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2021年税务年报截止时间(2021年个体工商户年报截止时间)


2021年,银保监会加强监管考核督促,推动信贷供给总量持续增长,确保银行对小微企业有效信贷供给持续增长,提升小微企业融资获得感。


2021年4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2021年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围绕推动小微企业金融供给总量有效增长,质量、效率、效益明显提升的总体目标,对银行保险机构服务小微企业明确了政策要求。


目前已披露的大行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交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388.1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9.23%;有贷款余额户数21.22万户,较上年末增长43.49%。


股份行中的小微贷款增速、户数也实现了“两增”。截至2021年末,招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926.39亿元,增幅18.22%;普惠型小微企业有贷款余额户数较年初增加44.38万户。截至2021年末,兴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加1075亿元;普惠小微贷款户数较上年末增加6.25万户。中信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加686.64亿元,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5.02个百分点;有贷款余额户数较上年末增加两万户。


在确保实现稳定高效增量金融供给的同时,银保监会推动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加强对服务价格和融资收费的监督检查。引导银行根据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走势确定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定价,将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保持在合理水平。2021年,全国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5.69%,较2020年下降近0.2个百分点。


交行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累放平均利率4.00%,小微客户综合融资成本下降0.49个百分点;招行2021年内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5.28%;光大银行新投放普惠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90%;兴业银行2021年内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累计投放利率4.45%。


优化小微金融供给结构


2021年,银保监会要求加大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信用贷款投放力度,重点增加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的中长期信贷支持。探索完善科技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围绕产业链供应链核心企业,制定覆盖上下游小微企业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优化对核心企业上下游小微企业的融资和结算服务,有序发展信用融资和应收账款、预付款、存货、仓单等动产质押融资业务。


具体来看,聚焦小微企业融资难点痛点,信贷供给结构不断优化。银保监会引导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首贷、续贷拓展力度,丰富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等产品,更好地匹配小微企业的贷款方式和期限需求。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小微企业信用贷、续贷、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速分别为32.6%、37.4%、17.7%。


2021年,银保监会督促银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内生动力。用好监管评价“指挥棒”,实施分类考核督导,督促银行落实组织架构、人员配备、绩效考核、资源配置、授信尽职免责等要求,完善内部细则,明确执行流程。结合监管评价结果,督促相关银行查漏补缺,锻造长板,补齐短板。


完善小微服务机制


本文源自中国银行保险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