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小型传菜电梯的折旧年限(传菜梯)

曾经疯狂扩张的海底捞,砍掉了自己已经迈出的脚。



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海底捞新增门店308家;2020年疫情下逆势新开门店544家,平均每天新增1.5家海底捞火锅店;2021年上半年,再次新增299家。截至2021年上半年,海底捞门店数量已达1597家,减掉即将关停门店后,海底捞门店总数仍在1300家以上。


红星资本局实地拍摄:海底捞门店等待区空无一人


红星资本局实地拍摄,海底捞某门店三年前的等待区


来源:公司财报、红星资本局


除此之外,2017年之后,海底捞在核心关联公司的采购比例逐步走向均衡化,五家主供应商的合计采购额占总采购额明显下降。不过度依赖关联公司,面向全上游供应链寻找合作伙伴,海底捞议价话语权进一步提高。


来源:公司财报、红星资本局


来源:公司财报、红星资本局


来源:公司财报、红星资本局


来源:公司财报、红星资本局


来源:美团


来源:公司财报、红星资本局


来源:窄门餐眼


从目前的竞争环境来看,呷哺呷哺(00520.HK)旗下高端品牌凑凑火锅近年发展尤为迅猛。据企业财报,2020年凑凑火锅营收占呷哺呷哺总营收额已达32%,很明显呷哺呷哺已经找到了企业的第二增长曲线,与海底捞定位更为相似的凑凑火锅未来将极有可能成为海底捞强劲的竞争对手。


另外,主打养生健康牌的捞王已赴港IPO,被市场称为“第二个海底捞”。根据其招股书,此次IPO所融资金的一部分将用于建设2号中央工厂,以支持线下门店的扩张。海底捞的竞争环境,远远没到高枕无忧的时候。


从消费者层面,海底捞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优质的服务以及口味。但这两个方面,海底捞也都如临大考。


首先从服务层面来说,模仿海底捞的优质服务模式已越来越普遍,单凭服务或将难以撑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外,同样也有不少消费者在网上发文称并不是很喜欢海底捞的“过度服务”,将此比喻为大型“社死"现场,而是更渴望独立的用餐环境,这都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海底捞的服务优势。


其次是关于火锅的口味,这个问题其实千人千面。正如张勇所言:“餐饮业和火箭上天是有差异的,火箭上天有标准,餐饮没有标准。”其实源于海底捞是否好吃,在今年6月,也有媒体在网上发布了一则调查问卷,在超3万吃过海底捞的消费者中,“奔着味道”去的要少于“奔着服务”去的消费者。


对于海底捞这般大体量的连锁餐饮企业,一次重大的决策失误,将会给企业带来持续的“阵痛”,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


选择关店,或许是当下海底捞最好的自救之举,但之后的海底捞如何提高经营效率以及留住食客,才是摆在张勇面前最大的考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