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江苏省工商局小区(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信息网)

新华社南京7月12日电 题:“超纲”“拔高”改头换面,“假关门”躲避打击——严令之下校外培训机构新动向调查


班型名称“改江苏省头换面”,防暗访“假关门”躲避监管


“但内容和教法还是一样的,就是名目改了。”这位老师直言不讳地向记者透露,虽然教育部门明行政管理令禁止超纲、拔高教学,他们也只是在向家长宣讲时变通一下说法,“以前,我们跟家长说是两年学完三年,现在叫‘学得更深更广’。”


成都李女士的女儿即将升入小学四年级,今年以来一直在某培训机构上语数外辅导班。李女士发现,该培训机构数学普通班所教的内容通常比学校教学进度超前两个学期,英语班在三年级下学期就把所有语法时态都学完了,而学校五六年级才讲“过去时”。


记者调查了解到,严令整治之下,各地的杯赛已被叫停,但还会以改换名目的方式暗地里存在。由于一些学校升学选拔时仍以杯赛证书为参考依据,升学考试也会涉及超纲内容,导致不少家长依然热衷于参加培训机构主导的考试。


“现在没有杯赛了,有的叫‘调研考试’,其实就相当于过去的杯赛。”南京王女士的小孩马上要小升初,最近她正在为选择哪家培训机构发愁, “一些学校虽然说是不看证书、不看杯赛,但实际上小升初数学还会考奥数题,英语还会考初中的知识,不在外面学小孩怎么考得上?”


为躲避打击,一些培工商局训机构变得十分警惕。“对于听课的家长,一定要保证是本班的孩子家长。”“如果有陌生家长找到老师询问一些课程大纲的话,尽量引导家长找我们的伙伴(指行政人员),避免介绍大纲中涉及敏感词汇。”——这是南京学而思为防教育部门和记者明察暗访发出的内部通知。


记者江苏省以家长身份在一家名为“得骥教育”的培训机构咨询报名时,因私下与家长打听教学质量好坏,一名工作人员发现后要求记者出示身份证,拍照留存后以小区不能与家长讨论为由要求记者离开。


记者调查了解到,有部分培训机构为了躲避监管,在上课时关灯、关门造成没有开业的假象,甚至要求家长“只进不出”,等到下课才统一带孩子离开。


“无证无照”隐匿存在,灰黑地带“多不管”


记者从南京市教育局了解到,经初步摸查,目前,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培行政管理训机构有10300多家,经过南京市教育部门审批的培训机构只有569家,而其中仅111家可以从事文化类培训和补习;经过人社部门审批和在体育部门备案的分别有200多家。这意味着在教育、人社、体育等行业主管部门审批备案的培训机构仅占一成左右。


武汉市教育局向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武汉校外培训市场主体共有1万余家,其中,在教育部门审批备案的文化教育培训机构只有460多家,在劳动人社部门审批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有200多家。未经任何部门审批登记的“无证无照”培训机构约有1600多家。


根据相关法规,非学历型校外培训机构需取得办学许可证才拥有教育培训资格,由于申领办学许可证门槛较高,目前市场上不少教育培训机构处于“有照无证”甚至“无证无照”的信息网灰黑地带。


“工商部门只能告诉小区你发了多少个营业执照,有多少家办学要到教育部门去查。”南京市工商局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谁发工商证谁监管,工商只发照不发证,教育培训机构办学只有教育部门可发证。


摸清底数分清“黑白”,工商联合执法长效监管


武汉市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联席会信息网议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满足了人们对教育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对现行教育体系是有益补充,但也存在培训资质、场地安全等一系工商局列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