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注册 >

晋江华夏银行开户行(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泉州分行)





海峡两“东石”


一个在福建晋江 


一个在台湾嘉义


两岸东石人同出一脉


隔海相望


共同传承着祖先留下的


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


共拜九龙三公


同数元宵宫灯


同唱乡音歌谣


一样耕海养蚵


日常生活的点滴看似平凡


却映照出对根脉的


共同坚守



远远望去


福建晋江东石蚵田


犹如散落镶嵌在碧海缎面的珍珠


东石养蚵历史悠久


以蚵肉Q弹鲜嫩著称


蚵仔煎声名远播



△浮蚵与绑蚵作业


嘉义东石与祖地东石


隔海相望二百多公里


亦是台湾岛内著名产蚵区


放眼看去


海面上蚵架林立


蚵产量占全台50%以上



闽南东石先民渡海拓垦


带去了乡愁


也带去了故乡以海为田的生活


他们落脚之初


就以养蚵为业并代代承袭



△闽台特色小吃蚵仔煎


“祖地原乡晋江东石和我们这里,都是养蚵重镇。”嘉义东石蚵仔业者黄国禧,曾多次跟随父亲,回到东石祖地黄氏家庙拜谒祭祖。他惊叹,”两地东石不仅风貌一样、同声同气、共奉神明,甚至养蚵作业也是代代传承。”



△郑成功水师训练台遗址


福建晋江东石镇又称“仁和里”


为北宋理学家朱熹命名


数百年前


民族英雄郑成功


曾率军安营于此


为驱逐荷兰殖民者


收复宝岛台湾练兵备战


许多东石部将由此


跟随郑成功渡海入台


有嘉义东石先人百余人登岸后


便沿用家乡“东石”之名相冠


聚落以黄姓、蔡姓宗亲居多



史料记载,清朝时期,嘉义东石港外,帆影林密,往返两岸的货船云集。当年,船只从晋江东石出发,约一日航程可达嘉义,运来茶叶、布匹、瓷器,带回的则是糖、水果和木材。


“追源溯本,永怀祖德”


写在台湾东石宗亲族谱里


流淌在两岸东石乡亲的血液里


两地祖祠供奉同样的祖先


在同样的祭日诵祖训


祠堂里的祖谱所记源流同出一脉



台湾嘉义市黄姓宗亲会会长 黄国明:“到祖地东石谒祖,脑海里总会浮现出,我们的祖先当年是多么辛苦,千里迢迢渡过台湾海峡,到台湾来开垦建设。我们来大陆寻根,总是会让我们想起我们的祖先,会有一种思念的感觉。”


嘉义县黄姓宗祠奉置着一方祖训牌写着


“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常荐祖宗香”


“吟祖训”是黄氏宗亲


各种祭祖活动必不可少的内容



台湾嘉义县黄姓宗亲理事会总干事 黄明堂:“晋江东石和我们嘉义的东石都是亲兄弟。我们两地街道都是那么相像。族亲们朴实热情,满面笑容,大家面对面非常亲切。“


两岸东石人都重视宗祖亲缘


既见诸于共修族谱、祭奉祖先


亦落实于弘扬美德、教化子孙


自两岸开放民间交流以来


更携手致力传承



△桑葚树


树高千尺根深在沃土


在晋江东石


随处可见古厝桑树


枝繁叶茂、小果满枝


这是东石黄氏子孙


为纪念先祖黄守恭而代代种植


桑葚,闽南话谐音为“生仔”


寓意“子孙绵延、生生不息”


在嘉义东石乡东石村里


“东石港紫云黄姓祖祠”的一角


同样栽着两株枝繁叶茂的桑葚树


这是从祖地东石移植而来


同样为慎终追远、纪念先祖恩德


据传,唐代黄守恭为紫云黄氏祖先,史书记载其“初事货殖,后务农桑,辟桑园周围七里,田叁佰陆拾庄。”闻名中外的古刹泉州开元寺,由黄守恭捐出桑园而建。古寺迄今数千年,犹存一棵古桑,依然风华挺立、果实累累。



“人之有祖,犹水之有源,木之有本也”


两岸安身立命之处同叫“东石”


神明庇佑之所皆称“嘉应”


嘉应庙俗称三公宫


奉祀宋代魏天忠及其父其子三代忠良


和祖地东石一样


嘉义东石五步一宫、十步一庙


供奉神明均是先民从闽南“分灵”而来,


源自祖地嘉应庙的“分炉”就有22处


两岸东石的“九龙三公”扮相一样


均为黄袍加身、皇冠顶戴、黑脸黑须



△九龙三公嘉应祖庙


每年农历五月初四


两地嘉应庙都会举行纪念活动


这让两岸宗亲互动更加频繁


在晋江东石嘉应祖庙


山门石柱上刻着一幅长联


“龙翔江海绕晴光华夏山川一统


宫隐仙洲襟皓月闽台香火同源”


是由嘉义北港仔嘉定宫敬捐


在闽台众多的民间信仰中,由晋江东石九龙三公嘉应祖庙分灵到台湾已有60多处。台湾各地嘉应庙内都有一首相同的七律诗,诗文简明扼要地叙述九龙三公的由来。



正月十五同数一宫灯


这是两地东石共有的


全国独一无二的元宵灯俗


月圆人团圆


上年结婚的新人


会把宫灯挂在嘉应庙里


村里耆老数数宫灯几对


便知来年有多少子孙繁衍



清代时


嘉义东石乡亲会派人


回晋江东石并到嘉应庙祭祀


把台湾嘉应庙挂灯数字报告祖地族亲


台湾嘉义县东石乡农会会长蔡春福


是东石玉井户蔡氏第十九世孙


他曾数度回祖庙嘉应庙拜谒


“九龙三公祭典暨数宫灯”活动


让他印象深刻



在他看来


“数宫灯”让两岸乡亲情感连结


更加紧密和深厚


“要让孩子们都去


以后我们老了走不动


年轻后辈可以来来去去


曾经,“数宫灯”是家族


人丁兴旺的美好寓意


如今,“数宫灯”连结起


闽台东石共同的根脉记忆


更照亮一代代嘉义东石人“回渡”海峡





监制丨刘立忠 任永蔚


策划丨杜苏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