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石材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石材产业发展措施及建议)



一、《干挂饰面石材》(GB/T 32834-2016)标准


新制定的《干挂饰面石材》国家标准是在建材行业标准JC 830.1-2005《干挂饰面石材及其金属挂件 第1部分:干挂饰面石材》标准的基础上,根据标准实施情况进行了适当调整,内容更加细化、严格。标准原计划是强制性国家标准,但标准发布时正赶上强制性国家标准进行精简整合,该标准经过评估最终是以推荐性标准发布实施,但是其中涉及安全的条款将会出现在石材专门的强制性标准中,确保石材应用安全。


标准的主要变化是增加了背网加固等安全措施,和对石材进行防护的一般要求;按照GB/T 21086-2007《建筑幕墙》标准要求,对石材的最小厚度、单块面积作了具体要求,增加了槽孔尺寸及偏差要求,以确保槽孔的安全,比原行业标准更加细化、全面;在物理性能方面,指标均有所提高,花岗石按照功能用途要求,石灰石采用了美国ASTM C1527/C1527M-10《石灰华标准规范》内容,在原中密度石灰石指标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与JC 830.1-2005《干挂饰面石材及其金属挂件 第1部分:干挂饰面石材》建材行业标准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1、取消了行业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新版本的石材术语标准GB/T 13890-2008《天然石材术语》已将行业标准涉及的干挂、石灰石、砂岩、天然饰面石材、抗冻系数5个术语和定义全部涵盖,因此未单独列举。


2、取消了优等品产品分类(见4.2,行业标准4.1.4)。


采用了石材产品新标准的内容,统一采用A、B、C的等级分类。



3、增加了加固措施、石材防护一般性要求(见第5章)


由于天然石材的不均匀性和种类变化,干挂石材是风险性非常大的装饰材料。为了保证工程中块块石材的安全性,标准明确要求对一些石材需增加安全措施,如背网、角钢等,确保石材即使出现断裂情况也不至于从幕墙上脱落,从而保证安全。在寒冷地区的石材工程,由于石材吸水后存在冻胀现象,从而危及石材干挂工程安全,同时为了防止水分带来的污染、腐蚀和风化等现象的发生,标准特别强调石材出厂前应做好防护处理。


4、增加了普型板的推荐性尺寸,对各种类石材、应用场所的最小厚度和单块面积做了详细规定(见6.1,行业标准5.1)。


为了提高石材的出材率,减少资源浪费,标准增加了石材普型板的推荐尺寸,供各方按需要选择。同时按照GB/T 21086-2007《建筑幕墙》标准要求,对各类石材应用在室内、室外时的最小厚度、单块面积作了具体要求,比原行业标准更加细化、全面。


干挂石材的强度是干挂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石材的厚度直接影响干挂石材的承载力;石材的面积过大会增加缺陷的风险,降低抗风载能力;长宽比过大也同样会导致承载力降低,抗风载能力减弱,因此在石材产品的规格尺寸上增加了要求,以确保工程的安全。粗面板材在加工过程中会破坏表面强度,按照经验和有关技术规范规定,实际厚度在镜面板的基础上增加3mm。


5、在尺寸偏差上增加了宽缝条件下的特殊要求(见5.2.5)。


为了跟GB/T 21086-2007《建筑幕墙》标准一致,标准规定建筑幕墙用干挂板材若采用宽缝挂装时,可按设计要求将长度、宽度允许偏差放宽至±1mm,并应在设计图中标出或在购销合同中明示。



6、增加了槽孔尺寸及偏差的要求(见6.3)。


新增加了背栓安装孔的加工尺寸及允许偏差、安装通槽(短平槽、弧形短槽)、短槽和碟形背卡槽尺寸及允许偏差要求,全部内容来自于GB/T 21086-2007《建筑幕墙》的要求。增加该内容是让干挂石材的安装孔槽在石材生产厂进行加工,产品出厂前应完成加工、清洗、防护等工序,以确保槽孔的安全,减少工程施工现场的二次加工和空气污染。


7、取消了物理性能中剪切强度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6.8.1,行业标准5.7.1、6.3、附录A)。


原行业标准中的剪切强度是为了满足石材幕墙的设计要求,在幕墙安全性能的推算过程中,剪切强度通常采用弯曲强度的一半进行理论计算。为了保证石材实际剪切强度大于设计要求,满足工程需要的安全系数,原行业标准中增加了剪切强度的指标要求和试验方法。通过行业标准实施10年的检验数据和经验,石材实际剪切强度因受到石材粒径的影响,远大于设计要求,通常比弯曲强度还要高,没有出现过低于弯曲强度一半的检验数据。实际工程中开槽通常大于挂件的尺寸,纯剪切的状态不存在,多数是弯剪破坏,而此性能通过弯曲强度、挂装强度均可反映实际材料和挂件的情况,因此剪切强度没有再存在的必要,新国家标准中取消了剪切强度要求和方法。


8、增加了水饱和压缩强度技术指标,调整了部分指标要求(见6.8.1,行标5.7.1)。


参考美国ASTM标准,增加了水饱和压缩强度要求和技术指标,其他性能和指标要求参考了美国ASTM标准,并有所提高。花岗石物理性能采用了ASTM C615/C615M-11的指标;大理石物理性能采用了ASTM C503/C503M-10和ASTM C1526-08的主要指标;石灰石物理性能参考了ASTM C568/C568M-10标准,主要采用了ASTM C1527/ C1527M-10的内容,性能高于一般的石灰石,弯曲强度从3.4MPa提高到4.0MPa,与我国GB/T 21086-2007《建筑幕墙》保持一致。砂岩的物理性能采用了ASTM C616/C616M-10石英砂岩的技术指标。


由于干挂石材使用在墙面或柱面,对石材的耐磨性要求不高,不同于地面铺装石材,因此未采用ASTM的耐磨性指标。标准同时增加的还有抗冻系数指标,考察干挂石材在高寒地区气候条件下强度的变化,参照了欧洲标准EN 1343:2001中的技术指标。采用国外先进标准内容及与行业标准对照详见下表1。


表1 新版标准的物理性能指标与行标和国外标准对照表




项目


种类


吸水率


(%)



体积密度


(g/cm3)



压缩强度


(MPa)



弯曲强度


(MPa)



断裂模数(MPa)



耐磨度(1/cm3)



剪切强度(MPa)



抗冻系数(%)



花岗石


ASTM C615


0.40


2.56


131


8.3


10.3


25


——


——


JC 830.1


0.60


2.56


100


8.0


——


——


4.0


80


GB/T 32834


0.40


2.56


130


8.3


——


——


——


80


大理石


ASTM C503



0.20


2.600


52


6.9


6.9


10


——


——



2.800


——


——


ASTM C1526



0.20


2.560


69


6.9


6.9


10


——


——



0.60


——


——


JC 830.1


0.50


2.60


50


7.0


——


——


3.5


80


GB/T 32834


0.50


2.60


50


7.0


——


——


——


80


石灰石


ASTM C568



12


1.760


12


——


2.8


10


——


——



7.5


2.160


28


——


3.4


——


——



3


2.560


55


——


6.9


——


——


ASTM C1527



2.5


2.300


52


3.4


4.8


10


——


——



2.5


2.300


34


3.4


4.8


10


——


——


JC 830.1


3.00


2.16


28.0


3.4


——


——


1.7


80


GB/T 32834


2.50


2.30


34


4.0


——


——


——


80


砂岩


ASTM C616



8


2.000


28


——


2.4


2


——


——



3


2.400


69


——


6.9


8


——


——



1


2.560


140


——


13.8


8


——


——


JC 830.1


3.00


2.40


68.9


6.9


——


——


3.5


80


GB/T 32834


3.00


2.40


70


6.9


——


——


——


80


EN 1343


——


——


——


——


——


——


——


80





二、《干挂石材用金属挂件》GB/T 32839-2016标准


新制定的《干挂石材用金属挂件》国家标准是在建材行业标准JC 830.2-2005《干挂饰面石材及其金属挂件 第2部分:金属挂件》的基础上,根据行业发展状况和应用实际情况,结合建筑幕墙有关新标准内容,做了适当调整。主要变化是增加了一些常用的挂件形式,对不锈钢材质有了具体要求,并要求与干挂石材组成的挂装系统结构强度进行试验,增加了组合挂件的组合单元挂装强度试验,确保挂件的最弱强度满足干挂石材的基本要求,取消了原行业标准中挂件尺寸的附录等。主要变化分析如下:


1、调整了定义和术语的内容(见第3章,行业标准第3章)


根据干挂件技术的发展变化,推广使用一些性能稳定的干挂技术和干挂件,逐步淘汰落后和具有安全隐患的挂件形式。本部分将原弯板、插板和背栓的术语和定义取消,更换成目前幕墙常用的挂件形式,以单体挂件、组合挂件和背栓组合挂件作为新的术语和定义,涵盖了目前通用的挂件形式,并更换了挂件示意图。


2、调整了挂件分类(见4.1,行业标准4.1)


按照新的术语和定义重新对挂件进行了分类,单体挂件中保留了原来的T型挂件和L型挂件,取消了原行业标准的中弯板的分类;组合挂件中包含了R型、S型、E型挂件,和A、B两种类型的主托板;背栓是一种特殊的组合挂件形式,将行业标准的标准型和非标准型调整为目前常用的普通型和抗震型。新标准淘汰了蝶型插板挂件形式,保留了T型挂件形式,推出了L型挂件形式,未将安全性能不可靠的勾件、挑件等挂件形式列入标准。


T型挂件因为存在累积承载的问题,在建筑幕墙领域备受争议,北京市住建委明令淘汰的建筑产品中将T型挂件列入其中。然而T型挂件却是干挂件中价格最低、安装便捷、最易被接受的一种安装方式,广泛应用在室内墙面的安装中,在其他省市的幕墙工程中还是大量地在应用T型挂件。如果T型挂件与L型挂件配合使用,在规定的高度使用L型挂件隔断上下石材的连接,就可以避免累积承载问题。T型挂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最大问题还是材质的问题,不锈钢挂件是最好的,但是价格偏高;铝合金挂件价格稍微低一点,但是承载力有限,变形量过大;用量最大的还是镀锌铁挂件,厚度有限,使用后腐蚀严重,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标准中还是保留了T型挂件,并与L型挂件一道作为最通用的挂件安装形式。



3、增加了一般要求章节,对挂件不锈钢材料和与石材组成的挂装系统结构强度进行了规定,取消了挂件规格尺寸附录(见第5章,行业标准5.1)


对不锈钢挂件的材质要求为304不锈钢或类似型号,腐蚀严重的环境条件使用时应使用316不锈钢或类似型号。对挂件与具体石材组成的挂装系统结构强度要求满足《干挂饰面石材》标准要求或设计要求。同时将背栓的螺纹、螺母等要求纳入本章中。取消了行业标准中对挂件规格尺寸的资料性附录,因为实际指导意义不大,挂件发展很快,许多产品又具有专利,不便于在规格和形状上统一。


4、将行业标准的尺寸、偏差和技术要求重新进行了格式编排(见第6章,行业标准第5、第6章)


原行业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将尺寸方面的推荐性要求放在第5章中,将规格尺寸、表面质量、拉拔强度等涉及安全的强制性要求放在第6章中,新国家标准原计划是强制性国家标准,但标准发布时正赶上强制性国家标准进行精简整合,该标准经过评估最终是以推荐性标准发布实施,但是其中涉及安全的条款将会出现在石材专门的全文强制性标准中,以确保石材应用安全。因此根据全文推荐性标准,对原来的第5章和第6章技术要求内容进行了重新编排,以规格尺寸及偏差、形状位置公差表面质量、力学性能为顺序进行了位置调整,内容未进行大的调整。


5、在力学性能中增加了组合挂件和背栓组合挂件的组合单元挂装强度的要求(见6.4)


原行业标准仅对挂件的拉拔强度进行了规定,但在标准实施过程中,大量的实际工程试验数据表明,组合挂件的弱项往往不是挂件本身,而是组合挂件的连接处或插板与石材的连接处最先破坏,因此选用了该项目为了确保组合挂件的最弱项也应达到安全规范的要求。



三、《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GB/T 19766-2016)标准


新修订的《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国家标准在2005年版的基础上有较大的修改,取消了2005年版标准中洞石石材的适用范围,引入美国ASTM C503/C503M-10《大理石标准规范》、 ASTM C1526-08《蛇纹石标准规范》标准的内容,将大理石分为方解石大理石、白云石大理石和蛇纹石大理石种类,技术指标根据石材种类进行了调整,同时增加了仿古面等粗面石材的技术要求,在体积密度、吸水率、压缩强度等试验方法方面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与GB/T 19766-2005《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版标准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1、取消了耐磨度术语,引用GB/T 13890和JC/T 202标准术语(见第3章,原标准第3章)。


取消了2005版标准中耐磨性定义和引用GB/T 1182的术语,直接采用GB/T 13890《天然石材术语》和JC/T 202《天然大理石荒料》标准的术语和定义。


2、细分了大理石石材种类和相应物理性能指标要求(见4.1.1、6.3,原标准5.6.2)。


为了区分不同材质的天然大理石,依据板材岩矿分析结果和GB/T 13890 《天然石材术语》、JC/T 202《天然大理石荒料》标准分类,并参考了美国ASTM C119-11《石材术语》标准的石材分类,将我国大理石细分为方解石大理石、白云石大理石、蛇纹石大理石。美国分类标准中涉及的缟玛瑙条纹大理石在本标准划归方解石大理石类;石灰华大理石划归到石灰石建筑板材标准的范畴,在本标准未涉及;将美国标准中只有产品标准的蛇纹石划归为本标准的蛇纹石大理石类,原因是该石材虽然为硅酸盐类,但因为含镁导致石材偏软,与大理石有相似的商业用途,实际工程中以绿色为主色调的蛇纹石就是以大理石的形式使用在室内装修工程。



在物理性能方面,由于目前市场上天然大理石的种类越来越多,板材材质不同,花纹色调也有较大的差异,用在不同的场合展现出不同的装饰效果,因此不能再用一个指标衡量所有的大理石。2005版标准中,由于当时未出台石灰石类标准要求,制定时将洞石类石材纳入大理石的范畴,将原行业标准JC/T 79《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标准中密度不小于2.60 g/cm3指标调整为不小于2.30g/cm3,导致了大理石的密度指标要求降低了。本标准根据材质的不同将天然大理石分成了三类,方解石和白云石技术指标参考了ASTM C503/C503M-10《大理石标准规范》,蛇纹石技术指标参考了ASTM C1526-08《蛇纹石标准规范》,均有所提高。在吸水率技术指标方面根据国情进行了调整,大量的试验数据表明,由于我国石材市场上大理石板材产品普遍存在大量纹理,导致吸水率偏高,如果采用美国标准中不大于0.2%的指标会导致大量大理石产品吸水率不合格,难以达到规范的目的,因此新标准的吸水率指标沿用了原标准的不大于0.5%指标要求。这也是本标准中唯一低于美国ASTM标准要求的指标,导致该标准水平降了一级,达到国际一般水平。标准中的压缩强度项目参考了美国石材产品标准中均有水饱和压缩强度技术指标,因此也增加了该项技术指标,使得不同材质的大理石板材质量都得到了控制。



3、增加了毛光板产品分类、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见4.1.2、6.1.1、7.1.1、7.1.2)。


目前市场上的毛光板(俗称大板)成为大量批发的一种中间产品,毛光板质量直接决定了下游规格板材的质量,为了合理选择毛光板,减少材料浪费,本标准增加了毛光板质量要求。经过大量验证检验分别对平面度和厚度公差提出指标要求。


4、增加了异型板产品分类、加工质量要求(见4.1.2、6.1.11)。


大理石装修中大量出现的扇形、梯形、三角形和各种曲线拼花等产品也纳入到本标准范畴,这些产品是在毛光板或普型板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加工的异型板材产品,除了厚度能按板材产品约定外,其他参数都不确定,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5、增加了表面加工的分类和粗面板的平面度、直线度、线轮廓度要求(见4.1.3、6.1.4、6.1.5,原标准5.1.3、5.1.4)。


根据行业产品实际状况,新增加了表面加工程度分类,包括镜面板和粗面板,粗面板包括各种非光处理面,如仿古面、水洗面等。标准增加了粗面大理石板材的平面度、直线度和线轮廓度要求,这些产品因为进行了表面特殊的处理工艺,表面会有不同程度的突起和凹陷,会给平面度、直线度和线轮廓度的正常测量带来误差,因此将技术指标做了适当调整放宽。


6、更改了等级名称(见4.2,原标准4.2)。


等级方面取消了原标准的优等品(A)、一等品(B)、合格品(C)分类,修改为A、B、C三个等级,企业可按加工和管理水平采用相应等级。



7、石材命名采用统一编号标准名称或编号(见4.3.1,原标准4.3.1)。


原标准在石材产品命名方面重复了统一编号标准的内容,本标准中简化了相应内容,直接采用GB/T 17670标准规定的名称或编号。


8、增加了一般要求,包括普型板推荐尺寸、背网胶、石材防护剂要求(见第5章)。


为了规范市场上规格板的尺寸,使得天然石材可以作为家庭装修的一种装饰材料进入建材超市整箱出售,综合大量市场调研结果和检验数据,标准制定了普型板规格尺寸的推荐要求,以引导应用。有利于提高板材出材率、降低成本,减少资源浪费。


标准首次提出对坚固性差的大理石增加背网的要求,对背网胶粘剂和玻璃纤维网提出了一般性规定,指导应用,避免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同时对石材出厂时使用防护剂做了要求,以提高石材抗污染性能。



9、取消了干挂板材厚度要求(见6.1.2,原标准5.2.1)。


标准取消了对干挂石材厚度的特殊约定,因为现在已有专用的干挂石材标准对此进行了规范,本标准不再重复。本标准是对大理石板材的一般性要求,更多的适合使用在地面铺贴、墙面粘贴或挂贴等的大理石板材产品。


10、调整了平面度、直线度测量精度要求(见7.1.5、7.1.6,原标准6.2.1、6.2.2.1)。


参照普型板厚度和平面度的测量方法进行,增加了毛光板平面度和厚度的检测方法。原标准的平尺精度和长度要求过高,目前量具厂无法进行加工,并且对石材较低的精度检验要求无实际意义,因此调整了平尺的精度要求,达到石材检测的最低0.1mm精度即可,平尺长度从2000mm调整到最早使用的1000mm。建筑工程使用的2000mm靠尺是采用1000mm平尺折叠式使用,但精度过低,不适合石材产品检验。


11、增加了石材岩相分析方法(见7.3.1)。


为了按定义要求对大理石板材进行分类,需要先对板材进行岩矿结构分析,再划分相应的种类和参数。



12、调整了光泽度的测试方法(见7.1.12,原标准6.5.1)。


光泽度的检测根据新修订标准的内容,指定了光泽仪的入射角和光孔直径,提高大理石检测的稳定性、操作性和精度。其他项目沿用了GB/T 19766-2005 标准的试验方法内容。


13、增加了体积密度、吸水率和压缩强度特殊条件下的试验方法(见7.3.2、7.3.3)。


体积密度、吸水率项目的检测增加了在市场抽样的条件下,对于来源于毛光板的物理性能的情况。无法满足50mm×50mm×50mm的立方块,可按试样尺寸为50mm×50mm×实际厚度的情况下仍然可按照GB/T 9966.3的规定进行检测。经过大量的验证试验,证明在试样尺寸为50mm×50mm×实际厚度的情况下检测数据不受影响,可操作性较强,故在本标准中规定了特殊的检验方法。


干燥与水饱和压缩强度的试验方法按照GB/T 9966.1的规定进行,但是GB/T 9966.1标准中规定试样尺寸为50mm×50mm×50mm的立方块,在没有荒料的情况下该条件无法满足,使得该项检测无法进行。为此进行了大量的验证试验,证明在试样尺寸不小于20mm×20mm×20mm的情况下检测数据不受影响,故在本标准中规定如试样尺寸无法满足50mm×50mm×50mm的立方块,在不小于20mm×20mm×20mm的情况下仍然可按照GB/T 9966.1的规定进行检测,经过多次验证试验证明可操作性较强。


14、取消了耐磨性试验方法附录,采用石材试验方法标准内容(见7.3.5,原标准6.5.5)。


耐磨性采用新的石材试验方法标准内容,因此取消了原标准的方法附录。


新旧国家标准水平的对比如下表2,相同的项目未列出:


表2 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国家标准变化对照表


项目


GB/T 19766-2005


GB/T 19766-2016


分类


优等品


(A)


一等品


(B)


合格品


(C)


A


B


C


一般要求


——


对规格尺寸、背网、石材防护提出了要求。






毛光板


——


对平面度和厚度提出了指标要求。


异型板


——


提出了项目、偏差和方法按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的要求。


粗面板


——


提出了普型板的平面度和圆弧板的直线度、线轮廓度的指标要求。


干挂石材


对厚度提出了专门要求


无规定(有专门标准出台)


岩矿分析


——


方解石


白云石


蛇纹石


物理性能


体积密度/(g/cm3),≥


2.30


2.60


2.80


2.56


吸水率/%,≤


0.50


0.50


0.50


0.60


压缩强度


干燥/MPa,≥


50


52


52


70


水饱和/MPa,≥


——


52


52


70


弯曲强度


干燥/MPa,≥


7.0


7.0


7.0


7.0


水饱和/MPa,≥


7.0


7.0


7.0


7.0


耐磨性/(1/cm3),≥


10


10


10


1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