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注册 >

三大行业应收款项激增!专家支招:适度以承兑汇票形式结算

近些年票据市场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在多数行业仍存在很大发展潜力,其中食品制造行业对应大多中小企业票据融资,汽车行业与电子信息制造业对应部分大中型企业,均为票据业务高速增长的行业,如电子信息制造业全行业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1.8%,未来使用票据作为支付结算和融资工具仍有巨大潜力。

对此,江西财经大学九银票据研究院执行院长肖小和近日撰写研究文章认为,应加快在电子信息、汽车和食品制造行业发展票据业务,三个行业与生俱来的生产销售周期决定了相关企业在日常支付结算中普遍存在或长或短的账期。而承兑汇票期限设置灵活,票面金额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可以与不同类型企业的回款周期相契合。三个行业的企业适度使用承兑汇票作为贸易结算方式可以减少资金占用,扩张商业信用以实现更好更快的高质量发展。

票据既有支付结算功能,也有扩张信用的融资功能,十分契合信息电子、汽车和食品制造企业的短期融资。当前,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工具只适用于少数大型企业,多数中小企业在公开市场没有评级,不适宜在资本市场大规模融资。同样,相对于银行贷款,票据市场基础设施完善,电子票据最长期限达到一年,通过企业网银签发、流转非常便捷,还可以同开户银行一事一议,满足双方约定的特定条件可获得银行承兑作为信用加持,这些基本属性同中小企业的短期融资需求十分契合。

票据市场是我国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大对信息电子、汽车、食品制造行业票据承兑贴现、再贴现业务的支持;鼓励上述三大行业使用标准化票据融资;加大对三大行业供应链票据支持、应收账款票据化力度以及承兑融资的风险控制。

金融机构可以根据上述三大行业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特点,把票据承兑业务嵌入到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流程中,提高票据产品在相关企业中的普及率和使用率;商业银行要发挥票据转贴现市场流转功能,让企业的票据贴现利率向同期限货币市场利率靠拢,切实降低企业的贴现成本以让利实体经济;此外,央行还可以把再贴现资源向这三大行业中大型企业签发的商业承兑汇票倾斜,鼓励核心企业在其主导的供应链上推广使用商业承兑汇票进行支付结算,有央行作为最终再贴现人可以提高供应链上中小企业商业票据融资的可获得性并能切实有效降低商业承兑汇票的融资成本。

汽车制造业涉及上万个零部件的设计与生产,整车制造厂和零部件细分龙头等核心企业均有条件发行供应链票据。政策应鼓励电子信息、汽车、食品制造类优质核心企业自建供应链平台,先行接入上海票据交易所系统,后续优先考虑用三个行业的供应链平台上线票据质押融资、贴现、转贴现、再贴现、供应链票据跨供应链平台流转等新功能。

应收账款和商业承兑汇票的在供应链上使用场景相似,但长期以来,应收账款确认、流转比较困难,保理的成本也比较高。而商业汇票具有法律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先进、全流程电子化操作等优势。应鼓励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要努力搭建内部票据业务系统平台、缩短决策流程、突破信贷业务属地化管理的制度瓶颈,尽早实现对优质信息电子、汽车、食品制造企业的授信全覆盖,针对不同制造业细分领域的特殊情况做区别对待,争取在摸索中尽快实现风险定价。

此外,还应加大对承兑融资的风险控制。风险表面是外部环境问题,核心是风险观、业绩观、发展观问题,是风险管理体制与业务发展不尽适应的问题。金融机构的授信审批部门需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做好信息电子、汽车、食品制造企业签发的电子商业汇票的票据评级这项基础工作。

具体而言,评价信息电子、汽车、食品制造企业定性指标应参照企业主体(商票出票人)公开市场信用评级和金融机构内部评级,考虑到商票到期期限较短,定量指标的评价方法与商票出票人信用评级应有所区别,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应是考察其最终票据兑付能力的重点。完善票据评级事项后,可以建立企业白名单数据库,进一步确定对某个企业的授信额度,并在票据管理系统中实时显示剩余额度,进而有效的控制最大风险敞口。同时,利用人行征信系统和金融同业交流会摸排白名单内企业在其他金融机构的授信使用情况,严防部分企业超越自身兑付能力无序签发商票的风险事件发生,还可以与规范的大数据公司合作,分析三行业数据信息,有效防范票据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