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公司注册 >

盈利现金比率(盈利现金比率为负数说明什么)

祝大家情人节快乐!


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经济环境下,都别忘了保证安全​!


昨天讲的“净资产收益率”,虽然说在那么多财务指标中,如果只能选择一个来衡量企业的好坏,必然就是净资产收益率。


但是我们平时分析企业基本面的时候,虽然不需要把所有财务指标都用到,但也肯定不可能只用某一个。


净资产收益率确实是综合性最强的一个财务指标,但是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丝毫没有体现出“现金流(OCF)”情况。


这么长时间分析财经知识以来,讲过无数次,现金流才是企业的生死线。



所以今天我们就把这个缺陷给补上,分析“盈余现金保障倍数”这个指标。


每个指标都有那么几个外号,因为财务科目很多都是相通的,所以叫法不一样,只要合理,你也可以自己取名字。


实际上我经常自己取名字,因为我很少直接套用公式,就像我前面很多文章分析的那样,很多财务指标肯定是对的,但不一定是最准确的,所以我一般都会“加料”或者“修改”,名字就真的只是一个代号而已。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也叫“盈利现金比率”,还叫“利润现金保障倍数”。


意思都一样,指的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现金净流量同净利润的比值。


计算公式为: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这个指标很方便查数据,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里面直接就有。


比如长江电力的现金流量表如下图所示:



怎么看现金流量表在之前分析财报的文章里有非常详细的说明,不熟悉的建议回过头多看几遍。


你看现金流量表分为了三大块,都分为流入和流出,分别用不同颜色表示了,其中经营现金流就是第一大块。


当然财报上面只有资产负债表是分左右两边的,现金流量表并没有,我方便为了截图就做成了两边。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很好地反映了企业的收益质量,收益质量越高,现金流肯定越好。


所以这个公式首先肯定不适用于亏损的企业,净利润为0,分母就是0,小学生都知道分母是不能为0的。


对于亏损企业有另一套方法,后面也会讲到。


另外金融类企业或者企业投资收益占比较大的企业也不适用这个指标,因为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是不在经营活动中的。


当企业赚钱了,有净利润,按道理盈余现金保障倍数至少应该大于1。


很简单,净利润是扣除了所有成本和费用,还交过税的,而经营现金流可没有。



所以如果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小于1,那就只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企业地位弱势,产品没有竞争力,产生了大量的赊账,货给出去了,钱收不回来。


第二种:操控利润,涉嫌造假利润表。


无论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肯定都不行。


所以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必须要大于1才行,可是到底多少合适呢?


这个要分行业和企业,只能说一个合理区间,那就是1-2。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既然说明的是收益质量,难道不应该是越高越好吗?


不是这样的,你要看公式的本质,分母可是净利润。


如果盈余现金保障倍数高得离谱,那一定是净利润有问题,分母太小。


所以你去看优秀企业的年报,没有哪家优秀企业的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是很高的。


道理也很简单,企业之所以优秀,肯定是盈利能力强,利润高,然后是竞争力强,现金流好,既然现金流和净利润两个都好,那当然相差不会很大。


如果大于2,也只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企业的利润有问题;


第二种:企业的投资收益、利息费用和资产变动影响很大


第一种情况很好验证,你发现哪家的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很高的,就去看他的净资产收益率,必然很低。


净资产收益率是昨天刚讲过的,还没忘记吧?


忘记了的赶快给我点个赞惩罚一下自己。



重点讲一下第二种情况,还比较常见,你很可能会遇到。


投资收益


很好理解,这部分收益是算利润的,但是不算经营现金流,如果企业的投资是赚钱的,那也没问题,净利润增多,分母变大,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反而会降低。


但是企业的投资水平如果不行呢?但是人家的主营业务并没问题,也不能单拿人家的副业就贬低人家。


所以企业的投资如果失败了,产生了亏损,会引起净利润的降低,分母变小,盈余现金保障倍数自然就大了,亏得越多,倍数就越高。


这类企业你只能说他“自己作”,有一定风险,还是得看他的主营业务竞争力,如果企业本身没问题,顶多不再投资自己不擅长的,下一年可能净利润就回来了。


也很好判断,把公式改一下,改分母。


怎么改呢?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流净额/(净利润—投资净利润)


既然是投资活动影响了盈余现金保障倍数,而投资活动又不是主业,那就允许你错一次,今年亏了不要紧,我原谅你,就不算这笔糊涂账了。


但是可一不可二,如果不思悔改没有进步,第二年依然如此,那就去“切腹自尽”吧!



利息费用


简单情况就是企业负债,借了1000万,利息200万,这200万的利息是直接从利润里面扣掉的,但是现金流出却不是经营活动现金流出,而是筹资活动现金流出。


所以并不影响经营现金流,分子不变,分母变小,盈余现金保障倍数自然就变大。


还有复杂情况,按理说企业的利息费用不应该影响太多净利润,但是有的企业,负债很高,产生的利息费用就很多,自然严重拉低了净利润。


你要说他不好吧,人家负债是赚钱的,只是赚得不多,我也说过,只要回报率高于利率,负债就是良性的。


你要说他好吧,负债太高总归是风险,这类企业必须得发展越来越好,提高效益和效率,去逐渐减轻负债,靠自己赚回来的钱去发展才是正确的。


所以如果你发现你关注的企业由于利息费用引起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偏高,不要急着排斥,需要更深入地研究企业的基本面和竞争力,有可能是潜力股,前提是能翻身。


资产变动


这一项可以说是影响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最多的因素,问题就出在“折旧和摊销”上面。


对于重资产企业尤其常见,因为基础设施和设备普遍价格高昂。


比如一台1000万的设备,可以使用5年,那平均每年折旧就是200万。


折旧的意思就是扣掉200万的利润。


不理解地回到前面找到《一篇文章看懂资产负债表——非流动资产》再看看。


但是利润是被折旧了200万,现金流可没动,并没有真的支出200万现金出去。


所以分子不变,分母变小,盈余现金保障倍数自然也就变大。


另外摊销会减小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并不会增加,就不多讲了。



总结来说


第二种情况包含的三个因素:投资收益、利息费用和资产变动会影响正常企业的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有两种办法解决。


第一种:不采用这个财务指标,可以换一个,还有更合适的。


记住一点,财务指标那么多,没有固定的,只有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情况采用合适的指标。


至于什么是“合适”?


只有了解得足够多了,在心里自然就会有一种感觉,有一杆秤,就跟“熟能生巧”一个道理,所以没关注的赶快关注,关注了的别忘了追更文章。


第二种:修改公式。


持续看内容的肯定知道,我是经常修改公式的,当你对公式理解得足够透彻,完全可以自己按照底层逻辑去修改,让计算方法变的更准确。


其实都是一些小学数学知识,比如:


1 1=2,你就可以换成1 1 3-3=2,也可以换成1 1 2=2 2等等


你看就这么简单,只是把指标项目灵活变动而已。


当然前提肯定是要对财务指标足够熟悉才行。


这里留一个作业,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的公式怎么修改,才可以解决上面所说的影响?


会改的就写在评论里。


好啦,今天又讲了一个关于企业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留下的作业建议都想想,很有好处的。


点赞关注持续更新内容,一起探索企业基本面的研究,收获必然巨大。


值得你期待!


下期再见!


欢迎把这么好的内容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哟,大家一起学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