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个税税务筹划询问报价(税务筹划 个税)


一、1元年薪曾吸引了无数的人的眼球,其实满满是歪心思


1、事实呈现:


某民营企业老板张三,在2019年在工资表上只体现1元的年薪。


2. 筹划的的思路及方法:


第一,老板的开支基本由企业全买单,老板要不要工资无关紧要。


第二,工资薪金最高的税率为45%,他们基本上都属于这档税率。所以拿工资越多,交税越多。


第三,这些拿一元年薪的人,大都是上市公司的老总老板,且都有原始股,而按个人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个人从公开发行或转让市场上取得上市公司的股票且持有时间超过一年的,股息红利是免税的。


第四,如企业没有上市,股东从企业取得的分红,也是适用20%的个税,所以远比45%低很多。


3、风险点:


老板1元工资,而将日常的开支均放在公司作为正常的经营用列支,很显然会造成公司的费用明显偏高,另外,一元的工资也明显的不合理。


二、费用替代工资,在许多企业曾广泛应用


1、事实呈现


在实务中,许多人的的工资都超过1万元,按五险一金的扣除额最高的22%<社保8%、医保2%,公积金12%>企业个人可扣的<2200 5000>=7200元,则员工每月的应纳税所额为2800万元,适用3%的税率,每月需交个税84元,考虑到很多企业并没有按实际工资表上的工资交五险一金,所以实际交的个税更多,更何况超过1万元工资的人较多,所以不交税,少交税的冲动是真实存在的。


2、筹划思路及方法:


企业的高收入人员,就通过在公司报销的方式来代替工资,如办公费,油费,餐费等等


3、风险点:


找票本来就是一个虚开发票的行为,而企业又将这些虚开的发票拿来列支,不符合发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更不符合财务核算需建立在真实性的基础上,造成的结果是企业人工成本支出与其他费用的支出极不成比例,风险很高。


三、部分工资走公账,部分公司老板个人卡上发,再用票冲借支,在实务中比比皆是。


1、事实呈现:


基本是企业的高收入人员为了达到交税的目的。


2、筹划的思路及方法:


采用部分工资从公账上直接发放,且正常申报,其他部分工资,由企业借给老板或借给出纳人员再转发给员工。借出的钱,再让相关人员找票来核销或公司统一核销。


3、风险点


第一,跨年的股东借款是视作对股东的利润分配的,需交纳20%的个税。


第二,长期挂账的借支是会引起税务机关关注的。


第三,个人频繁的向同类人经常付款在目前严管账户的情况下,是会引起税务机关及银行关注的。


第四,由于股东分红的个税只有20%,所以部分企业宁可补税也这样做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四、偷梁换柱式的高级替代法,有很大的应用市场


1、事实呈现:


仍是将高收入的人员的税负降下来


2,筹划思路及方法:


第一、财务部门按正常发放的工资将个税算出来,得出每月每位员工应发的工资及应缴纳的个税


第二、然后将高薪人员的工资往少报,低薪人员的工资往高的报,多交的个税由高薪人员承担


第三、通过此种方式,达到企业的工资总额不变的情况下,将高收入人员的个税降下来。


3、风险点:


第一、只要查流水,就会现形。


第二,低收入员工举报将得不偿失。


五、收入替代法,采用化整为零的分散收入,在实务中,应是大行其道


1、事实呈现:


仍为解决高薪酬,高税负。


2、筹划思路及方法


第一,将高管人员的工资部分发给其没有工作的家属。


第二,承租高管人员的资产,给高租金。


第三,让高管人员的亲属成立个人独资企业收取顾问费,服务费等形式拿走钱,因为税负低,所以经常在用。


3、风险点


第一,家属不在企业供职,是可以通过考勤记或其他办法查到的。


第三,长期与企业存在固定金额长期的合作收取顾问费,服务费等是虚开发票的行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