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通榆建设银行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通榆支行)

201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持续的改革开放,目标坚定地直指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但现实是,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可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


布局精准扶贫 瞄准脱贫攻坚硬骨头


由于地势高且险峻,四川凉山州昭觉县支尓莫乡的阿土列尔村被称为“悬崖村”。2017年5月,邮储银行凉山州分行员工背着建点物资,登上“悬崖村”,按照一台银行卡受理终端、一台验钞设备、一块服务点标牌、一份业务介绍、一张安全提示、一本登记台账、一张业务柜台和一个保险柜的“八个一”配置,建起了邮储银行助农取款服务点。


47岁的某色达体成为服务点的管理员。在服务点里,邮储银行凉山州分行还帮某色达体一家开起了小卖部,饮料、零食、方便面等一应俱全。“我们的梦想是以后从邮储银行贷款建个农家乐。”某色达体一家对未来充满信心。


服务点的建成结束了“悬崖村”村民长途跋涉办理金融业务的历史,村民们现在足不出村就能无风险、零成本地支取涉农补贴、收取汇款,充分享受中央各项惠农政策和便捷的金融服务。


不只是四川一省,邮储银行的信贷员在全国各地“上山下乡”。邮储银行自成立以来,已在全国构建了包括近4万个网点、约10万余个助农取款点、10万多台自助设备在内的实体网络,覆盖中国(除港澳台)近99%的县域农村地区。为更好地践行普惠金融和“三农”金融服务,邮储银行更是于2016年9月成立了三农金融事业部,打造专业化为农服务体系。


邮储银行在金融扶贫工作上可谓全行上下联动,创出了不少特色模式、特色产品、特色案例。


例如,云南分行建立了“政府出具风险补偿金、邮储银行放大倍数发放贷款”的扶贫小额信贷模式,目前小额贷款累计放款超过27亿元,服务贫困户超过5万人次;河南分行在全省推广“惠农易贷”等扶贫小额信贷产品,累计放款近9亿元,累计支持贫困户超过2万户;内蒙古分行主动与自治区扶贫办对接联系,已累计放款超过10亿元。


今年,邮储银行出台《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关于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打赢脱贫攻坚三年行动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工作要求、重点服务对象以及金融支持领域和倾斜政策,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更加扎实有效开展。


截至2018年9月末,邮储银行与各级扶贫部门合作,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4万笔,金额97亿元。金融精准扶贫贷款(含已脱贫人口贷款)余额778亿元,其中个人精准扶贫贷款及脱贫人口贷款余额393亿元。


着力乡村振兴 描绘乡村新画卷


“收售大枣奔小康,邮储银行来帮忙。”这一句顺口溜,已经成为河南新郑市枣商们口口相传的融资“诀窍”。近期,河南新郑市孟庄村的枣商们开始为收购大枣忙碌起来。


邮储银行河南郑州新郑市支行的信贷员们自7月份起便开始奔走于孟庄村的各家枣商,对其经营规模、资金需求进行详细记录和分类,进入9月份之后,更是开启了“早上7点、晚上没点”的“枣商服务日程表”。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提供贷款是大多数银行机构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主要方式,但邮储银行却并未止步于此。深耕产业精准扶贫推动农民致富、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打通“最后一公里”、创新贷款产品与服务模式……邮储银行郑州市分行持续深耕“三农”,从不同角度践行乡村振兴战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关系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系统性工程。


中央一号文件已连续15次聚焦“三农”,其中12次提及邮政储蓄、邮储银行。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大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对乡村振兴支持力度。


邮储银行部署落实“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积极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在战略发展规划上,邮储银行聚焦支持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全产业链、农村骨干支柱项目和金融精准扶贫作为四大服务重点,从“小三农”向“大三农”升级;在体制机制建设上,构建“三农”金融服务的支撑体系,在三农金融事业部运作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三农”金融的保障力度,从部分倾斜向全面保障升级;在业务发展模式上,完善涉农业务发展模式,发挥城市分行贴近总部、县域支行扎根乡村的优势,打造城乡协同模式;在人员队伍建设上,进一步细化部门职责与分工,培养更为专业的“三农”金融服务队伍,加强专业知识、实操能力、风险防控等方面的培训力度,保障“三农”金融人才队伍的规模和质量;在平台合作拓展上,依托邮政网点更下沉、业态更丰富的优势,积极探索邮银合作发展“三农”金融的新途径,构建邮银协同模式。


截至2018年9月末,邮储银行发放涉农贷款余额达1.19万亿元,个人经营性贷款余额5299亿元,有效缓解了“三农”融资困难。


“邮爱”添力 推动公益扶贫事业可持续发展


“孩子们会聚精会神地听你讲外面的故事,也会兴奋地告诉你他们的梦想。”邮储银行北京分行员工曹静谈起吉林省通榆县“邮爱自强班”的孩子们时说。


2018年9月5日,邮储银行的“邮爱公益寻访团队”再次出发,120名邮爱公益寻访代表慰问走访了8个贫困县学校,包括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第一中学、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第一中学、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民族中学等,探访“邮爱自强班”的贫困学生们。


事实上,对于很多贫困孩子来说,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见到这些邮储银行的志愿者们了。志愿者们此行不仅带去了礼物和慰问品,还与这些贫困学生们共同游戏、吃饭、上课,分享求学之路,亲身走访贫困学生家庭。澜沧县民族中学的高二学生阿梅在给志愿者的信中写道:“感谢你们的援助之手,但更感谢缘分让我认识你们这些远方的亲人。”


“邮爱公益平台”是邮储银行于2017年3月20日成立十周年之际正式开始运行的开放性公益平台。平台成立以来,邮储银行携手中国扶贫基金会共同发起了“邮爱公益基金”。邮储银行已首期捐资500万元,加上邮储银行员工和社会大众的捐款,截至目前,“邮爱公益基金”累计募资1500多万元。


“邮爱公益平台”不仅是邮储银行履行社会责任、支持公益事业的创新之举,也是其响应党中央号召、助力打赢扶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


目前,“邮爱公益平台”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社会爱心人士等全面开放,配套建立开放透明的平台运行管理机制,通过与社会公众共享,广泛引入外部合作伙伴,不断丰富和完善“邮爱公益平台”内涵以及运行模式,提升“邮爱公益平台”的价值。


除了捐款以外,邮储银行还推出“邮爱成长计划”。通过“邮爱公益基金”,在全国19个省34个贫困县的高中开设“邮爱自强班”,累计资助2459名贫困高中生,其中,向759名考入大学的贫困高中毕业生发放“邮爱奖学金”,助力贫困高中生实现学习梦想。


邮储银行公益志愿者协会已在全行招募会员6万余人,并将每年的3月20日确定为“邮爱公益日”,组织开展邮爱公益日活动,面向社会倡导公益文化,培育公益氛围。公益志愿者协会已连续两年组织开展公益活动,深入贫困地区实地慰问走访困难学生和家庭,确保公益工作重点突出、持之以恒。2017年,邮储银行公益志愿者协会就组织127名邮爱公益达人和公益团队代表开展了“邮爱自强班”公益寻访活动,深入9个贫困县实地慰问走访困难学生和家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