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员工商业保险(商业保险有哪几种)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为员工购买补充商业保险,那么什么是补充商业保险呢?


补充商业保险是与社会保险相对的概念,是指由在国家相关法规、政策的规范和指导下,以企业和用人单位为直接责任主体建立的一种具有政策性、团体福利性的社会化保障制度,是职责福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可以单指用人单位在缴纳社保的基础上额外为员工购买商业保险。



购买的渠道有哪些?


目前市面上销售补充商业保险的主要是三类公司:一是保险公司/经纪公司,比如平安、人保、泰康等;二是科技公司,比如保险极客、思派健康这类;三是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比如易才、博普奥、三茅、爱才等。


那么,这么多渠道选择哪种会更合适呢?这个就是要取决于公司的规模、年龄、预算等,比如人数比较多、预几种算相对还几种OK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去直接和保险公司/经纪公司或者是科技公司聊,更容易拿到一个定制化的方案,更加匹配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同时,一些科技公司还会提供一些健康管理的服务。但是如果人数比较少,就更适合走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因为他们一般是以整体保单的形式去和保险公司或经纪公司谈,更加容易拿到一个低廉的价格,但不好的点在于方案比较倾向于标准化,可能有一些不适合本企业,只能是在N多方案里面找一个比较匹配的。


购买补充医疗就是为了给员工福利,提升员工满意度,所以在选择渠道或者最终方案的时候,一定要问清,报销的方式和周期,比如线下邮寄材料和线上报销,你会选择哪一个呢?


答案一定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带来的员工感受也是不同。


方哪案的项目怎么选择?


经常在面试的过程中员工就被候选人问到,“公司有补充医疗么?”、“看病可以二次报销么?”


其实,从这些可以看出,现在员工对于补充商业保险或者说是自身福利越来越关注,但同时也可以看出员工对于补充商业保险的认知更多的是停留在看病,或者更确切的说应该是门诊。因为这个是相对于其他项目,员工商业保险接触更多的,感触最直接的。


所以,在给公司采购补充商业保险的时候一定要加入这个项目。下面针对一些常见的项目,进行一个小的点评~~


一、人身意外伤害身故、残疾保障


一般大家常选的额度在10万或者20万,虽然发生的风险比较低,但是如果额度设置的太少,一旦发生风险,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比如这个项目的保额是10万,但如果是致残就是要依据评级来确定,所以最终到手的就不会是10万啦。(~你懂哒~)同时,这个项目的保费不算太高,在项目中还是要加一下哒~~尤其是有外勤人员的时候~~


二、重大疾病保额


这个项目就是一个锦上添花,看公司的预算吧,如果钱够就加,不够就只能拜拜啦哪~~


三、门急诊费用


一般保障都是除社保规定自费部分以外的合理费用,就北京而言,就是费用单里面自付一的自付部分,这个在每年年初看病没有超过医保起付线的时候很有用,但是有额度设置也不用设置的特别高,一般5000-20000都还可以。能够满足大部门员工人的需求即可。


在这面主要是要注意免赔额和赔付比例,市面上比较常见的免赔额从0-300元,同时也会分次免赔和年度免赔,而赔付比例从100%-70%,这个主要是保险公司为了合理规划赔付设置的。但是从公司以及员工的角度,肯定是免赔额越小,赔付比例越高越好,但是也要结商业保险合预算,因为这样方案的报价也会相对增加。


另外一个要关注的就是既往症,有一些公司对既往症有限制,但是多数门急诊都不设限。


四、住院费用


同门急诊。


五、女工生育


看公司的情况,增加这个项目,一般会增加150左右的一个费用。但是如果是从渠道购买,很多都是打包不可以选择的。


六、住院津贴


有最好,没有也不算可惜。一般是100或者200元/天,年度180天左右。


七、意外门诊住院


八、意外住院津贴


其实,如果有门急诊和住院了,这个项目就可设可不设,具体是看额度和预算是否够用。


九、有交通意外保障


十、公共保额


公共保额额度高,但费用不高,性价比很好,包括门急诊公共保额和住院公共保额,在员工门急诊和住院保额不足的情况下,起到一个补充的作用。如果有这个,就可以适当降低门急诊和住院保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