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汽车金融公司排名财务(汽车财务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巨大汽车的发展潜力促使银行业也在该领域加速布局,由于商业银行具有实力雄厚、融资成本低、客源流量丰富、品牌影响力较大等优势,因此其市场份额也在迅速地增长,这给汽车金融服务企业带来了比较大的压力。



背靠大树好乘凉,汽车金融的体量在进一步扩大


汽车金融服务与汽车行业两者之间是相互依靠、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汽车金融服务是伴随着汽车行业的成长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公司和,另一方面汽车金融服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汽车的销售,增加汽车的销量,从而能进一步壮大汽车市场和汽车产业。


国内共有25家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在从事这方面的业务,这些公司都是各汽车生产销售企业通过各种形式建立起来的,买家在购车(包括二手车)时,可以向汽车金融公司申请购车贷款,卖家可以申请进货的批发贷款。


对于汽车金融公司而言,资产规模是评估企业及行业发展情况的重要参考指标,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25家汽车金融公司的总资产接近1万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了7.85%。


具体到企业来看,各企排名业之间的实力差距就比较悬殊了,实力弱的资产仅有几十亿,实力强的如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宝马汽车金融(中国)的资产都在千亿元以上,分别为1400多亿元和1000余亿元。


贷款金额则是衡量企业及行业发展情况的另一个重要参考指标,截至2020年末,25家汽车金融公司的零售贷款余额接近8000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了8.71%。


2020年个人通过汽车金融公司贷款购买的汽车接近700万辆,同比增长了2%左右,占当年国内汽车总销量的四分之一强,汽车代理商和经销商申请批发贷款所涉及到的汽车有400多万辆,占当年国内汽车产量的近17%。


具体到汽车金融公司来看,销量高的汽车品牌所对应的汽车金融公司的业绩也相对较好,如2020年末东风日产汽车金融的贷款总额(零售贷款和批发贷款)为560多亿元,丰田汽车金融(中国)的贷款总额近400亿元,由此可见,汽车金融服务在促进汽车市场的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商业银行逐渐发力,汽车金融企业迎来最大的竞争对手


面粉的多寡决定公司了面包的大小,众所周知,我国的汽车(包括二手车)市场无论是从保有量还是从每年的销量来看,在全球都是位居前列的,并且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贷款购车已经成为了一种消费潮流,易车研究院的报告显示,去年上半年,消费者中有54.6%的人有贷款购车的想法。


未来的购车人群将更加年轻化,00后和Z世代一族逐渐成为购车的主力人群,相比其它群体,该群体对信贷购物的接受度更高,因此国内的汽车金融市场不仅体量比较大,而且还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华泰证券研报预测,到2025年国内汽车金融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32万亿元。


也正因为如此,除了传统的汽车金融公司以外,近几年各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融资租赁公司等机构也都加大了在汽车金融领域的布局力度,尤其是商业银行已经成为了汽车金融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目前汽车金融公司和商业银行分别占据市场份额的约50%和约30%。


「于见专栏」认为,相比汽车金融公司,商业银行有着三大优势,一是资金优势,总体上各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比较低,并且拥有比汽车金融公司更多的可投入资金,在弹药和火力方面无疑是比较充裕的。


二是流量优势,商业银行不仅网点数量众多,而且各网点之间的分布也更为均衡合理,依靠涵盖了一省至数省甚至是全国的终端网点,商业银行更容易建立起汽车金融服务领域的规模优势与辐射效应。


三是品牌优势,商业银行本身就积累了一定规模的客户群体,有着较为丰富的金融领域服务经验,并且各商业银行也在不同程度地为汽车行业的各产业链提供金融服务,在用户信公司任与口碑的基础上,商业银行也更容易在汽车交易双方之间拓展金融业务。


商业银行的优势反过来说就是汽车金融公司的劣势,不过与商业银行相比,汽车金融公司也有其自身的优势,首先自然是专业,商业银行虽然整体实力和经验占优,但汽车金融公司已在该领域排名深耕多年,自然拥有更丰富的行业细分服务经验,尤其是在产品设计和场景创新方面汽车金融公司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其次是灵活,在提供金融服务时,从审核到贷款发放的各个环节,商业银行的操作流程比较多,而汽车金融公司在这方面则显得更为灵活和高效,风控能力也更强。


最后是资源,汽车金融公司都是倚靠汽车生产销售企业发展起来的,它们与车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本身就有着近水楼台的渠道优势。


未来的商业银行必将成为汽财务车金融领域最大的搅局者,和房地产市场一样,汽车金融领域同样也是相当不错的优质资产,是各大银行拓展业务空间的兵家必争之地,如去年上半年平安银行的汽车金融贷款新增了1300多亿元,同比增长了36.8%,6月末的活跃用户数达270多万户,较2020年末增长了15.0%。


疫情和芯片紧张加速了汽车金融公司与车企之间原本牢固关系的松动,而商业银行自身的优势又正好填补了这一空隙,尤其是银行的金融产品可以提供更高的免息额度,这一点在汽车买卖双方之间都颇具吸引力和竞争力,当然商业银行的加入对于车企和消费者而言无疑是一件好事,良性的市场竞争既能促进汽车销售,又能使消费者得到实惠。


顺势而为,汽车金融市场仍然颇具发展潜力


近几年,国内的汽车市场正从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市场、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市场已逐渐趋于饱和,总体消费需求在不断减弱,每年的汽车销量也呈现出持续下滑的态势,这些因素给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带来了不同程度地负面影响。


但由于汽车金融的渗透率也在逐步提升,当前40%的汽车金融渗透率相比海外成熟市场显然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市场对汽车金融贷款的需求总体上还是呈现出汽车了增长的趋势,只不过增速是在逐渐下降。


大环境如此,各汽车金融公司的业绩也是横金融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有部分企业的净利润下降得比较明显,尤其是资产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所受到的影响更大,但总的来说,汽车金融行业的总体运营指标还是处在一个比较好的水平上。


截至2020年末,行业不良率为0.49%,资本充足金融率为21.40%,均优于2019年同期,行业的平均流动性比率达到了214.09%,远远高于银行业的平均水平,不过汽车金融与汽车行业之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于见专栏」认为,在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之下,一方面汽车金融公司也需要注意所服务车企的经营状况,因为汽车金融公司的融资渠道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多为银行借款和资本注入,融资构成以短期债务为主,资产负债率多在80%以上,自身的杠杆水平并不低。


因此企业也是或多或少地面临着流动性管理的压力,如果此时汽车厂商的经营情况与信用出现问题,则很有可能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导致汽车金融公司出现流动性风险。


另一方面未来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会加速汽车金融市场格局的变化,像过去单靠货款贴息的营利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因此汽车金融公司必须财务要向服务型企业转型,要把全方位的细致服务体验贯穿到汽车销售的各个环节。


例如加强在二手车、新能源汽车、汽车租赁等环节的金融服务,在设计金融产品时也要突出服务两字,例如上汽通用金融就公司和针对不同群体推出了不同利率与还款方式的产品,服务用得越多优惠也就越多,有的产品还将贷款还款与二手车置换结合了起来,如此一来还能促进新车的销售。


未来在向全方位、一站式服务的转型过程中,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汽车金融公司,谁能首先把握住机遇,用细节打动人心,谁就能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结语


随着金融领域改革的深入推进,各汽车金融公司的融资渠道也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抵御风险的能力亦是随之在不断地增强,与此同时,汽车市场潜在的消费需求,正在吸引商业银行加大投入和布局力度。


为此汽车金融公司需要转变经营思维,变被动为主动,重点打造包括买车、租车、养车、换车等环节在内的、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场景,通过不断提升用户的消费体验,来逐步增强用户对品牌的信任与黏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