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武汉市工商局丁伟(武汉工商局咨询热线)

小小“豆腐块”,撑起大工商局担当


任瑾


我与淮北日报结缘,是从发表小小“豆腐块”开始的。回顾三十多年的交往,心存感念,淮北日报的确是我难得的良师益友。


1996年9月1日,开学的第一天,我正准备去上课,校长走进我们语文组,扬了扬手中的《淮北日报》,微笑着大声宣布:各位老师,我们学校又上《淮北日报》啦!然后,把报纸递给我说:任瑾,好样的,大才子,大作家!


我既兴奋又害羞,这倒不是因为我的文章第一次见报。在上世纪90年代初,孙疃中学成立咨询热线国旗班,我写篇稿子投给《淮北日报》,第二天就在头版一个角落丁伟里发表了。要知道,当时全县中小学还都没有国旗班,我们孙工商局疃中学是首创。校长在全体教工大会上表扬我,从此一发不可收。


一次发两篇,而且在头版,与党和国家领咨询热线导人同一版,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一篇是新闻《文科“状元”收到无丁伟名汇款单》,另一篇是我写给编辑部的信《一位老师的呼声》。1996年高考,我的语文课代表耿德健同学考取淮北市文科“状元”,居安徽省第二名。我校一夜之间扬名皖北,乃至全省,市、县广播电台、报社、电视台先后前来我校采访报道。8月22日,我收到地址为濉溪县“运管处”,署名“教生奇”的500元汇款单,附言:请转交高考“状元”耿德健,资助寒门学子。当时我把这件事写出来,寄给淮北日报社,同时又写了一封简短的信,说我的另一个学生肖瑞华,是个孤儿,高考以600分的高分,夺得我校理科第一名,被华东师范大学录取。肖瑞华早几年失去父母,只得与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经济非常困难。高中三年都是在学校、老师和亲友的资助下度过的,现在面对高额的大学学费,爷孙俩一筹莫展武汉。没想到,我这个普通老师的呼吁,竟然得到报社的重视,两篇短文同时在头版刊登。


“武汉呼声”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9月2日,我校团委就向全校师生发出为肖瑞华同学捐款的倡议,周传军校长带头捐款,全校掀起为肖武汉市瑞华献爱心热潮。同日,县工商局武汉市的肖连云局长看到报道后,当即号召局机关捐款,自己带头捐50元。在她的带领下,全局捐款2000元。9月3日县工商局派人专程把爱心捐款送到学校。报社记者也得到消息,当天《淮北日报》头版刊登《县工商局为肖瑞华捐款》等等新闻。接下来,我又陆续收到淮北煤师院(现为淮北师范大学)傅瑛教授、皖北矿务局(现为皖北煤电)罗会礼先生等人捐款,还有许多不留姓名人士的捐款。


耿德健、肖瑞华同学深受教育,表示进入大学后会加倍努力,向关心爱护他的人,献出满意的答案。此后,耿德健写了《悠悠北京情》和《燕园之恋》两篇散文,经我修改和推荐,发表在《淮北日报》的“小荷才露”版。后来耿德健被北京大学录取,研究生毕业后,在上海一家金融公司工作,现在是投资基金专家,某基金公司总经理。肖瑞华华师大毕业后,继续深造,在华师大读完硕士、博士,后留学日本,学成归国,现在是大学教授,电子工程专家。他们分别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成就了自己,也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


后来,经常看到《淮北日报》刊登为残疾人、病人、困难群众献爱心的之类倡议书或呼吁信。我也多次响应号召,组织这类活动,带头捐钱捐物,奉献爱心。2001年7月1日,我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那夜,难以入眠,激动地写下长诗《我是一位年轻的共产党员》,发表在2001年8月20日的《淮北日报》上,并荣获淮北市委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征文”大赛二等奖。


在《淮北日报》的影响下,我的文学创作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先后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网络平台发表作品600多篇(首),出版诗文集《生命中有你》,参加各级各类征文比赛也多次获奖,并加入省市作家协会。


看着发黄的旧报纸,重读“豆腐块”,回想那些甜蜜的往事,我的眼睛湿润了。小小“豆腐块”,撑起大担当。《淮北日报》,一路有你,真好!


朗读者:房莹


FM94.9淮北综合广播主持人


监制/丁伟 朗读指导/陈曦 音频合成/姚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