,从七十年代开始一直到国家分裂,捷克斯洛伐克的国民收入增速为8.5%,但斯洛伐克地区却高达30%。


捷克人口占到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九十,斯洛伐克人口只占百分之十;所以说捷克当局是在牺牲大多数人利益,来照顾少数人利益。


换言之,无论捷克人怎么努力工作,生活都不如斯洛伐克人,这让他们的心理如何平衡,怎么会不产生分家的念头?


可是叫人啼笑皆非的是,斯洛伐克人对联邦政府也是一肚子气:政府在自己家大力发展钢铁、石化等高污染的重工业,污染了自己的家园。


总而言之,捷克斯洛伐克的分裂既有历史是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体制原因,也有宗教原因。


1993年1月1日,这对相处了70多年的恋人终于分手,捷克和斯洛伐克同时成为主权国家。


捷克和斯洛伐克虽然选择了分手,但两国是和平分手的,不像南联盟也不像东西巴基斯坦,所以两国依旧是友好邻邦。


无论是捷克还是斯洛伐克的总统,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就任后出访的第一个国家,卸任前最后访问的国家,往往都是对方。正像那首歌名——《分手后还能做朋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