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计提信用减值准备3356万(计提信用减值准备金额为负)


利欧股份:数字营销兑现高增长凸显协同效应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国中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张镭 日期:2016-04-21


点评:


一季报数字营销内生增速翻倍,2016年迎来开门红。2016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38,481.46万元,同比增长63.2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11,714.96万元,同比增长153.56%。5家营销子公司Q1净利润总和9472.27万元,同比增长109%,达到此前业绩预告的上限,其中万圣伟业实现净利润 5,682.94万元,同比增长3.15倍,导流向流量直售商业模式的转变带来业绩高速增长。预计2016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1-2.869亿,同比增长35.39%-84.97%,主要因为合并报表范围相较于15年上半年新增万圣伟业不微创时代。


互动娱乐板块起航,将创造新的成长动力。2016年伊始,公司相继投资了影视植入公司世纪鲲鹏和影视剧制作公司盛夏星空,实现在互动娱乐产业的初步布局,标的优质体现了公司的战略眼光,业务布局推进快速展现了公司团队超强的执行力。公司还通过体外培育的方式进行项目储备。关联公司淮安利欧影视投资合伙企业目前已经投资利欧元力影业、利欧心动影业。


维持强烈推荐。预计16-18年备考净利润为8.16/10.93/13.14亿,其中泵维持1亿的净利润,营销板块16-18年备考净利润为7.16/9.93/12.14亿 (考虑智趣广告16年并表),当前股价对应的PE 为35.90/26.79/22.29倍。当前营销行业估值水平有所回落,考虑到公司数字营销领域的龙头地位有望维持内生增长持续景气,同时布局互动娱乐板块有望带动业绩不估值的双重提升,突破传统营销行业的估值瓶颈,给予营销板块16年50倍PE,泵业板块15倍PE,目标价23.61元,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数字营减值销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互动娱乐板块开拓不及预期。



天孚通信:经营状况变更好,新产品业绩可期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杨云 日期:2016-04-21


投资要点


经营状况变更好,行业话语权加强


预收款项为32.5万,比2015年末增长了282.13%,公司存货期末余额为3356万比期初下降3.33%,说明公司在手订单充足,行业话语权加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3752万,同比增长94.01%,公司加强了应收款的管理,公司经营情况变得更好。


新产品推广顺利,未来业绩可期


公司OSA高速率光器件、带隔离器光收发组件、BARREL三个新产品项目也进展顺利,目前已经均以进入样品认证、小批量阶段。2016年3月,公司携三款新产品赴美参加美国光纤通讯展览会及研讨会,与国际同行进行充分交流,扩大了天孚品牌的知名度及影响力。目前新产品的市场推广顺利,预计将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我们预计2016年全年新产品营收3000-4000万,贡献的利润占总利润的10%以上。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新产品的研发也在有序进行中。


借行业东风,杨帆起航


我们预计国内光网络投资今年增长20%多,国内持续的IDC机房大规模建设的,有利于公司业绩的增长。随着募投项目的完成,产能的逐渐释放,将进一步的增强公司业绩。


风险提示


运营商在光通信领域的投资不达预期,数据中心与云计算的建设投入低于预期,公司新产品的研发与推广不达预期。


盈利预测及估值


公司产品由于高质量,得到高端客户认可,正逐步替代国外相关产品,随着新建产能的逐步释放,新产品也将逐渐步入盈利期,不考虑外延并购,公司内生未来保持30%以上的增长。预计2016-2018年公司EPS为1.82、2.42、3.19元/股,对应PE为50、37、28。维持“买入”评级。



奥马电器:业绩稳健增长,互金布局初露锋芒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熊莉,文雪颖 日期:2016-04-21


事件:公司于近日发布2015年年报,报告期内营业总收入4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6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5%。


冰箱业务稳健盈利,互金布局初见成效。传统冰箱主业依然为公司贡献了绝大部分收入与利润。冰箱业务规模增速放缓,主要是由于家电行业竞争加大、需求疲软以及公司着力向互联网金融转型所致。2015年中融金实现净利润6,271万元,略低于预期。公司收购中融金51%股权的工商变更日较晚,因此中融金的业绩未并入公司利润表中。中融金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全面布局依然是公司最大看点,互金业务将助力公司未来两年业绩实现大幅攀升。


中融金业绩今年将放量,“日息宝” “银行宝”产品体系前景广阔。中融金目前最重要的资产在其自主运营的互联网理财平台“好贷宝”,日息宝与银行宝是“好贷宝”平台上的两款核心产品。日息宝是中融金目前主要利润来源,在第三方收单市场持续繁荣的背景下,预计该业务在未来三年将保持较高增速。银行宝是中融金与银行联合打造的理财产品平台,主要业务内容是协助银行搭建、维护线上资产交易平台,目前公司已签约银行超40家,在该类业务拥有最高的市场份额,我国有超过2000家中小银行,市场空间非常广阔。


发展全生态链:类阿里模式,打造中小银行生态圈。公司未来业务将继续围绕打造中小银行生态系统开展,中融金将通过与众多小微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公司合作,吸引大量用户和商户入驻“钱包生活”,同时通过卡惠实现移动支付和精准营销,打造类阿里模式的支付和场景应用的闭环生态圈。


金融牌照不断获得突破。2015年末公司发起设立巨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钱包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分别获得财险牌照、保险代销牌照。公募基金牌照也有望近期落地。根据公司规划,我们认为公司或将在银行资产核心牌照上发力,强化在互金领域的卡位优势,体现出公司的资源整合能力和超强执行力。


盈利预测。预计2016-2018年公司冰箱业务利润约为2.5亿元、2.6亿元和2.6亿元,中融金2016-2018年利润约为1.8亿、2.6亿和3.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9亿元、1.3亿元和1.8亿元。因此2016-2018年归母净利总额为3.4亿元、3.9亿元、4.4亿元。参考A 股互联网公司平均70倍市盈率进行测算,我们预计公司2016年合理市值应为240亿元。考虑增发股本增厚因素,目前公司市值约186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募投项目进展或不及预期风险;银行端业务推进或不及预期风险;核心人才流失的风险。



吉祥航空:票价水平坚挺,全线快速增长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姜明 日期:2016-04-21


吉祥航空公布2016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5.52亿元( 30.43%),营业利润5.06亿元( 48.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4亿元( 70.42%),实现每股收益0.40元。


运力投放合理,全线快速增长。1Q2016公司实现RPK54.1亿客公里( 31.54%),其中国内航线RPK42.5亿客公里( 31.75%),国际航线RPK10.5亿客公里( 35.69%)。1Q2016共投放ASK62.5亿座公里( 30.98%),其中国际运力投放占比约20%,运力和需求匹配度高。总体客座率86.5%( 0.51%),维持高位。


依托区位优势,票价水平坚挺。公司以上海航空枢纽港为核心,建立辐射全国及周边地区和国家的航线网络。16年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0.43%,与旅客周转量增速基本相当。经测算,在运力投放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吉祥一季度票价水平同比下降不到5%,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区位优势明显。


九元表现不俗,期待扭亏为盈。14年上半年吉祥控股设立(持股79%)九元航空,着力打造以广州白云为枢纽的廉航品牌。16年一季度九元实现净利润172.78万元,客座率约9成。目前九元拥有7架飞机,年底计划达到10-11架。随着机队规模的扩大,预计九元的经营效率将有所提升,16年全年有望扭亏为盈。


调整负债结构,降低风险敞口。面对人民币兑美元潜在的贬值风险,吉祥航空积极调整负债结构,美元负债占带息负债比例拟从60%下降至30%,相应增加人民币及欧元负债。我们预计,汇率波动对吉祥的业绩影响将进一步降低。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16年-2017年EPS分别为1.34元、1.80元,成长性突出;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33.41元,相当于2016年25x动态市盈率。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佳,油价波动,人民币贬值等。



宝莱特:巩固医疗监护,加快血液透析生态圈建设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李平祝 日期:2016-04-21


1.事件


2016年4月20日,公司发布2015年年报和2016年一季报。其中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3.8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92万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1.67%和-29.24%。2016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3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10万元,同比增长分别为75.58%和113.92%。


2.点评


(一)业绩点评


2015年公司销售收入实现增长31.67%,但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了29.24%,远低于销售收入的增长。虽然公司目前处于血透产业的扩张时期,但运营状况良好,整体的费用增长明显低于收入增速,2015年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分别为6,726.9万元和4,708.7万元,同比上升26.28%和16.98%。公司报表中导致净利润负增长的直观反应是毛利率的下降和资产减值损失。


1)毛利率下降:综合毛利率下降主要原因是血透产品销售额占比提升,但血透产品毛利率低于监护仪产品,导致拉低了公司的整体的毛利率。同时,监护仪产品由于出口汇率和市场竞争等问题,2015年毛利率只有44.46%,同比下降了3.34%;2015年血透产品的毛利率为34.57%,同比下降了4.53%,其主要原因是加入了毛利率较低的销售渠道业务。


2)资产减值损失:2015年公司资产减值损失为1,192.6万元,远高于去年同期的99.65万元,主要原因在于公司全额计提了重庆多泰的商誉减值准备876.15万元。


2016年一季报,实现销售收入1.31元,同比增长75.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10万元,同比增长113.92%,明显好于预期。一季报表现优异,除了去年基数较低的原因之外,更主要的是来自于监护仪产品的稳定成长和血透产品的快速放量,直接带动公司业绩开始爆发。


(二)“巩固医疗监护,加快血液透析生态圈建设”


公司制定了“在巩固医疗监护设备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和完善血液透析领域生态圈”长期发展战略,明确未来五年发展“2 4 6”的规划:


1)专注于健康监测和肾科医疗2大板块;


2)以院内监测产品、院外监测产品、血液透析设备和耗材计提的制造及渠道建设、肾病医疗服务为4大支柱;


3)打造慢病管理社区云平台、母婴社区云平台、好孕社区云平台、血透设备营运物联网云平台、肾科医生诊断医患云平台、肾友交互云平台等6大平台。


(三)血透耗材、渠道、肾病医疗服务,血透全产业链清晰可见


1.上游:血透耗材生产基地布局基本完成、透析机拿到注册证,渐入收获期。


公司于2012年通过控股天津市挚信鸿达医疗器械开发有限公司,正式进入血液透析产业链,主要进行透析粉液的生产和销售。之后公司又相继收购和控股了重庆多泰、辽宁恒信生物、天津博奥天盛塑材,逐步涉足了血透产业链中的透析粉液、管路和透析机的生产销售领域。除了外延迅速拓展业务,公司内生式的血透产业发展也在积极推进。在2013年12月,公司先后设立了常州宝莱特和南昌宝莱特,并在南昌、天津和珠海三地建设血透耗材生产基地。


2.中游:2015年完成渠道并购和整合,打通血透耗材销售通路和迅速扩大覆盖医院数量。


2015年公司先后负完成与上海和贵州的两大渠道商的并购和整合,成立了珠海申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和珠海市宝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宝莱特分别控股51%的股权。打造了申宝覆盖上海及其周边地区 宝瑞覆盖贵州地区的两个血透产品销售网络。渠道的价值就在于快速地铺开公司产品,锁定医院并形成长效的绑定机制,在公司产能爆发之时,可以有效形成内部“产”“销”联动,快速带来血透耗材生产和销售的利润。


3.规划涉足肾病医疗服务领域,打通血液透析全产业链。


在公司的未来的战略规划上,血透耗材和渠道只是进入血透领域的钥匙,肾病医疗服务才具备血透产业链中最大的市场价值和空间金额。首先血透耗材(透析粉液、管路)和渠道壁垒不高,且对医院终端依赖程度较高,而血透服务是直接对接患者,既有医疗壁垒,又具有较强的客户黏着性,是整条产业链的核心。因此,公司在重点发展血透产业上游(耗材、器械的生产)和中游渠道扩张的同时,深度考察了肾病医院、民营血透中心、托管医院血透中心、设备投放和共建血透中心等多种医疗服务模式,并最终确立了通过“外延收购的方式,逐步收购民营盈利性医院,采取“大专科、小综合”的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以血液净化为主的肾病专科连锁医院”。


3.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16-2018年公司销售收入为6.97亿元、9.50亿元和12.58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7,163万元、11,074万元和15,062万元,对应摊薄EPS分别为0.49元、0.76元和1.03元。我们认为,公司血液透析全产品线布局完整,区域覆盖面积广,下游渠道布设强健,在血透市场爆发中受益弹性最大。因此,我们维持给予“推荐”评级。


4.风险提示


血液透析粉液的销售低于预期;透析粉液的新产能扩建低于预期;血透渠道的拓展和销售低于预期;血透医疗服务低于预期。



GQY视讯:发布公司增强现实产业战略规划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华君 日期:2016-04-21


1、公司发布2016年一季报,2015年公司实现营收5339.79万元,同比上升37.77%;实现归母净利润-48.54万元,同比上升69.14%。


2、公司在一季报公告中发布了公司增强现实产业战略规划。


3、2016年4月17日,公司董事会收到持股6.22%的股东姚国际提


出的关于2015年度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临时提案的函,临时提案为:“以2015年末总股本21200万股为基数,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式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0股”。董事长郭启寅先生表示赞成该提案。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一季度业绩好转,董事长承诺全年大幅增长


2016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39.80万元,比上年同期提升37.7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54万元,比上年净利润-157.31万元同比提升69.14%。2016年第一季度公司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有所提升,主要原因是公司专业视讯产品订单数量增加、大屏销售收入同比提升所致。


公司董事会于2016年1月6日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郭启寅先生的通知。郭启寅先生承诺“以2014年为基准,公司2016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率将不低于53.34%,即公司2016年度将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不低于3,000万元。若公司2016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未达3,000万元的,本人将以现金方式向上市公司补足业绩差额部分。”


同时,公司2015年年报披露:2016年的预算营业收入3425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8%,预算合并营业利润3782万元准备金,预算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080万,同比增长529%。我们认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对公司的未来信心十分充足,不排除业绩超预期的可能性。


(二)服准备金务机器人战略顺利推进,打开成长空间


公司服务机器人产品有望加速落地:(1)车载自平衡救护平台的产品化进程正在顺利推进中,已进入调试阶段,首版计划于2016年内实现小批量试销;(2)银行服务机器人和酒店服务机器人的研发己进入技术验证阶段,计划三季度正式发布首样机,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技术开发、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策略;(3)移动机器人核心组件IMU惯性测量单元、EtherCAT串行通讯网关和1000W的低压伺服控制器的开发已于2015年完成;(4)公司继续筛选合适的机器人产业并购标的,目前正进入标的调研、论证阶段,公司将通过并购一系列手段进行机器人产业整合,完善服务机器人产业布局。我们判断公司的服务机器人业务将为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三)投资美国Meta,切入AR;致力于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AR生态圈


Meta公司是一家以研发为核心的高科技公司,专注于可穿戴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以下简称AR)智能设备以及生态系统的公司,提供从AR智能眼镜、SDK开发工具、以及完整的AR应用软硬件配套支撑平台。根据公司公告,Meta公司目前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增强现实技术与产品。Meta公司团队首席科学家SteveMann被称为“可穿戴式计算之父”,其可穿戴计算的研究成果比谷歌早了30年;首席顾问SteveFeiner被称为“增强现实之父”。


作为三大AR眼镜商之一(另外两家为MagicLeap和微软的HoloLens),Meta眼镜能够构建全息图像,并让用户通过手指操作,实现真正的增强现实应用。MagicLeap还尚未对外展示过产品的Demo,而Meta的产品已经迭代到了META1--METApro--META2,其新的产品已经让市场看到了AR技术是如何让人在现实世界中完成数字信息交互的现实。


AR技术可将不同数据融合显示,能与电子商务、商品广告、O2O相结合;AR硬件具有工具性,对手机有替代性,应用场景广泛。据推算,2020年AR市场收入规模有望达到1200亿美元,将高于VR市场300亿美元的收入规模。


(四)GQY视讯AR产业战略规划及阶段性目标


GQY视讯通过投资Meta公司加入AR生态圈,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增强现实产业链及应用生态,掌握准备增强现实领域核心技术,参与增强现实国内/国际标准制定,推动中国增强现实产业发展。


GQY视讯将参与增强现实产业生态建设,推动关键硬件、算法技术、内容平台发展,立足增强现实行业应用,依托公司在部分行业的渠道资源和行业理解建立相关行业的应用模版与标准。


GQY视讯AR产业阶段性目标为:


(1)2016-2017年与国内外的顶尖科研机构合作,成立AR技术合作研发中心,进一步夯实增强现实核心技术的世界领先基础,实现对增强现实核心算法、关键技术布局,成立AR 机器人并购基金、AR孵化器。成立1-2家具有潜力的AR应用类公司。以分布式可视化显示技术为基础,结合大数据与可视化技术,将传统大屏幕显示产品由2D到4D转换,实现AR在互动社交城市规划展览的应用,结合GQY智能单警反恐装备实现城市应急指挥、反恐防控的应用;


(2)2018-2019年在2-3个行业应用方向孵化2-3家具有潜力的AR应用类公司,确立相关领域行业话语权。在智能交通、教育、海洋、能源、远程医疗等方面实施应用,实施专业领域的增强现实开发者平台建设,包括开发者门户网站、创客中心、研发展示中心的建设,为全面推进AR行业应用,GQY智能服务机器人融合AR提升高端技术服务。


(五)投资Jibo,个人/家庭服务机器人业务获重大进展


2015年,公司以140万美元投资入股全球首家智能社交服务机器人研发生产企业美国Jibo公司,占其完全稀释基础上1.07%的股权,实现了个人/家庭服务机器人领域的一次积极探索,也进一步夯实了公司在智能服务机器人上技术整合的战略部署。


Jibo公司为世界领先的智能家用机器人研发生产企业,核心团队来自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Jibo公司创始人、首席科学家CynthiaBreazeal是公认的社交机器人的先驱,其著作也被认为社交机器人领域的开创性成就。根据公司公告,Jibo机器人是世界首个具有人工智能的社交机器人,目前已进入批量化生产准备阶段;同时Jibo机器人的SDK是一个开放软件开发平台,可以让全球的机器人爱好者来开发和使用。


根据公告,Jibo公司预计,2016年度其Jibo机器人销量将达58,083台,实现营业收入4,600万美元,实现利润1,350万美元。预计2017年度销量将达249,771台,实现营业收入21,631万美元,实现利润9,169万美元。J信用ibo公司成长性和盈利能力均极为突出。


通过本次投资,公司将参与到世界领先的智能社交机器人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制造的过程中,将进一步夯实公司在智能服务机器人上的战略部署。公司在机器人硬件和中国市场的营销策划方面具备优势,结合Jibo公司的人工智能和软件平台优势,双方将在中国市场开展形式丰富的合作。我们判断本次投资仅仅是起步,公司未来与Jibo将有更进一步的合作。同时,目前公司账面现金超过6亿元,我们认为公司未来不排除继续通过外延并购加码智能机器人业务的可能性。


(六)成立投资子公司,加快智能服务机器人等领域产业整合


2015年,公司以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已增资至6000万元)在上海自贸区设立了投资子公司上海天尺投资有限公司,作为重要的海内外产业投资平台,以吸收公司产业上下游优质资源为目标,把握产业投资动向,助力GQY视讯发挥出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使公司的产业经营与资本经营形成良性互动,为公司未来的产业整合提供了全方位支持。


上海天尺的经营范围包括:机器人、自动化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机器人技术领域,技术转让和技术服务。


(七)持股5%以上股东:承诺7月16日前股价不到50元不减持


公司于2015年7月16日收到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姚国际先生的《关于增持承诺不减持公司股票的函》。基于对公司转型成为国际领先的智能机器人公司的发展战略充满信心,姚国际于从2015年6月29日、6月30日、7月1日以及3356万7月15日持续增持257万股,并根据市场情况未来不排除继续增持。


姚国际承诺自2015年7月16日起,未来6个月内将不减持所持有的公司股份;未来6-12月间,若公司股票价格未达到50元的,将不减持所持有的公司股份;未来12-24月间,若公司股票价格未达到80元的,将不减持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截止2015年9月30日,姚国际先生通过普通证券帐户持有公司股份25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1%;通过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持有公司股份10618888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01%;合计持有公司股份1318888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22%,为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东。


根据公司公告:姚国际因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及智能机器人产业的成长空间,在2015年4月7日至2015年5月21日间通过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以集中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10618888股,占股份总额的5.01%,具体情况如下:2015年4月7日至4月30日间买入7488800股,增持价格区间为17.99元至21.06元,2015年5月4日至5月21日间买入3130088股,增持价格区间为18.01元至26.16元。


我们关注到,中源协和细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600645)在GQY视讯的2015年中报中,成为GQY视讯的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208万股,占总股本的0.98%。


我们同时关注到,上市公司中源协和(600645)曾于2015年5月5日收到姚国际先生自愿向公司赠与的人民币100万元,专项用于公司在新一代CAR-T免疫细胞治疗技术领域的研发费用支出。中源协和(600645)2014年年报显示,2014年末,姚国际持有中源协和507万股,占股比为1.44%,是中源协和第四大流通股东,而且是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惟一的个人投资者,持有市值约为2亿元。


公司致力打造年产百亿智能机器人领军企业,专注于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公司市值47亿元,拥有现金超4亿元。预计未来公司将通过内生、外延方式持续加码智能机器人、AR业务。我们看好智能机器人 AR产业发展前景,维持公司“谨慎推荐”评级。



隆华节能:领军人物有望带来重大变革


主营节能、环保和新材料三大板块;领军人物有望带来重大变革


公司主营节能、环保和新材料三大板块。公司为冷却(凝)设备龙头,通过收购进入环保业务;近年来引入领军人物,将大力拓展新材料和军工业务。公司于2014年9月引进孙建科任总经理,同时孙总带领一批优秀人才加盟。孙建科历任中船重工725所(主要从事海军装备材料研制)所长、中船重工总工程师兼装备产业部主任、乐普医疗董事长等职务。孙建科在军工、新材料等行业有多年技术和资源积累。


节能业务保持平稳,环保业务订单预期乐观快速增长


公司传统业务为高效复合冷、空冷设备等节能业务,下游领域主要为电力、热力、石化等行业,预计未来将维持稳定发展。2013年公司收购中电加美切入工业水处理市场,自收购以来业绩持续超预期,2016年与中船重工环境工程公司签订《战略合作购框架协议》;2015年增发募资7.1亿元用于滨海县污水处理厂BT 项目,2016年4月成立上海、新疆隆华环保公司。我们预计公司环保业务订单预期乐观,未来几年将保持快速增长。


战略布局新材料领域将打开成长空间:切入靶材业务仅为第一步


公司于2014年以9300万元收购四丰电子100%股权,并注资不低于4000万元。四丰电子主要产品为高纯钼溅射靶材,未来进口替代空间大。高纯溅射靶材主要应用于电子及信息产业,目前全球靶材市场约600亿元,主要制造商为日本、美国、德国企业,我国高端产品严重依赖进口。


四丰电子的靶材已得到美国、日本多家著名企业及京东方等龙头企业认证,80%用于出口,承诺业绩复合增速近50%。我们认为,四丰电子一旦在某个重要客户获得突破后,业绩将超预期增长,打开公司成长空间。


开拓军工装备和军民融合新业务;业绩将快速增长;维持“推荐”


公司年报明确提出开拓军工装备和军民融合新业务,我们判断公司后续新材料和军工领域拓展将超市场预期。预计公司2016-2018年EPS 分别为0.50/0.62/0.76元,PE 分别为41/32/27倍。公司在手现金近3亿元,未来不排除在新材料、军工领域外延发展,业绩具备上调潜力。维持推荐。


风险提示:新材料领域发展低于预期、外延扩张进度低于预期。



华东医药:业绩符合预期,内生增长持续强劲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李平祝,张金洋 日期:2016-04-21


公司发布2016年一季报,实现收入61.66亿元,同比增长18.3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5亿元,同比增长26.41%;实现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5亿元,同比增长24.09%。


(一)业绩符合预期,百令、阿卡持续高增长,内生增长持续强劲


公司一季度实现净利润增速为26.41%,基本符合预期。收入端实现增速为18.31%,比2015年全年略有提升。分拆来看,工业端预计实现增速在25%-26%,从样本医院终端数据推断,我们估计公司百令胶囊增速在30%左右,阿卡波糖增速在30-35%之间,泮托拉唑增速在17-18%左右,免疫抑制剂系列产品在20%以上,其中他克莫司增长较快;其他核心品种均维持较高增长态势。商业端预计实现增速为13-15%左右,保持相对平稳态势,公司正积极探索商业创新,致力于成为能提供“医药综合解决方案”的新型商业企业。另外,公司在2015年年报中提及,公司大健康方面有了新的突破进展,继健康馆、采薇坊、悦可医疗美容等健康产业项目后,公司“健康指针”居家医养服务平台项目也做出了初步尝试(希望为社会提供集健康管理、紧急求助、医护上门、生活服务等全方位一站式的居家医养服务),未来有望成为新的亮点,后续值得重点关注。


在研产品方面,磺达肝葵钠和地西他滨有望在2016-2准备017年获批上市。储备品种方面包括迈华替尼在内的多个替尼类产品未来有望逐步丰富公司产品线,打开未来成长空间。


(二)大股东、二股东全额参与增发,再融资落地,新时代开启,外延值得期待


公司2016年2月5日增发股份上市,再融资落地完成,此次增发是向控股股东中国远大集团及第二大股东华东医药集团合计非公开发行5199.82万股,募集资金总额35亿元,价格67.31元/股,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其中控股股东远大集团拟认购32.94亿元,二股东华东医药集团拟认购2.06亿元。我们认为意义如下:第一,改善公司财务结构,缓解公司财务压力;第二,彰显大股东和二股东对公司未来长期发展坚定信心;第三,手握大量现金,外延式发展有望开启。综上,此次增发有望作为里程碑事件开启华东发展新时代,尤其是外延方面值得重点关注与期待。


3、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2016-2018年摊薄后EPS 分别为2.88、3.61、4.48元,以4月19日股价计算,对应PE 分别为24、19、16倍。我们认为,公司拥有百令胶囊和阿卡波糖两大重磅品种,二线品种亦高速增长,未来两年工业部分仍有望快速增长,商业部分亮点颇多,值得期待。公司大股东二股东全额参与增发,再融资落地,公司有望进入新的发展时代,外延发展方面值得重点关注和期待。我们看好公司长期发展,维持“推荐”评级。


4、风险提示


主导品种招标降价风险;商业创新推进速度低于预期。



公司发布2015年度报告及2016年一季报。减值


主营业绩稳健增长


公司2015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1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2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其中四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1.95亿元,同比增长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396.84万元,同比增长15.59%。公司同期发布了2016年一季度报,实现营业收入9,457.68万元,信用同比增长17.56%,归属上市公司股份净利润2,861.96万元,同比增长12.63%。主营业绩增长稳健,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元。


盈利为能力和经营效率持续提升


2015年公司实现每股收益0.39元,同比提升14.7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5.32%,较去年同期提升0.7pct。销售毛利率52.84%,同比下滑0.5pct。但公司通过积极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营运成本和费用,销售费用率大幅下降2.79pct至9.30%,带动销售净利率提升0.72pct至30.05%,处于上市以来历史最好水平,也是厨电行业上市公司最高水平。公司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处于持续上升通道。


集成灶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从公司细分业务来看,主营产品集成灶销售收入4.85亿元,同比提升7.83%,销售占比93.56%,仍是公司收入的最主要来源。2015年公司集成灶销售毛利54.76%,同比提升0.29pct,处于上市以来历史最好水平。2015年公司集成灶市占率业内排名稳居第一,行业龙头地位稳固。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集成灶负行业在厨电行业的市场份额已达10%以上,未来仍将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积极寻找新增长点


公司遵循打造开放式健康厨房的理念,积极拓展橱柜、集成水槽、净水机等上下游业务领域,并形成了良好的销售,未来有望与主营集成灶业务发挥协同效应,打造开放式健康厨房一站式解决方案供应商;渠道方面,新设工程部和电商部,针对当前市场特点,实现多元化渠道销售,积极提升公司业绩,开启新的业务增长点。


预计公司2016-2018年分别可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1、2.16和2.56亿元,同比增长16.02%、19.86%和18.60%,EPS分别为0.45、0.54和0.64元,对应当前股价估值为39、32和27倍;公司未来仍将继续以开发和打造整体健康厨房为核心,积极寻求与主业相关的外延并购,我们维持”买入“评级;



龙泉股份:Q1业绩回升,期待订单逐步兑现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范超 日期:2016-04-21


报告要点


事件描述


公司公布一季度报告:Q1实现营业收入8157.6万元,同比增长129%;实现归属净利润166万元,同比增长107%。预计H1实现净利润2865万元-3247万元,同比增长50%-70%。


事件评论


低基数 订单执行加速,业绩逐步回升。2016Q1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9%,主要因为:1、同期基数比较低;2、结转订单执行加速;Q1实现毛利率31.9%,较去年同期提高12.7%,主要仍来自于收入复苏带来摊销有所减小。本期营业外收入334万元, 较同期增加,主要政府补助增多,最终Q1实现归属净利润同增107%。不过,我们认为,PCCP 行业季节性十分明显,Q1本属于淡季,因此更大的复苏弹性及业绩确认需等到下半年。


三个维度看2016年业绩反转。维度1:宏观层面看,统计局最新公布的一季度宏观中,水利管理业1-3月累计增速延续前两个月高增速,达26.8%,较去年全年提高5.8%;维度2:行业层面看,投资向好已传导到行业层面。Q1行业上市公司订单释放明显加速,反映行业景气低点已过;维度3:公司层面看,目前公司在手未执行订单约15亿。


以PCCP 为基石,期待新业务突破。随着水利建设批复加速,PCCP行业逐步恢复景气,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必将率先受益并对业绩提供支撑,预计可恢复至2014年水平。在保证主业稳健发展的同时,公司也在不断寻求新的突破:2015年收购新峰管业,2016年对赌业绩4200万,预计6月30日前完成并表。新峰管业作为核电、石化领域龙头,业绩实现确定性较高且中期具备成长性;收购并增资湖北大华助力公司切入地下管廊实现业务新领域突破;成立轨道板公司,今年也有望取得新进展。


质地过硬,PCCP 领域的雄狮。预计2016/2017年EPS 为0.508元、0.557元,对应PE 为27倍、2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订单释放不及预期



东富龙:制药工业4.0 医疗版块加速转型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陈显帆,周尔双 日期:2016-04-21


事件


公司公告2015年年报,营收15.5亿( 23.5%)、归母净利3.8亿( 15.7%),eps0.62,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3元。同时公司公告2016年一季报,营收4.25亿( 9.19%)、归母净利8637万(-14.76%)、eps0.14。年报及一季报业绩计提均略低预期。


年报季报营收符合预期,而盈利能力低于预期,主要因后GMP周期制药装备整体供过于求价格战盛行 加速转型冻干工程。


无菌注射剂新版GMP改造末期,行业整体呈现供过于求的格局,冻干产品、系统价格、毛利率有所下行。同时从产品化——系统化——工程化,收入规模上行而利润率略微下行。2015年公司整体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44.51%、20.23%,同比-3.74pct、-2.5pct,盈利能力受价格战影响下滑明显。


年报/季报营收增速23%/9%均优于行业平均,显现公司冻干龙头竞争力,系统化 国际化 多元化,全年营收有望15% 增长。


公司加快冻干业务系统化、工程化,加快国际化拓展(预计今年海外新增订单50% ),加快原料药&固体制剂&生物工程等其他制药装备、医疗版块、食品版块多元发展。分业务看,占比15%的冻干单机2015年营收2.3亿(-9.7%)、占比48%的冻干系统2015年营收7.5亿(-2.8%),占比11.6%的其他制造装备2015年营收3.5亿( 157%),数据呈现单机比例下行、系统化&多元化转型加快,我们预计2016年冻干系统、其他制药装备将加快成长,同时在海外新兴市场拉动下,我们预计全年营收有望15% 增长。


制药信息化为大势所趋,公司积极布局制药工业4.0。


2015年公司收购致淳信息65%股权布局医药信息化、协同公司药机品牌 德慧工程能力,拓展药厂总包工程,已成功交付首个冻干系统交钥匙工程项目安徽国瑞制药工程。制药工业4.0为行业大势所趋,GMP新附录《计算机化系统》有望在未来加大力度执行,公司作为制药装备基础雄厚、制药工业4.0战略布局全面的少数药机企业,未来业务发展空间广阔。


布局精准医疗 医疗器械,2016年东富龙医疗有望贡献业绩。


公司2015年投资5亿开拓东富龙医疗版块。布局1精准医疗:执行产品 服务战略。产品方面,公司通过增资伯豪进入生物芯片、二代测序、生物标志物服务领域,未来仍将整合相关优秀产品;服务方面,重庆精准医疗服务中心已如期落成,目前公司先以重庆产研院作为切入口,打造精准医疗研、产、销为一体的大生态系统,今年计划在武、广、北、上等地再拓展1-2个精准医疗服务中心。.布局2医疗器械:公司将继续加强对已投资的典范医疗、建中医疗、诺诚股份投后管理,并挖掘新的投资机会。


投资建议:


国内后GMP周期下,公司作为国产冻干机龙头,通过系统化、国际化、多元化战略,加快布局转型制药工业4.0、医疗版块,我们看好其具竞争力的多元发展能穿越国内后GMP周期,我们预计2016-18年EPS为0.62/0.66/0.70元,对应PE为34/32、30X,维持“买入”评级。


催化剂:制药工业4.0大订单、精准医疗外延拓展


风险提示:冻干主业低预期;精准医疗、制药工业4.0不达预期。



爱尔眼科:中长期稳健收益类投资品种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蒙俊江 日期:2016-04-21


投资要点:


公司业绩靓丽,各项业务优势不断累积。去年实现营业收入31.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1.7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4.2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8.44%。受益患者就诊和手术总量快速增长,高端业务占比提升,各细分业务同比均加速增长,盈利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公司规模效应逐步体现,经营质量提升显著,管理费用率下降明显。在投资加大的背景下,财务费用近几年均为负值体现了公司业务强大的现金流获取能力。得益于利润高增长以及充沛的现金流,2015年现金分红比例大幅提高到68%。


公司所处行业增长空间大、确定性强。行业主要的推动力来至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和电子产品高频使用习惯导致患病率提升。基于人口基数,爱尔眼科所面对的患者规模在全球最为庞大。受限于医保覆盖深度有限和医疗服务人才不足,当前仍有巨大的需求并未得到满足。国内眼科行业现状是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省会城市,而大量人口数量则主要分布在地级市、县级市等基层,由此形成基层眼科医疗需求旺盛而技术水平薄弱的不对称格局。在百万人口的市,分院可实现5-6000万元收入。全国地、县级市共计600多个,这是行业未来的发展重点所在。


凭借医疗资源优势,加速基层市场扩张,内生外延驱动成长。十多年的发展,公司在3356万业内已经具有良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成为国内最大的眼科连锁医疗服务机构。在业内首推合伙人计划,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医生集团,聚集了业内1000多名专家从而在面向基层市场中积累了显著的医疗资源优势。使业务模式具有很强的可复制性。过去十年前十大分院支撑了公司快速成长。截至2015年,42家次新分院经过2-3年的培育,度过了盈亏平衡点实现盈利。预计未来5-7年有望达到目前成熟医院的盈利水平。现已拥有120家分院,2017年底将完成200多个地级市分院的投资,扩大基层市场布局。


我们判断爱尔眼科当前估值合理,未来一年期收益率在30%左右。中期(5-7年)处于快速成长期,是难得的成长型标的,可有效战胜通胀。基于良好的现金流,利润基数的扩大,分红率的提高,未来高分红值得期待,会成为标准的价值型标的。预计16-17年公司EPS 金额将分别为0.59/0.79元,对应16-17年动态PE 分别54/40倍。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颠覆性技术出现导致患者能不借助医院可自行治愈近视。


否则爱尔的医疗资源和渠道优势难以动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