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银行开户 >

国泰世华银行开户条件(国泰世华银行网上mybank)

个人消费类贷款ABS产品发行规模企稳回升,后疫情时代产品表现或将进一步分化。


金融机构短期个人消费类贷款主要由信用卡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构成,且以信用卡贷款为主。从信用卡使用情况来看,截至2021年9月末,信用卡发卡量累计已达到7.98亿张,人均持卡数量为0.57张。同期,受益于疫情影响逐步消退及前期低基数等因素影响,信用卡授信总额20.66万亿元,同比增长11.14%;使用金额8.40万亿元,同比增长8.25%,但增速仍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授信使用率40.66%,基本与上年持平。


2021年,在局部地区疫情反复、电力短缺、房企债务危机等负面因素影响下,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消费者信心指数呈波动下降态势。与此同时,居民杠杆率与上年末持平,仍旧处于高位。


居民杠杆率持续处于高位及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都将影响居民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从而对消费信贷的信用表现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从信用卡资产质量来看,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整体较为稳定。截至2021年9月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为869.26亿元,占应偿信用卡信贷总额的比例为1.04%。总体上,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占应偿信贷总额的比例自2017年起呈下降的趋势,但考虑到2017年以来银行间市场发行信用卡不良贷款证券化产品121单,累计处置信用卡不良贷款3,590.20亿元,这一比例可能低估了信用卡逾期的水平。其中,2020年1~9月和2021年1~9月分别通过发行信用卡不良贷款证券化产品处置信用卡不良贷款600.01亿元和771.16亿元,若还原该部分不良贷款,则截至2021年9月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占应偿信用卡信贷总额比例与上年同期水平基本持平。


政策方面,随着对个人信息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愈发重视,监管层面持续在保护个人信息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促进合规经营等方面出台相应的政策和规范性文件。


总体上看,2021年,居民消费信贷需求伴随国内经济修复呈现逐步回升态势,但受局部地区疫情反复及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居民消费信心有所下滑,消费信贷增速仍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居民杠杆率持续处于高位,消费信贷的信用表现或将持续承压。政策方面,消费金融行业监管内容更加细化,监管力度有所加强,旨在引导该行业更加规范、健康地发展。


从基础资产类型来看,个人消费类贷款ABS产品可分为一般消费贷款ABS产品和信用卡分期ABS产品,2021年一般消费贷款ABS产品发行13单,发行规模合计为243.68亿元,较2020年增加32.69%;信用卡分期ABS产品发行3单,发行规模合计为228.20亿元,较2020年增加17.77%。


从发起机构来看,2021年个人消费类贷款ABS产品发起机构共有10家,其中商业银行5家(分别为招商银行、平安银行、杭州银行、宁波银行和交通银行),较上年增加3家,共计发起6单,发行规模合计338.35亿元,占比71.70%;消费金融公司5家(包括捷信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杭银消费金融和湖北消费金融),较上年增加1家,共计发起10单,发行规模合计133.53亿元,占比28.30%。在上述消费金融公司中,杭银消费金融和中邮消费金融为首次发起个人消费类贷款ABS产品。


2021年,有3家消费金融公司获银保监会批准成立,分别为苏银凯基消费金融、重庆蚂蚁消费金融和四川省唯品富邦消费金融。其中,苏银凯基消费金融由江苏银行、台湾凯基商业银行、海澜之家以及五星控股四家股东联合发起设立,注册资本26.00亿元,各股东出资比例分别为54.25%、36.17%、7.5%和2.08%,是一家不设立线下营业网点、以科技驱动网络贷款全流程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注册资本80.00亿元,前三大股东为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洋商业银行有限公司和国泰世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50.00%、15.01%和10.00%。四川省唯品富邦消费金融由唯品会(中国)有限公司、特步(中国)有限公司和富邦华一银行有限公司共同设立,注册资本5.00亿元,各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49.90%、25.10%和25.00%。截至2021年底,在银保监会批准成立的30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已有15家消费金融公司获得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资格的批复,其中有9家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起了个人消费类贷款ABS产品,分别是兴业消费金融、苏宁消费金融、锦程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捷信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湖北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和杭银消费金融。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金融公司成立满三年,符合申请资产证券化业务资格的监管要求,未来将有更多的消费金融公司参与到资产证券化市场中来。


从发行利率来看,优先级(AAAsf)证券发行利率区间在2.66~6.00%,次优先级(AA sf/AAsf)证券发行利率区间在2.73~6.50%,与2020年同级别证券发行利率(利率区间分别为3.45~4.67%和3.70~5.18%)相比区间有所扩大。与一年期中债中短期票据到期收益率比较,商业银行发起的个人消费类贷款ABS产品AAAsf级利差区间在-43.22~21.95BP;消费金融公司方面,AAAsf级利差区间在-21.74~239.06BP。


消费金融公司发起的个人消费类贷款ABS产品发行利率普遍高于商业银行发起的产品。不同消费金融公司之间发行利率也有较大差异,以优先级证券为例,捷信消费金融发起的个人消费类贷款ABS产品AAAsf级证券的发行利率明显高于其他发起机构,而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中邮消费金融、杭银消费金融和兴业消费金融同级别证券的发行利率则相对较低。


从交易量来看,2021年,个人消费类贷款ABS产品成交金额为148.63亿元,较2020年全年增加9.84%;交易笔数107笔,笔均金额1.39亿元。2021年全年银行间市场信贷ABS产品成交金额共计7,470.33亿元,个人消费类贷款ABS产品成交金额仅占1.99%,二级交易活跃性有待提升。


2021年发行的个人消费类贷款ABS产品累计违约率较2020年呈现小幅上升趋势,消费金融公司发起的个人消费类贷款ABS产品累计违约率高于商业银行发起的产品。受局部地区疫情反复及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影响,部分地区或行业内借款人偿债能力有所下降,消费贷款资产信用表现继续承压


分发起机构类型来看,商业银行发起的ABS产品较消费金融公司发起的ABS产品累计违约率低。这主要是由于,商业银行零售客户基础庞大、风控体系成熟、资金成本低,商业银行获取的客户质量相对更好。但我们也注意到,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消费金融公司发起的ABS产品累计违约率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或与近年来消费信贷规模扩张过快,消费金融行业服务客群下沉相关,叠加局部地区疫情的反复和宏观经济的下行压力,个人消费类贷款资产信用表现或将继续承压。


2021年银行间市场共发行16单个人消费类贷款ABS产品,截至2021年末,累计违约率处于0.00%~5.50%之间。消费金融公司发起的产品中,“捷赢”系列累计违约率整体较高,处于2.48%~5.50%之间,但较2020年发行的“捷赢”系列有所下降;楚赢2021-1和楚赢2021-2分别存续2期和3期,累计违约率分别为1.04%和0.51%,由于该产品为按季度分配(3期即9个月),违约表现尚合理;同时,2021年新增参与发起产品的两家消费金融公司中邮消费金融和杭银消费金融,其发起的邮赢2021-1和杭邦2021-1,由于存续期较短,尚未观测到违约表现。商业银行发起的产品中,大部分存续期较短尚未观测到违约表现。平安银行发起的安顺2021-1,共存续4期,累计违约率为0.90%,在商业银行中处于相对较高水平,或与其资产特征和对应客群有关。安顺2021-1入池资产为车主贷,即以汽车作为抵押物、用于个人消费或经营的现金贷款,入池贷款加权平均利率16.79%,处于较高水平。


逾期率


年化累计回收率5


商业银行发起的个人消费类贷款ABS产品平均年化累计回收率为6.36%,低于消费金融公司发起产品的回收率。其中橙易2016-1入池贷款附带房屋抵押,因此回收率较高,除此之外“臻元”系列产品回收表现较好,平均年化累计回收率为13.03%,明显高于“和享”系列(6.79%)、“和智”系列(4.82%)、“惠益”系列(3.70%)和“交元”系列(2.94%)。整体来看,个人消费类贷款ABS产品回收率相对偏低,主要由于个人消费类贷款大部分为信用类贷款,其回收基本依赖于对借款人的催收,没有抵押物处置作为回收来源。2021年受部分地区疫情反复和防控政策的影响导致贷款服务机构贷后管理工作存在一定阻碍,部分地区催收工作无法开展,从而影响资产回收周期,回收率表现未来需进一步观察。


早偿率6


结 论


2021年,我国经济逐步回归常态,居民消费信贷需求逐步回升,相应地,个人消费类贷款ABS产品发行规模企稳回升。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和全面复工复产的背景下,疫情对居民收入和生活消费产生的冲击逐步减弱,个人消费类贷款ABS产品基础资产逾期表现得到明显改善。尽管如此,后疫情时代局部地区疫情反复、居民杠杆率持续高位、经济增速放缓,都对个人偿债能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个人消费类贷款ABS产品累计违约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我们预期未来个人消费类贷款ABS产品表现将进一步分化,拥有优质客群、核心风控技术及完善贷后管理机制的机构发起的ABS产品表现将更为稳定。


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超常规政策退出、中长期结构调整以及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下,2021年我国经济增长整体呈走弱的态势,消费者信心指数亦呈现波动下降态势。2022年,我国经济发展仍然面临多重压力,且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我们需关注经济下行及消费需求修复对消费信贷资产信用表现的影响。


【1】同一天发行的产品选取发行利率较低者进行分析。


【2】针对车主在家庭装修、旅游、留学、婚庆、医疗等个人消费、经营用途的贷款,抵押物为车辆。


【3】累计违约率=累计违约金额/初始起算日资产池余额。


【4】累计违约率=∑各产品发行后各期的违约金额/∑各产品初始起算日的资产池余额,仅选取表现期超过6期(含)的产品统计累计违约率,本小节同。


【5】累计回收率=累计回收额/累计违约额,年化回收率=累计回收率/表现期天数*365,其中表现期天数包括封包期。部分已兑付完毕产品受托报告未披露相关数据,故剔除。


【6】对早偿率的统计从各产品第二个表现期开始,并已年化处理。


本文源自中诚信国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