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企业停工停产期间工资社保发放(企业停工停产期间工资发放标准包含社保部分吗)




什么是停工留薪期?

职工发生工伤事故后,会接触到一个词叫作“停工留薪期”


所以,停工留薪期也常常被称是劳动者的“保护伞”。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如果职工伤情比较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的,可以申请适当延长,但延长时间也不能超过12个月,也就是说,停工留薪期最长为2年。


在现实生活中,具体的停工留薪期时长,一般是根据职工的伤情、病情、医疗机构的诊断意见等来确定;此外,许多地方的社会保障机构制定有《停工留薪期目录》,也会以此作为参考。


停工留薪期间工资怎么算?

在实践中,如何确定停工留薪期的待遇标准也常常引发争议,由于《工伤保险条例》未对“原工资”进行统一性规定,所以各地计算方法也不相同。


目前大部分地区是按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来计算的,其中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但不包括用人单位承担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动保护、职工福利和职工教育费用;


如果工作未满12个月的,按工伤前实际工作月数应发工资的月平均工资计算其原工资标准。


所以,职工工伤期间的工资、社保、劳动关系等问题,理论上都不应该受到影响,如果单位在工伤期间既不发工资也不交社保,还妄图辞退你,职工可以通过调解、仲裁和诉讼的方式解决,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