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2017年4月26日(2017年4月26日农历是几月几日)




男子艰难的走下了警车,为了方便行动坐上了一辆轮椅,由特警们推着他在医院走廊上快速行进。


在众人的包围中,男子面色凝重,神情紧张,似乎要去完成一项重要的使命。


这名男子到底是何身份?他来到医院又是来做什么的呢?



灾难降临小家

张丽(化名)家住在四川成都,她有一个聪明懂事的儿子小华(化名),是一家人的骄傲。


然而不幸却降临在了这个小家。


那是2017年4月26日,17岁的小华看望完爷爷奶奶准备回家吃饭,在上楼的时候突然感觉身体无力,脑袋一阵阵地发晕。


不得已,小华打电话给在家的妈妈求助。


张丽


张丽正在家里张罗饭菜,接到儿子的电话后她还有些疑惑:“家里就住在五楼,17岁的小伙子连这点路都走不了吗?”


张丽急忙下楼,找到了靠在楼道边的儿子,此刻的小华脸色惨白,虚弱无力。


“你这是抹了粉吗?脸色怎么这么白?”张丽一边心疼儿子一边扶着小华上楼。


小华虚弱地回答:“没有抹,就是有些累,回去休息一下就好了。”


回到家中后,小华的情况依旧没有好转,心急的张丽打电话询问当医生的姐姐姐夫,在他们的建议下给儿子测了一下脉搏。


这一测把她吓了一跳,居然高达137!


小华年幼时的照片


姐夫听说后十分严肃:“不对,你明天赶紧把孩子送医院检查!”


张丽急忙带着小华上医院做了各项检查,因为血检的结果要下午才出来,张丽先让小华回家休息,留她独自一人在医院焦急地等待检查结果。


下午4点左右,医生拿到了检查结果后立即通知了张丽:“孩子在哪呢?”


“在家里呢,我让他先回去休息。”张丽见医生的表情比较严肃,心一下就提了起来:“我儿子的情况怎么样啊?”


“赶紧把孩子送急诊!所有指标都不好,孩子体内估计正在出血!”


听到这样的结果张丽先是懵了一下,随即赶紧把儿子送到了医院,而小华的情况比医生们预想的还要严重,当天晚上就发起了高达40度的高烧,昏迷不醒。


小华


张丽看着手中的病危通知单,完全慌了神,她怎么也想不明白,几天前还活蹦乱跳的儿子怎么就一下子病成这样了?


好在经过医护人员5天5夜的努力抢救,小华的情况暂时稳定了下来,而病因也查明了:小华患上的是急性髓系白血病。


查明病因后,医院当即调整了治疗方案,对小华进行了长达3个月的化疗,但因为小华的病情过于凶险且较为严重,化疗几乎没有效果,于是医生建议张丽,选择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案。


“如果选择化疗的话,儿子还能陪我半年。”张丽心中充满了纠结:“进了无菌舱,没了就一下子就没了。”


担心手术的风险,张丽一时间拿不定主意,可如果不去冒险,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一点点走向死亡。



最终在主治医生的再三解释下,张丽选择了移植造血干细胞的方案,搏一搏。


那这救命的造血干细胞又从哪里来呢?


移植造血干细胞首选是同胞的兄弟姐妹,匹配上完全相合的供体的几率较大。


但小华是独生子女,这条途径就断了。


张丽又把目光转向了中华骨髓库,这里收集了两百多万的供者信息,经过漫长的寻找,一直没有找到相匹配的供体,为了不错过最佳的移植时期,这条路也断了。


最后只剩下了一个选择,从父母双方来进行匹配,听说自己可以救儿子的命,张丽赶紧找到了医生,却遭到了拒绝。


原来张丽曾因病切除过部分脾脏,身体条件不符合。



“怎么办?我的儿子该怎么办?”张丽失声痛哭:“医生你再想想办法吧!”


医生安慰她:“还有机会的,孩子的父亲也可以做供者啊?怎么不把他叫来试试呢?”


听到这句话,张丽却愣住了,表情有些为难,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


再三犹豫过后,张丽才缓缓开口:“孩子的父亲,在服刑,我也不知道他能不能给孩子做移植……”



生活在别人口中的父亲

小华的父亲名叫郭伟(化名),当成都的儿子躺在病床上生命垂危时,郭伟正在遥远的兰州某监狱服刑。


郭伟和妻子感情和睦,还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孩子,但这一切都因为一次酒后闹事而毁于一旦。


24岁那年,郭伟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死刑,缓刑两年,之后转为有期徒刑,一直在兰州某监狱服刑。


入狱时,儿子小华只有5个月,张丽为了维持生活外出打工,小华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母子俩聚少离多。



长大后的小华发现别人都有爸爸在身边,也向妈妈吵着要爸爸,为了不伤害儿子,张丽一开始骗他说爸爸在外打工挣钱,后来又说爸爸妈妈感情不好,爸爸就离开了。


后来再问的时候,张丽就会忍不住落下泪来,心疼妈妈的小华也就不再问了。


尽管缺少父亲的陪伴,但小华积极向上,开朗乐观,也十分聪慧,小学的时候因为成绩优异跳级,高中更是考上了重点中学,是一家人的骄傲。


整整17年来,在狱中的父亲也十分想念儿子,却只能通过妻子寄来的照片和信件了解小华的成长。



在听说儿子患病的消息后,郭伟整个人如遭雷击。


“我儿子从小就没有父亲的陪伴,已经很不幸了。”郭伟十分悲痛:“现在又得了这样的病,真的是造孽啊。”


“我甚至觉得,都是我犯下的罪孽没有洗清,才害了我的儿子。”


郭伟


入狱后的郭伟一直表现良好,就是想为过去犯下的过错赎罪。


儿子的患病一下子击垮了他,郭伟对于当初的行为悔不当初,总觉得一切都是他的错。


但此刻无论如何地悔恨,儿子的病也不会好起来,于是张丽和郭伟开始协调努力,向监狱提出申请,想要救儿子。


他们的申请能够得到回应吗?


郭伟


千里转监

一开始,夫妻俩完全不抱任何希望,毕竟郭伟是一个触犯了刑法的囚犯,如果被拒绝的话也是情理之中。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两人的请求很快得到了监狱方的答复,几天后郭伟就在兰州军区总医院进行了体检和配型取样。


结果很快就出来了,郭伟的身体条件较好,和儿子的配型也有六个点位相同,可以进行干细胞移植。



很快新的问题又来了,此刻郭伟在兰州服刑,儿子小华在成都的医院,让郭伟前往成都不符合规定,小华的病情严重,根本无法转移。


一开始,医生提出可以在兰州提取郭伟的干细胞,再由小华的家人一路护送到成都,给小华进行手术。


但这样的方式存在着极大的风险,在转移过程中干细胞可能会被损毁,小华的病情也十分不稳定,只要出一丁点意外,就是死路一条。


更何况干细胞提取出来后越早进行移植,成功的几率才越大。



听完医生的分析后,张丽十分悲痛,身为母亲的她不想让儿子出现哪怕一丁点的闪失。


远在兰州的郭伟也很是绝望,他是拯救儿子唯一的希望,却被困在高墙电网中无能为力。


他们极力想从中找出一个两全的办法,却无计可施。


“无论如何,我都要救我儿子!”悲痛过后,张丽重新振作,向各方寻求帮助,还找到了四川省监狱管理局和甘肃省监狱管理局进行求助,想让郭伟转回四川服刑,以便给儿子进行干细胞移植。


接到求助后,四川省监狱管理局高度重视,了解具体情况后,刘志诚局长专门指示局狱政处立即向司法部监狱局狱政处汇报、请示可否转监,并向甘肃省监狱局狱政处和兰州监狱反馈了部局有关意见和指示。




张丽(右)和儿子小华


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仅仅几天后,司法部监狱管理局就根据特事特办的原则,同意了郭伟由甘肃转回四川服刑的申请。


并且为了方便做手术,还把郭伟转入了离城区较近的四川省崇州监狱服刑。


得知这个消息后,夫妻俩心中的石头终于放下了,张丽一遍又一遍感谢所有帮助过她的人:“太好了!太好了!太好了!谢谢,谢谢所有人……”


郭伟也表示一定会在狱中好好表现,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2018年1月11日夜里,在兰州监狱民警的押送下,郭伟踏上了前往四川的列车,一场为了救人而展开的转监行动开始了。



阔别了家乡18年的郭伟内心十分激动,再加上此行是为了救儿子,郭伟一夜都没睡,心早已飞回了四川,只想快点回去给儿子做移植。


进入四川的地界后,郭伟请求一旁的狱警帮忙拉开了禁闭的窗帘,想要看一看家乡的景色。


飞速行驶的列车上,根本看不清两旁的风景,但郭伟依旧看得目不转睛。


1月18日上午12点左右,列车到站了,郭伟在狱警的押送下踏上了站台,手里抓着一个红色的小袋子,那是他全部的家当。


在崇州监狱民警的护送下,双方完成了交接,郭伟也成功转入了崇州监狱。



抚摸着珍藏的,一家人的照片,郭伟的眼泪不停地掉落。


“儿子,爸爸来救你了。”


父子俩时隔多年的相见

郭伟转回四川后,医院方面也开始了手术前的准备。


2018年3月3日,小华进入无菌仓,开始为期10多天的预处理,即连续向体内输入超大剂量的化疗药物,清除体内残存的恶性细胞,同时抑制体内免疫系统,使输入的干细胞不易排斥。


这是一段非常难熬的时期,为了清除体内的恶性细胞,小华的身体可能会出现消化道方面的问题,口腔大面积溃疡等,整个人也很是没精神。


为了照顾儿子,张丽在医院附近租住了一个十几平米的房间,除了休息外还要在这里给儿子准备饭菜。


张丽在出租屋里给儿子准备饭菜


因为小华此刻正处于无菌舱中,所有的食物准备的时候都要十分仔细,餐具、厨具和食材,张丽都要进行反复地清洗,每天光是准备工作就要花去两个多小时。


就这样饭菜还要经过医院的消毒才能送到儿子的手中,因为病痛的影响,小华吃不下多少,但看着站在病房外,满脸担心的母亲,小华总是会努力多吃几口,不让母亲难过。


张丽给儿子送饭


时间一晃就来到了3月11日,监狱里的郭伟也开始了准备。


这期间为了保持良好的身体条件,郭伟坚持锻炼身体,早睡早起,让自己处于最佳的状态。


但对儿子的担心始终无法缓解,脸上满是愁容。


监狱方面了解到后,还专门请来了心理咨询师对郭伟进行辅导和开解,尽力让他保持良好的状态。



大家的关怀让郭伟十分感动:“监狱的民警特别关心和关照我,总是提醒我注意身体,别感冒了等。非常感激他们,说多少遍感谢都不够。”


3月11日这天,郭伟来到了崇州监狱医院,接受了动员剂注射,能够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大量生长,为移植造血干细胞做好准备。


注射完后,郭伟全身出现了一些不适,总是十分酸疼没有力气,夜里也翻来覆去睡不好。


可他总觉得这样的痛苦比起在医院中苦苦挣扎的儿子来说根本不值一提,只要能够救儿子,他什么都愿意做!


兰州监狱向崇州监狱移交服刑人员郭某档案


3月15日,对于郭家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天。


这一天凌晨4点,郭伟从崇州监狱出发,在监狱民警的押送下,一路进城,于上午8点左右抵达儿子小华所在的成都总医院,准备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一路上,郭伟都没有说话,脸上的表情有些严肃,双手紧紧交握着。


警车驶入了成都总医院后,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面对着记者的采访和许多人的关心询问,郭伟都只是简单回答了几句,他现在一心牵挂着儿子,无心应付。


特警们也争分夺秒推着轮椅,带着郭伟来到了血细胞分离室内,医生将采集全血和回输血液的针管分别置入郭某的两臂静脉。



整整4个多小时里,郭伟都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他紧紧盯着那条输送着他血液的管子,在心中不停地祈祷着,期盼血能流快点,这样就能给儿子早点做手术。


中午1点左右,造血干细胞终于采集完成,医护人员捧着这包珍贵的、救命的造血干细胞,一路小跑来到了小华所在的无菌仓外,和仓内的医护人员郑重地完成了交接。



一滴、两滴……随着鲜红的液体缓缓流淌,属于父亲的造血干细胞,带着无数人的期望,一点点地流淌进了小华的身体中。


这袋造血干细胞就好像是种子,将在小华的体内生根发芽,接下来的就只能靠他自己了。



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郭伟有些怅然若失,正当他准备离开的时候,一旁的特警递来了一件便服。


原来监狱方考虑到父子二人的情况后,本着人道主义关怀,专门准备了一件便服,让父子俩见上一面。


拿着那件便服,郭伟几度哽咽:“谢谢,谢谢你们……”


一旁的特警递过衣服后,轻轻拍了拍他的肩。


正在无菌仓休息的小华听到了床头的电话响起,本以为是母亲打来的,结果里面传来了一个陌生的男声。



“小华啊,我是爸爸。”郭伟的声音有些迟疑,他缺席了这么多年,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小华刚想转头看看窗外,郭伟制止了他:“不用转过来,你就这么听着我说吧。”


“现在咱们能做的都做了,你要坚强,要加油,一切都会好的。”郭伟不停地鼓励着儿子。


而小华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是不停地答应着。


小华不知道的是,在一墙之隔,他的父亲戴着脚铐坐在轮椅上,透过透明的玻璃痴痴地望着多年未见的儿子,眼中满是不舍。


负责押送的特警们都贴心地躲在墙壁的后方,不让无菌仓里的孩子发现异样。



两人的通话很快就结束了,离开前,郭伟的一次次回头看向儿子所在的方向,脸上满是不舍和担忧。


重新坐上押解车返回监狱前,郭伟不停地感谢着监狱的关爱和医院的努力,以及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


“是大家的关爱,才让我们一家人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郭伟也表示,他一定会在监狱里好好改造,出狱后一定会努力做事,踏实做人。


张丽也十分感动:“真心感谢监狱的政策和各位好心人的帮助,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小郭才有了今天的希望!”



启示

一次酒后的冲动闹事,让一个原本幸福的小家跌入深渊。


一次重病,差点让一个好不容易才撑起的家分崩离析。


好在有社会的关爱和相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才让郭伟一家重拾生的希望。


当然最重要还是希望每个人为了自己,也为了自己的家人,遵纪守法,永远都不要踏过那一条红线。



参考资料:


央视:《忏悔录:高墙有爱——移监救子》


风云人物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