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桐乡供电有限公司开户银行(桐乡农商银行开户行查询)






当清晨的第一束光在这一方江南天地驻足眺望,照在眼前这个古稀老人的身上,一头黑亮头发的缝隙间偶有白发,说话语速稍快,却也思路清晰、底气十足。







她叫徐立巧,出生于1951年。上过学、下过田、从过医、创过业,当过干部,扛起了老字号,当起了新农人......说起跟乌镇的缘分,徐立巧认为这是“命中注定”,“我在上海出生,然后上世纪因为知青下乡运动,我就来到了乌镇北庄村,之后我便喜欢上了这里,还在这结婚生子了。”徐立巧回忆说。




“我心态还不错,不钻牛角尖,今天解决不了的事,明天再说,总有解决办法。”你很难想象这位上海女子云淡风轻的话语背后满是曲折艰辛的创业路。




光明护匠心 一帘江南梦




“姑嫂一条心,巧做小酥饼,白糖加椒盐,又糯又香甜。”在吴侬软语中传唱着的民谣,是乌镇的一张非遗名片。据《乌青镇志》记载,姑嫂饼是乌镇的传统名点,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守旧还是创新,徐立巧给出了她的答案。







也许是骨子里的敢为人先,亦或是北庄村田间劳作、创办村经济合作社的种种历练,徐立巧的逐梦之路,往往是果敢佐味初心。




1995年,时年44岁的徐立巧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传承祖辈“泰丰斋”商号,成立了乌镇泰丰斋旅游工艺品食品公司,姑嫂饼也就此成了她一生的牵绊。




2000年,乌镇旅游开发,商铺对外招租,当大部分人对此持观望态度时,徐立巧却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遇”,没有任何犹豫,她第一时间报名,让“泰丰斋”在东栅景区安了家,并把姑嫂饼带到了大众眼前。




“刚开始街上真的冷清,一天开不了一单是家常便饭。”在徐立巧的回忆中,卖不出去的姑嫂饼,寂寥的石板路,头顶的一盏孤灯陪伴了她无数个日夜。




时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进一步发展假日旅游的若干意见》,乌镇旅游蓬勃发展,东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姑嫂饼成了古镇炙手可热的名点——依旧是那盏孤灯,弥漫的光晕却分明清晰了些。







然而困境却总是先人一步。




“本来是带回去的特产,送礼也体面,这些‘粉渣渣’让我情何以堪...”




“还没带到家,这些饼就碎了,都没心情吃了。”




传统工艺制成的姑嫂饼,不便携带且易碎,这些问题都制约着其前进的步伐。




“那就改!用机器生产代替传统手工制作!”徐立巧寥寥数言,却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




“老底子都丢了,还能算老味道吗?”“现在这样也挺好,别瞎折腾了!”“你这是在砸牌子啊!”




徐立巧却说干就干,在灯火通明的厂区里,她引入西方烘焙法,采用电气化流水线,效率与质量兼得——当光明逐渐汇聚,姑嫂饼走进上海豫园、东方明珠塔、杭州银泰商城等著名景区景点, “泰丰斋”入选“浙江老字号”,未来愈发明朗。




供电助互联 一场“触网”记




当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乌镇首创“修旧如旧”模式,当旅游保护开发地蝶变为“互联网小镇”,乌镇围绕旅游业主线提升区域发展能力,完善基础设施,对供电可靠性和电力设施布局美观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2000年开始,桐乡电力启动“融景式”电力配套改造工程,综合考虑居民生活和旅游开发需求,在保留乌镇古色古香的建筑特色的前提下,通过“一栅一册”“一路一册”举措解决“路杆矛盾”,治理老街的门面线、串户线和居民电表等,给电表箱装上古朴的木框,让电力设施与古镇街景有机融合。




在乌镇扎根生长的姑嫂饼,也在这一场互联网浪潮中,越搏越勇、越搏越新。




“凤岐茶舍的互联网沙龙让我耳目一新,原来互联网还能这么玩。”徐立巧的“触网”之旅,即刻开启。




她把在上海工作的儿子和女儿喊了回来,成立了姑嫂饼电商销售团队。没想到“泰丰斋”网店没开张几天,销量就蹭蹭蹭地往上涨,这“开门红”让徐立巧有些许意外,转身她又开始研发姑嫂饼代餐饼干、姑嫂小方等符合当代人喜好的新产品——当市场触角开始蔓延,稳定的生产量成了不可忽视的后备力。




“现在做什么都离不开要用电,尤其像我们这种企业,电力保障好了,我们干起来才更有底气!”







“为了尽可能降低对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我们也在不断改善作业方式,通过增加人力、综合施工、带电作业等多种方式,少停电、不停电就把工程做好。”




如今,乌镇供电可靠性达99.999%,媲美国际一流城市,而“泰丰斋”也在这得天独厚的优势下,成为了乌镇第一批完成绿色节能改造的食品加工企业。




2020年,泰丰斋在烹饪、采暖等方面实现了“以电代煤”和“以电代气”,还在厂区安装了能效监测和智能厨房操控设备。




“改造后,我们一个月能节约两万多块钱的用能成本。乌镇供电所的员工还会经常来我们全电厨房,开展安全用电义诊……”




又是一份电力用能分析报告送到徐立巧的手中,“这是此次的用能分析表,能为下阶段设备改造提供参考。”




“供电 能效服务”推进以来,桐乡电力以政企联动的方式实现了企业水、电、气等能源数据可视化、可量化分析,这无疑给徐立巧的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全面的综合用能服务,助力其更科学地节能降耗。




“用电更安全、更高效、更科学,企业当然发展得越来越好。”徐立巧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悦之情。




当所有人都以为她止步于此的时候,徐立巧又开始了新的逐梦。




电力赋乡村 一颗赤子心




走在乌镇北庄村的田埂上,徐立巧仿佛回到了19岁那年——她作为知青下放到这里,面朝黄土背朝天,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如今,71岁的她,时间在她爬满皱纹的脸颊上、布满老茧的双手里刻下光阴的故事。




“回到这里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我希望在自己还干得动的时候,为村里做点事情,让乡亲们越过越好……”没有宏大的愿望,只是一腔热忱,徐立巧耗资近2亿顺利拿下乌镇嘉年华田园综合体项目,“到时候,这里一部分的农作物将供给泰丰斋的食品加工、餐饮门店点心制作使用,另一部分呢,我会把它拿来做深加工,在门店及网络销售。”







当她迎来第一个丰收年的时候,突如其来的疫情却给了她当头一棒。




从未如此冷清的乌镇,4000斤上好的木耳无人问津。呆坐在“泰丰斋”内,时间瞬间闪回21年前的夜晚,徐立巧痴痴地望着头顶那盏灯,“有光就有希望”,她的信仰从未变过。







随着乡村振兴再出发的号角吹响,依托北庄村天然的“非遗匠人”村资源和优势,徐立巧开始重新规划项目发展:一部分土地采用电气化大棚,种植高质量农作物;一部分土地进行动物饲养,游客可在此体验喂养的乐趣;还有一部分土地用来出租,让热爱田园的人享受“种田自由”。




为了北庄村更好地发展,一颗强劲有力的“能源心脏”成功“植入”,48个更换“新装”的电表让北庄村成为了全省首个拥有农村智能物联台区的村落。




“简单来说,就是可以在用户不知道的情况下解决可能存在的供电隐患,给用户一个更可靠、平稳的用能环境。”




“没有感知的电力服务是最好的服务。”徐立巧动情地说。




与此同时,北庄村还享受着“有电么”智慧用电全景平台、智慧小库、神经元路灯等一系列能源服务解决新举措,一个个充电桩、一块块光伏板无不昭示着其绿色发展的决心。已然浸润于江南柔韧中的徐立巧,每天揣着2部手机4个号码在田间奔走——坎坷的前方尽是光明的康庄大道。




“让文化活起来,乡村火起来,让村民们不出村就能赚钱,让所有人在劳动中获得尊重。”这是徐立巧所理解的共同富裕。




“让‘绿色电’守护‘乡村蓝’,让美丽乡村成为产业链价值链的起点,让‘电力先行’赋能‘乡村振兴’”,这是电力人眼中的共同富裕。





供稿:嘉兴·桐乡公司 刘寒寒 彭艳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