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百慕大谷在哪里(百慕大三角之谜真相)


“队长,抱歉!我媳妇从网上查到一些关于黑竹沟的可怕信息,很是担心,不让我去,另外家里的孩子还小。下次再有机会跟你一起出征吧。”此次科学探险考察队队长、四川旅游学院教授、著名极限探险家刘勇的手机上弹出一名队员退出的信息。


此次探险队的阵容强大,整个顾问专家团有28人,包括极限探险家、地质专家、动植物专家、极限摄影师、测绘专家、定向越野冠军、职业登山运动员等。实地入沟核心探险团队,由刘勇担任队长,其他几位队员也是国内探险界身经百战的人物,还有5位当地经验丰富的彝族猎户做向导协作。


“大概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就关注黑竹沟。罗索依达这条路线此前无人穿越,颇为神秘。”8月中旬,刘勇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说,前期地方政府和景区管理方数次接触其团队,希望他们去探险科考、破解谜团,“我比较慎重,团队在科考探险前期做了大量技术准备,以科学态度精心的准备,不敢丝毫怠慢和掉以轻心。”


为了解开这里的动植物之谜,科考队在领略高低落差达3000米的山峰、纵横交错的沟壑的同时,对一路所见到的垂直分布的植被,阶层分明的动植物世界尽可能地一一拍摄记录。


探险队员背着沉重的背包。刘勇 摄


刘勇与队员在分析研判穿越路线。刘勇 供图


队员使用绳索技术从湿滑悬崖上缓缓下滑。刘勇 供图


队员在探险途中稍作休整。刘勇 摄


探险队员在绝壁沟百米瀑布悬崖下降(图中可见三名队员)。强介 摄


探险途中拍下的黑竹沟荣宏得景区风光。强介 摄


探险途中穿越茂密森林。刘勇 摄


探险队员涉水翻越瀑布群。刘勇 摄


本次科考探险线路分析图。龚剑 供图


科考探险队与当地向导合影。


多位专家表示,本次黑竹沟核心地带科考探险首次成功穿越,这不仅仅是一次户外探险线路穿越,它还揭开了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黑竹沟“神秘失踪之谜”“动植物之谜”“地磁异常之谜”等谜题,这既是国内户外探险的重大成果,也是一次成功的科学考察探索,在全国乃至全球探险界都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科技日报•深瞳工作室出品


文中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