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个人办理个税汇算,要注意什么?这些问题你可能遇到…


摄图:思晨

随着3月1日起,2021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开始汇算清缴,最近有朋友抛出了各种灵魂拷问:

收入不高,你看我需要办理汇算清缴吗?

办理个税汇算,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去年换了几家公司,个税清缴受雇单位选哪家合适?按工作时长走,还是按最新的走?

听说商业健康险能抵扣,为啥我的不行呢?

我在境外获得的收入,要不要计算个税?

招了一位临时工清洁阿姨,她的工资怎么扣税呢?

呃,关于上面这些问题,下面我们一一来解答!

01 哪些人需要/不需要办理个税汇算?

这个问题我们之前其实聊过。

关于哪些人需要办理个税汇算,主要分为4种:

全年综合所得超过12万

需补税金额超过400元

已预缴税额大于年度汇算应纳税额且申请退税

纳税年度内少申报或未申报综合所得

反之,我们不难得出无需办理个税汇算的条件:

全年综合所得不超过12万

年度汇算需补税金额不超过400元

已预缴税额与年度汇算应纳税额一致

符合年度汇算退税条件但不打算申请退税

满足这些条件的人,可以直接跳过个税汇算这个动作。

02 办理个税汇算有哪些注意事项?

1)先弄清楚自己是否需要办理。

2)看看减除部分有没要新增、修正的。

3)赶在2022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办理完汇算清缴就OK了。

03 年内任职多家公司的个税汇算问题

如果去年一年内你先后在两家及以上的公司上班,在办理个税清缴时,选哪个单位作为受雇任职单位来汇算比较合适呢?

有人建议选最新任职的,也有人觉得选工作时间最长的,更好。

关于这个问题,答案其实是:选哪个都可以。

毕竟选择哪家作为汇算地,并不影响年度综合所得合并计税。

当你有2处以上任职、受雇单位时,选择向其中一处任职受雇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就好。

但对于单位代办个税的个人,选择哪家任职单位为汇算地,可能会有些影响。

毕竟根据国家税务《关于办理2021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事项的公告》,由单位代办的,纳税人需在2022年4月30日前与单位以书面或电子等方式确认,补充提供纳税年度内在本单位以外取得的综合所得收入、相关扣除、享受税收优惠等,才能顺利完成代办事项。

但如果你早已离职,还让前单位代办,并提交一堆在其他任职公司的收入和扣除数据,不仅原单位可能不配合,自己也会觉得太折腾。

当然,如果是选择个人自行办理年度汇算,就不存在这样的纠结。

04 为什么个人买的商业健康险不能抵税

对个税抵扣熟悉的人,可能知道有3种保险能抵扣个税。它们分别是:年金险、商业健康险和税延养老保险。

其中,根据《关于将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试点政策推广到全国范围实施的通知》,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险完全可以抵扣个税,而且扣除限额还是2400元/年(相当于200元/月)。

但需要声明的是:不是所有商业健康险都抵税,只有“税收优惠型商业健康险”才行。

怎么判断自己买的商业健康险是否符合抵扣条件呢?

一个重要判断标准就是看你购买的保单上是否有“税优识别码”。

这种识别码,一般是由商业健康保险信息平台按“一人一单一码”原则对投保人进行校验后,下发给保险公司,并在保单凭证上打印出来的数字识别码。

图源:网络

而且,因为“税优健康险”具有保证续保、带病投保、不设免赔额等特点,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较高,为避免逆向选择风险,目前保险公司一般只接受公司团体投保,极少开放个人购买。

所以,有购买商业健康险想抵扣个税的,建议填报前先确认清楚。

05 境外所得,也需要纳入个人所得税吗?

毫无疑问,需要。根据《个人所得税法》:

不管在中国境内有无住所,一个纳税年度内在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不管是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还是境外取得的所得,都应按规定缴纳个税。

那哪些算境外所得呢?

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境外所得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境外所得主要包括以下这些:

在中国境外上班获得的劳务收入,境外企业或其他组织支付的稿酬,许可各种特许权在境外使用获得的收入,在境外获得的生产经营所得,从境外企业、其他组织及非居民个人获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收入,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在中国境外使用的收入,在中国境外转让财产所得,中国境外企业、其他组织及非居民个人支付且负担的偶然所得等。

06 临时雇员的扣税问题

有朋友询问公司招的兼职清洁工阿姨如何扣税。

关于这个问题,有必要先确认:双方属于什么关系,发放的工资是什么属性。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

如果这位清洁阿姨是在机关、团体、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中任职、受雇而得到的报酬,属于非独立个人劳务活动,那发放的就是工资薪金。适用的税率表是这个:

而如果对方是个人独立从事自由职业取得的所得,不存在严格的雇佣关系,那发放的就是劳务报酬,适用的税率表是这个:

从这位朋友提供的情况来看,应该属于后者。

好了,今天分享的话题就到这里了,欢迎留言交流~

-END-

备注:本文原创,首发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网(chinahrm2002),有参考自国家税务总局、潇湘晨报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