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其根本在于经济主体的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在经济高速增长进程中的重要参与者们,如何聚焦主业,夯实核心竞争力?《中国经营报》推出“高质量发展”系列专题,挖掘与研究市场主体中的高质量发展样本。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为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的衔接问题提供正式答案。
根据《意见》中的指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也是“三农”工作迎来历史性转折的机遇。
在此背景下,农商行也将作为深化改革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一员,探讨应如何在这一重要的历史进程中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发挥自己的作用。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福建省联社”)下沉重心,深耕细作,全面对接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福建福州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福州农商行”)作为福建省联社一员,积极贯彻落实各项工作举措。福州农商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施云飞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福建省联社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支农支小主力军,农信系统具有先天的优势融入乡村振兴、筑牢农村“主阵地”。
在具体的操作层面,施云飞认为,“要面向服务对象有的放矢,一方面要以多社融合唤醒农村沉睡资产,持续做强传统农村服务领域;另一方面要普惠金融助推新型零售转型,努力做优城区服务领域。”
城乡协同配套金融
乡村振兴战略下涉及城乡协同以及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在农村人口向城市化流动、农村土地的使用方式变更中都需配套的金融服务。
记者注意到,福州农商行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时有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城郊村拆迁后,为盘活村集体资产,以村集体土地征收后盖商业用房进行出租,在此过程中,为扶助村集体商业用房顺利完工,在2020年,尝试以无抵押的方式向仓山镇湖边村授信1800万元,以未来10年的租金收益为还款来源。
银行从业者告诉记者,“大型金融机构决策链长,此外,村集体土地征收后盖商业用户出租,在商业房交付之前是没有产权证的,这种无抵押的超1000万元的借款,也面临增信要求的问题。”
为着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福州农商行启动了“党建 金融助理 多社融合”服务模式,通过与当地党政部门签订合作协议,将支行行长、网点主任、客户经理等挂职乡镇(街道)、村(社区)金融助理,建立与农信社、益农信息社、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社融合”的长效机制,由金融助理密切关注用户的需求变化,及时宣传金融知识,提供金融服务。
据记者了解,福州农商行仓山支行客户经理在作为村金融助理期间,获悉仓山区仓山镇湖边村处于拆迁状态,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回收,区政府决定湖边村回购商业用房作为失地补偿。
经走访调查后,分析湖边村回购项目的区位因素和商业潜力后,认为湖边村的这次固定资产投资属于意义重大、风险可控的项目。
最终经福州农商行总行研究决定,发放18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贷款,为期10年。
值得注意的是,福州农商行人士也直言表示,“在湖边村项目成功放款后,也有周边的城郊区表达了同样的拆迁回购项目的资金需求,农商行也会分析研究具体村子的财务情况,在村财不够的情况下也会谨慎对待。”
福州农商行人士还透露,一方面该项目作为周边的唯一商业用地,可以活跃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能为湖边村全村增加财务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从村庄规划、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以及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心就是加快农村现代化,在缩小城乡差距方面取得更大实效。
据记者了解,福州农商行于2011年1月完成股份制改革,其前身为福州城区农村信用社。
截至2020年末,福州农商行在职员工700多人,注册资本18.6亿元。资产总额494.93亿元, 其中各项贷款余额290.27亿元。负债总额461.04亿元,各项存款余额405.51亿元。不良贷款余额6.50亿元,不良率2.24%,信贷拨备覆盖率154.80%,拨贷比3.46%,资本充足率14.39%,累计实现各项收入22.43亿元。所有者权益33.89亿元,股东1146户。
零售占比突破95%
受经济下行、市场变化和后疫情冲击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所面临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都在发生变化,也在承受更大生存和发展压力。
存贷款高速增长的时期已经过去、同业竞争不断加剧、利差持续收窄。在此背景下,定位支农支小、服务实体经济、做好零售业务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错位竞争的必然选择。
农村商业银行定位发展农村金融,提供惠农服务已被监管多次明晰。
银保监会在2019 年下发《关于推进农村商业银行坚守定位 强化治理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的意见》,更是明确提出农商行应当“坚守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市场定位”,资金业务不出县(区)。
在监管层面要求突出农商行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的专注地位,让农商行的业务回归农村金融本源。
按银保监会此前公布数据显示,在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中,农村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5.06 万亿元,占比高达34.31%,而资产规模仅占银行业的13%。也即是贯彻服务小微、农户的监管要求。
在服务小微的定位下,据记者了解,福州农商行在2018年启动向零售业务转型,压降500万元以上大额贷款目前已有效果显现。
数据显示,自2018年进行零售转型以来,截至目前福州农商行的对公贷款占总贷款比例为3.59%,零售已经突破了95%。福州农商行财报显示,2019年零售贷款占比96.49%,对公和零售合计期末数为247.28亿元;2018年,零售贷款占比为92.95%,对公和零售合计期末数为201.91亿元。
施云飞表示,在目前普惠性金融贷款年增量30%以上的信贷结构要求下,大型银行在贷款利率、贷款期限上都有优惠措施,农商行的业务难度大,只有深耕小微领域,才有发展特色。
他提到,要通过做小户贷款来拉动小户存款,做实贷款用途,做实利润。要做到存款贷款定价适配,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打造价值银行。
最后,还要强化绩效导向,激发营销活力。强化“绩效考核指挥棒”的理念,强化“做零售就是做未来”的宣导。在绩效考核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年度工作任务和零售转型需求,组织定期组织制度培训、业务部门及绩效部门下到网点辅导,将考核文化、绩效理念、传递到每个员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