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循环经济促进法主要内容(我国的循环经济促进法是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基本法)






前面的内容请关注回看……


以上是从行为科学的角度去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具体效果如何还有待时间去验证。此外,还有什么科学办法,可以解决海洋垃圾、塑料垃圾等难题?


清理海洋垃圾一直是个世界难题,按照传统方法,人类清理现有的海洋垃圾至少需要八万年。但是最近有一篇文章,提到荷兰一位90后少年,提出了海洋垃圾清理的新思路,值得我们说一说。


这位少年提出,我们可以借助大海的力量来清理垃圾,因为洋流是有交汇点,大量垃圾就汇聚在一起,形成“海上垃圾带”,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洋流,设计出一种漂浮在海上的垃圾收集器。大家可以想象成一个巨大的英文V字漂在海面上,绵延几公里,垃圾最终都汇到V字的底端被收集起来,整个装置的动力完全由洋流和阳光提供。


这方法高效、省钱,十年就可以清理太平洋7万多吨的海洋垃圾,而成本只需要传统方法的3%。


在所有的固体垃圾种类之中,最令人头疼的还是塑料,因为塑料埋在地下至少200年以上,甚至更久才能分解。万维钢《精英日课3》曾提到,处理垃圾最高效的办法是填埋。注意“填埋”不是“倾倒”,不是说挖个大坑把垃圾往里面一倒就不管了。现代发达国家对垃圾填埋都有一套非常厉害的办法。填埋坑挖好之后会先弄个密封层,使得垃圾放进去不会泄露,不至于过了多少年之后有毒物质出来污染地下水源。垃圾在填埋之前会经过多重的压缩,缩小占用的体积。


按一般标准,每立方米的填埋空间,能装下大约一吨垃圾。中国一个大型城市,比如天津市,每天大约产生5000吨垃圾,那得挖多大的坑才够呢?答案是一个长宽高都是一公里的坑,体积为10^9立方米,天津市可以用500年。


那么这么一直挖坑,是不是早晚到处都是垃圾坑了呢?万维钢认为不会。对一座城市来说,在郊外找个几公里的填埋场,只要坑足够深,防泄漏措施足够好,填埋后在上面建公园、商业区是没有问题。


万维钢在专栏中也提到垃圾回收的成本问题。要想真正回收塑料桶,首先得有人做一些基本的塑料分类,得有人把桶盖儿拿掉,得有人清洗它,然后才能高温熔化,去做一个新的塑料用品。


如果人力成本越来越高,人工智能还做不到智能处理垃圾,回收就是非常不可行的事情。而且回收也是有污染的,清洗塑料桶会产生污染废水。


对现代工业体系来说,制造一个新的塑料桶,却是省时省力的事情,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把塑料桶直接填埋。同样道理,因为玻璃是用最廉价的沙子制作的,玻璃瓶也应该直接填埋。金属可能比较贵,有回收的价值。


从经济学来说,什么垃圾是“可回收”的,应该由垃圾回收人员决定。如果他们觉得回收有利可图,就说明这个东西的价值大于回收的成本,那就是值得的。如果扔在那里都没人要,那就没有必要回收。


考虑到清洗、燃烧的环节,回收并不环保。事实上焚烧垃圾非常不环保,会产生各种有害气体。用焚烧垃圾产生的热量发电也是高成本的事情。


《废物星球:从中国到世界的天价垃圾贸易之旅》的作者是亚当·明特,曾参观过中国一个南方小村庄里的回收工厂,这个工厂每年回收约10吨的圣诞彩灯。为什么美国的圣诞彩灯会汇集到这里?因为在这个小镇附近,有数千个需要用铜制造电线电源线的工厂。


这就是垃圾回收行业的特性,只要投入回收桶里的东西有价值,那么全球废品回收行业就会想方设法,把他们送到可以利用它们实现最大利益的个人或者公司手里。


垃圾回收能够创造价值,那么创造这些价值的人,自然也会因此获益。比如垃圾回收工人,他们的收入要比我们想象得高,这个我们在前面提到的《废品生活》一书中也提到过。比如珠三角地区,回收工人工资可以达到每月8000-9000元,远超大学毕业生的薪酬。


1917年,《科学美国人》刊登了一篇短文,标题是“垃圾是美国最富有的战时新娘”。当时正值一战期间,主要生产原料都很短缺。人们通过这篇报道才了解到,那些平时是不起眼的、吃苦受累的外地人,竟然通过翻找垃圾发了财,还建立了行业协会,在华尔道夫酒店举行周年晚会。


《废物星球:从中国到世界的天价垃圾贸易之旅》一书作者亚当·明特指出,作为消费者,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一是支持再生纸和相关再生行业。目前,华为、戴尔、苹果等电子产品制造商都在出售翻新电子产品,著名的运动品牌耐克、阿迪达斯也推出了使用再生料做的运动服。


二是坚持3R原则。亚当·明特在书中提醒我们,支持翻新产品只能排在第三,更好的做法是减少消耗和重新使用已经买到的东西,这就是国际通行的最有利于循环经济的3R原则:Reduce,Reuse,Recycle。这跟杉本裕明在《垃圾去哪了》一书中提出的循环型社会与“3R”原则是一致的。


三是不买不必要的东西。循环再利用,比焚烧好,但是比不上把废品修理好;更好的行为是,从一开始就不要购买不必要的会成为垃圾的新产品。如果不克服物欲,我们的星球很有可能真的变成一颗废物星球。


四是使用可降解材料。前面我们还提到微塑料的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治理微塑料污染?答案是尽量用可降解塑料,比如聚乳酸(PLA)或者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但是可降解塑料的成本目前还比较高。传统不可降解塑料的价格大概是3000-10000元一吨,PLA大约是35000元一吨,PBAT大约是22000元一吨。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底,我国将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到2022年底,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


五是加强加强污水处理。微塑料已经融入自然界的水循环,从淡水中转移到海水中,再转移到生物体和人体内,再从人体排出到污水中,再进入污水处理厂,照此循环。所以,如果设置一道阻碍拦下微塑料,阻止它们继续进入下一轮循环,绝大部分微塑料也能从自然界被过滤出来。实际上,今天欧美的很多污水处理厂对微塑料的过滤能力都已经达到90%以上。


六、中国禁令对全球垃圾回收行业的影响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完善进口固体废物管理制度,加强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管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切实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禁令一出,从欧美到日本的固体垃圾都无处堆放,新规定在全球都产生了涟漪式的影响。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等国,都出现了废品堆积的现象,尤其是废旧塑料这类固体垃圾,体积庞大,焚烧不易。


2018年之前,中国消化了全世界超过60%的废旧塑料,失去了最大的出口地,而本国尚未形成足够的废物处理能力,不少回收站都只能任由垃圾堆积如山。


这一禁令不仅改变了全球废品格局,在各个消费领域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最明显的是国外回收品的价格一落千丈,中国买家撤走后,美国西海岸的废纸价格,从100美元一吨降到了5美元一吨。美国回收企业损失惨重,而中国国内大量回收企业都收不到足够的废纸,废纸回收价格连同纸价都一路上涨。近一年,纸浆价格涨幅高达47%,书本教材都贵了不少。


禁令同时也是倒逼国内垃圾回收产业转型和改革的一个举措,中国需要利用现有的再生利用体系和力量,更好地规划和使用已经存在几十年的废品回收基地,来更加有效地进行再生利用。


生产者延伸责任制也是一条有普适性的环保原则。这个原则指的是,生产者应承担的责任,不仅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之中,而且还要延伸到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特别是废弃后的回收和处置。比如,电子产品生产者有回收电子产品和再利用的义务,电子产品应使用对环境友好和可再生的材料;应设计容易维修、拆卸的产品。目前生产者责任制度已作为一项重要制度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法律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