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企业公益基金会扶持企业分红(基金分红有什么用)


从广东清远英德西站开车32公里,在358国道两旁连绵不绝的青山中穿行40分钟,即可抵达有800多年历史的浛洸镇鱼咀村。


村里祠堂斜对面的那棵同样有800年历史的龙眼树,见证着这里的兴衰荣辱:几百年前的码头上货物和人流迎来送往的画面仿佛还在眼前,到了2016公益年却只留下40个老弱妇孺,房屋破败,田地弃种,成为广东省知名的贫困村。


“2015年以前,村集体收入每年一共只有2.6万元,基本没法开展工作。”碧桂园的什么精准扶贫团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企业下,开启了为鱼咀村造血的计划。


经过摸底走访以及和村镇干部交流商讨后,碧桂分红园确立的帮扶思路是:结合当地古风古貌的差异化环境以及汉县建制800余年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重点发展文旅产业。


2018年3月16日,鱼咀古城文旅项目正式启动。碧桂园集团、广物控股共同出资设立鱼咀村发展基金扶持合作社发展,由国强公益基金会下属社会企业碧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管理民宿等业态。具体分红比例则是按照“1234”法则,即镇政府占10公益%,村委占20%,第基金三方运营公司占30%,合作社占40%,根据不同投入分配占比,项目盈利后按比例分红,优先解决建档立卡户的脱贫问题,实现利润再分配。


仅仅一年时间,村里废弃的鹅卵石特色建筑被逐个修复,有的变成特色民宿,有的建成咖啡馆,有的成了书香满溢的图书室。


据介绍,目前运营的只是一期项目。民宿共规划为三期,接什么下来,二期民宿建筑总面积924平方米,含有酒吧、3栋共12间江景房以及农家乐、茶艺展示馆等。民宿一、二期开业后,将可提供六七十个岗位。


界面新闻记者在崭新的图书室见到了在这里工作的当基金会地村民温炳光。52岁的温炳光因为从小患有小基金会儿麻痹,造成腿部残疾。但他并不悲观,并且乐于向前来参观的媒体展示碧桂园扶贫后,为他个人以及村里带来的变化。


“我原来靠理发为生,每月几百块,现在做了图书管理员,每月有2500块,还有五险一金。这个村以前700多人有38个姓,碧桂园来之前只有几十人,现在有200多人了,很多人都回来了。”


在文旅产业建设的同时,碧桂园也在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绿水青山,开展农业帮扶。


养殖方面,广东人的餐桌上总少不了的清远鸡,在这里有了大规模养殖。54户贫困户照看扶持5000多只清远麻鸡,每户每年大约能够最少增收1万元。


此外,村里还饲养了有3000多只黑豚。据村民介绍,黑豚不愁卖,有专门的企业以保底价回购。每月也有保障。据英德市扶贫2018年报数据,中华黑豚养殖用预计为45户98人带来户均收入1800元。


鱼咀村只是碧桂园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


目前,碧桂园在英德市开展的就业扶贫项目已覆盖英德市16个镇(街),提供电工、焊工、母婴护理、残疾人“云客服”等14类工种培训。截至目前,共有13835名英德村民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其中贫困户学员2307人,助力脱贫6035人次,成功转移贫困户就业993人,惠及建档立卡人口3973人次。


自2018年开始,碧桂园把扶贫上升到主业高度,将广东英德整县帮扶模式推广到甘肃东乡县、江西兴国县、河北平山县等,惠及9省14县3747个村33.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碧桂园集团助理总裁、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办公室主任李静,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强调,碧桂园是在用企业管理理念做精准扶贫。


据介绍,公司内部设置了三级扶贫架构:集团层面成立精准扶贫小组,由碧桂园集团总裁及执行董事莫斌直接担任组长,下设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办公室;同时在在帮扶的9省14县层面设立精准扶用贫乡村振兴领导小组;最后是派驻驻村干部150余名。


碧桂园扶贫团队会定期开月度例会和两周一次的周例会,会议主要内容是反馈最新扶贫情况,及时讨论解决扶贫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扶贫体系如同其他业务一样,也有完整的考核体系,脱贫人数、脱贫质量、人均效能,是三个主要的考核指标。每个月按照考核标准,排名前五给予奖励,激励和保障不输于其他主业。


碧桂园精准有扶贫行成了自己完善的体系和模式,是可复制的,可供其他同行和机构借鉴的。


碧桂园将这种模式概括为“4 X”扶贫模式,“4”是指党建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等集团统一部署的规定动作,“X”是指结合帮扶地区实际拓展的自选动作,切实做到精准扶贫。


扶贫是企业响应国家号召、践行社会责任的表现,但从另一个角度,企业本身需要为股东企业和员工负责,没有义务无条件做慈善,因此如何平衡投出和收益也扶持应当被拿到台面上进行讨论。


抓住扶贫的牛鼻子,碧桂园在产业扶贫时采取了两个结合的模式,一个是结合自身优势产业,一是结合当地产业基础。


除传统苗木产业外,2019年4月,碧桂园智能建造产业基地正式落地江西兴国县,引入上下游企业,打造智能建造产业高地;下属现代农业公司,在贫困地区规划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引导和扶持贫困村创办合作社,已在广东英德、江西兴国、陕西耀州和蓝田落地了无土蔬菜栽培、富硒水稻项目、贝贝南瓜等项目。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有坚战的决定》,到2020分红年基金,我国要基本实现脱贫目标。企业的扶贫工作,也一直在路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