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工效挂钩(国有企业工效挂钩)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世界经济衰退,国际油价暴跌,市场严冬凛冽,寒气袭人。


石油行业的寒冬之路,比人们预期的严峻。越是困境中,越是改革的好时机,自从提质增效攻坚战役号角吹响以来,通过工效挂钩激发员工动力和活力成为很多企业选择的改革方向。


一些企业精进激励制度,让员工每天收入都能看得见。一些企业大刀阔斧,加大奖金力度激励创新。可谓 “各企业有各企业的高招,各人想各人的办法”。


说起动真格,见实效,看看这些企业使出了什么样的高招?


长庆油田


包干到户,月收入增加30%以上


怎么做?


长庆油田采油十一厂21名青年员工在镇287区自主承包管理示范区的请战书上一一按下红手印,自主承包管理3个保障站点、40座井场、125口油井。在承包之前,这是需要79人负责的工作量。镇287区自主承包管理示范区也由此成为石油版“小岗村”。


长庆油田采油十一厂创新“积分 抢单”激励考核体系,配套研发积分考核APP,实现制度落地。让能者多劳,多劳多得,不劳不得,形成全员“算效益账、干效益活、采效益油”的良好氛围。大家坚持能自己干的自己干,内部能干的主动干,预计全年创效逾100万元。


效果如何?


“单井成本降下来了,我们的收入也增加了。”在镇287区块工作多年的蔡尚兵,有着多年丰富的机床工作经验。通过小改小革、修旧利废,多挣工分,他6月底发的奖金比上个月多了30%以上。“现在干工作特别带劲,挣多挣少全由自己的贡献决定。”蔡尚兵说。


从5月中旬至7月上旬,长庆油田镇287区块的人均管理井数由2.3口提高到8.5口,劳动生产率提高291.3%,吨油完全成本下降8.66%。


摄影:周沛龙


甘肃销售:


每一天都能算出自己赚了多少钱


怎么做?


甘肃销售完善薪酬分配制度,工效挂钩突出市场导向,提成激励“吨油”变“升油”,实时动态精准激励。今年4月,甘肃销售细化核算单元,员工考核由原来以“吨”为单位的月考核变为以“升”为单位的日考核,每加一升油,收入多少非常直观,非油卖100元就有相应的提成。加油员每天下班就知道自己一天的收入。


效果如何?


人员总量少了,工作效率提高了。以前站经理抢着要人,现在给人都不国有企业要。“在工资总额不变的情况下,人少分得的钱就多。” 天水分公司白石加工效油站在9名员工人数未增的情况下,4-5月份单站连续创下油挂钩品销量新高,两个月完成年度计划的56%,同比增幅66%。


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被动等待的人少了。在上下班的路上,加油员主动留意潜在客户。很多加油站开始拓展更大的非油销售空间。


考核方式的改变,效果直接体现在公司的效益上。今年上半年,甘肃销售油气销量同比增长10%,纯枪销量同比增长9.63%,非油店销收入同比增长11%,利润和提质增效目标完成率居销售分公司前列。


摄影:何晓玲


辽河油田


工资是“挣”出来的


怎么做?


今年,辽河油田进一步调整完善工效挂钩办法,拿出大部分奖金作为绩效奖励。对于指标完成率较好的企业,在正常兑现奖金的基础上,上浮奖励。对于利润指标或商品指标完成率低于90%的企业,暂停绩效奖励,对于高于90%但未完成的企业按照一定比例扣减。


7月12日,辽河油田半年考核结果出炉,3家完成提质增效奋斗目标任务较好的单位,在正常兑现奖金基础上,上浮奖励。9家挂钩单位利润完成率未达到90%,没有拿到绩效奖励,奖惩差距近3倍。


效果如何?


各基层单位纷纷出招,努力把个人和单位打造成创效主体。


超稠油成本高、卖价低,在工效挂钩的激励下,辽河油田特油公司加强科技创新,SAGD生产超稠油完全成本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5.1%,上半年实现盈利,成为辽河油田逆势突围的典型。


“挣工资”的理念已经成共识,今年5月份,俄气五标三机组完成焊接600道口,创直径1210毫米管线全国纪录,主力焊工当月收入超过项目经理。一线员工主动找活干,辽河油田锦采厂集输大队员工通过自己翻译英文说明书,完成6米深生化池池底清污工作,共计降本200余万元。


辽河油田整体原油进度超产2.95万吨,整体考核减亏超集团进度指标。


摄影:孙永宝


煤层气公司:


奖罚分工激发员工积极性


怎么做?


奖罚分明——提高生产时国有企业效是油气生产企业提质增效最直接的手段。煤层气公司为了“赶”出高效,出台钻前不等征地准备、钻机不等钻前、压裂不等钻井、地面不等压裂、销售不等地面” “五个不等”机制,制订了《生产组织“五个不等”考核规定》并严格执行,目前已追责4起,通报相关责任人4人,处罚共计4000元。


为了做到“五个不等”,“一线工作法”应运而生,公司将“重心”整体迁移,“二线变一线、一线变前线、饭桌变会桌、现场变会场”,全面进入战时状态。公司在北京总部人员纷纷来到黄土高原,打造生产现场1小时工作圈。工程技术部全体人员搬到黄河边上,在大吉-平34井台附近的窑洞安了家。


效果如何?


“五个不等”创造了公司钻井周期、水平段长度、砂岩与含气砂岩钻遇长度纪录和公司单天最高压裂段数和平台井最高平均压裂段数双纪录。


上半年,煤层气公工效司生产时效同比提升35%以上,产销量实现“双过半”,盈利水平持续向好,精简撤并所属机构10个,压减23%;严控总部人员及费用,管理成本降低40%。


图片来源:煤层气公司


编辑 | 黄祺茗


参与采写 | 刘泓波 雷凤颖 徐佳


统筹 | 魏枫


责编 | 肖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