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临沧市水土保持监理费收费标准(水土保持监理费最新取费标准)


鸟儿在枝头起起落落,猕猴在树丛中窜来窜去, 麂子和马鹿轮番到池塘喝水,成群的野生亚洲象悠闲的在次生林中取食粽叶芦等“美食”……这是通过监控镜头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莲花塘亚洲象食物源基地内捕捉到的镜头。



与此同时,创新落实保护机制,在全省率先建立森林目标管理责任制,在全国开创性建立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生态环境保护在全州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指标体系中的权重达21.5%,对重大环境责任实行“一票否决”,保护生态环境从“软指标”变成了“硬任务”。通过持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水土流失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不仅使辖区内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而且还创新保护机制,先后与老挝和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携手创建跨境自然保护区,实现了边境地区生态环境的跨境保护。


2010年,中老边境一线又新增3片联合保护区域。一条南起老挝南塔省南木哈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至中国西双版纳勐腊子保护区,长约220公里,面积约300万亩的跨境联合保护区域形成。目前,中老跨境联合保护已上升为两国政府层面的合作,为边境地区的亚洲象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筑牢了生态安全屏障,开创了中国生态保护的“跨境”先河。


除了通过制度性的立法保护和打击违法犯罪来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外,对于身处困境中的亚洲象等野生动物实施救助,也同样是西双版纳实施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救护小组悉心照料,母象伤势渐趋好转。10月18日,救护组将其运到野象谷安置在救助中心内,并取名“平平”,寓意中老两国永远和平。


随着种群数量的不断增加,亚洲象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走出保护区觅食也成为必然。“保护区内的原始森林内很少生长亚洲象喜食的粽叶芦、蔗茅、构树、对叶榕及竹子等植物。”40多年来一直从事亚洲象保护和研究的西双版纳保护区科研所工程师董永华介绍,这些植物一般生长在低凹的河谷地带以及森林不太茂密的次生林里面。


如今的香烟箐,村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大渡岗乡各村寨,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人象和谐共处第一村。



“人与亚洲象和谐共生,是生态环境保护中最为理想的一种状态。”刀建红说,多年来,西双版纳各相关部门一直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懈努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