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天津金纬路建设银行开户行(建设银行天津解放北路支行)


  排水工人:一夜辛苦 换来道路畅通


  河北区中山路和金纬路交口,天津市排水三所的排水工人朱师傅和他的两位同事一夜没睡好,他们仨都一脸疲惫,但是依然动作麻利整理着排水管。


  朱师傅说,排水管子昨夜有个小口子,因为排水的任务重,不能中断,他们暂时先用着,现在雨势小了,他们赶紧把坏掉的那截裁掉。


  这样的工作对于从事这一行业8年的朱师傅来说已经很习惯了。他说昨晚十点,他就已经到达了现场,到现在已经超过十二小时了。



  工作小组的水泵连接着两个水管,一个水管插入中山路上的一口方形水井,这是个收水井,附近的小区街道的雨水会一起排到这个井里面。水泵的绿色水管把收水井里的水抽出来,再顺着蓝色水管排到金纬路上的圆井里,这样就可以让路上没有积水,让老百姓放心出行了。


  根据报道显示,截至12日9时,全市降水区平均降水量为49.8毫米,最大降水量为117.5毫米,出现在北辰区双街。


  这一夜,朱师傅他们仨人基本没有睡,只要雨量一大,他们三个就得穿上雨衣分工合作。一个人看收水井,一个人看排水管,一个人看着水泵,确保排水能顺利进行。


  早上9时许,天光明亮,只余下小雨淅沥,朱师傅这三人工作小组还没有离开,因为根据预报,白天依然会有降雨。好在现在没有抽水任务,三个人终于得以稍事休息。车上空间狭小,前排两个人闭目养神,后排的一个人能够蜷缩着躺下。朱师傅说,像昨夜这样的暴雨,他们排水三所的全体员工全都来到了现场。雨季就是需要排水工人全体出动,这样的工作节奏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


  居住在附近的居民王女士一早就知道排水工作者辛苦了一夜,早上出门上班,看到了水泵旁边这三名工作者十分感动,她说:“中山路这块特别洼,一到夏天下暴雨,就容易积水,我小时候我记得还有齐腰深的时候,他们这一宿忙活,早上起来基本没什么积水了,上班也不用鞋子全湿透了,我真心感谢他们。”



  电力工人:医生守护病人 我们守护医院


  12日早7点整,海河医院门前,做完接班工作,津南供电分公司的李忠祥开始了24小时的值守。


  电力公司在海河医院的值班车是两辆依维柯,前面的一辆是白色通信指挥车,后面是黄色的电力抢险车,备有各种电力检修设备。指挥车内的空间不大,里面除了通讯设备和座椅,还有一个微波炉用来热饭吃。“我们分三班轮流倒,每个班是一天一夜,在这个时间内,就算吃饭也要守在车边上。”


  经过了一夜,早晨时候降雨稀疏不少,空气变得清新,李忠祥把车门打开换换空气。


  作为电力工人,李忠祥和同事们的岗位在海河医院门前的电力通信值班车上,为随时应对医院内可能出现的电力故障做好准备。


  雨滴有节奏的敲打在值班车顶上,李忠祥不时观看着车外面的天色,偶尔也刷下手机上的天气预报。“今天白天看情况还好,昨晚上值班的同事是最辛苦的”。


  海河医院是天津救治新冠疫情患者的定点医院,院内医护人员24小时值守,院外电力抢修车上,李忠祥等电力工人们同样需要“24小时雷打不动”。


  在知道有大雨来之前,同事们曾经互相叮嘱过防雨、防风、安全方面的细节,要保持警觉,最终在暴雨之后,一夜无事。


   昨夜的大雨,没有对海河医院带来供电上的影响,这让李忠祥和同事们既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也充满骄傲。自从疫情暴发,电力抢修车开始常驻海河医院开始的一年多以来,至今都没出现电力方面的问题,“证明我们的系统是安全牢靠的,不会出问题,即使真出现问题,我们就在医院门口,可以第一时间开展工作。”



  蔬菜商贩:正常营业 下雨不休息


  7月12日上午9点,北辰区韩家墅海吉星批发市场,细碎的雨点仍然在下着,天气阴沉着仿佛山雨欲来,部分地面上有些许存水。虽然经过了前一晚连夜的大雨,但批发市场内,果蔬摊位都还在正常营业。


  “其实也想过出不出摊,但想着客户们等着菜,我们在家也闲不住,所以还是出摊了。”小李说,“今天大概凌晨2点出的门,当时雨下的正是大的时候。一般下大雨我们都会早一点去上菜,怕路上耽误事。”


  因为蔬菜比较多,无法全都摆放在摊位内,小李只能将部分蔬菜摆放在摊旁的空地上。没有雨棚遮挡,一筐筐蔬菜的塑料包装内,就存了积水。一些买菜的顾客,会借着框内的积水,将土豆上的泥土涮一涮,“这雨下的也好,你看这土豆上面都没有泥了,干净极了。”一个顾客与小李说笑着。虽然进货时连着泥土承重,销售时泥土被雨水洗掉了,但小李并不在意,“这些都无所谓,雨天大家高兴,我们也高兴。”



  不同于小李只是忙碌着配菜,隔壁的摊主康先生还要时不时清理积水。


  康先生在市场内经营着两个菜摊,因为其中一个地势稍低,每当下雨时,摊位旁就会有一些积水,为了不让积水流进摊位里,每到大雨的天气,他都会准备木板和胶皮刮子,一边卖菜,一边清理积水。


  “今天这天气,临时来买菜的人不是很多,一些大客户和老顾客都是发来信息,让我们配好送去,或者他们开车过来拉着就走。”康先生一边按照老客户微信上发的订菜信息配菜,一边说,“我们从凌晨进货,到现在,一直没闲着,平时配菜忙,再加上有积水,就更忙了。但这菜,家家户户都离不开,所以下多大雨,我们都不会休息。”


  雨中坚持营业的不只这些菜摊摊主。水果摊前虽然只有一些零星的顾客驻足,但摊主们仍认真地整理着果品。



  7月11日,高师傅从河北拉回来一货车的新鲜桃子,抵达天津时已经是晚上11点多,“那时候还没下雨,我们凌晨2点左右卸货的时候,正是雨大的时候。我想穿雨鞋来着,但那雨已经下冒烟了,穿雨鞋也没用,干脆就穿布鞋了。”上午9点多,高师傅向记者展示着身上潮湿的裤子和鞋袜,笑着说,“7个小时了,还没干呢。”


  作为天津市场上的一级经销商,高师傅的水果主要针对水果零售摊主,但雨天顾客较少,摊主们进货都不是很多,原本一货车桃子每天凌晨四五点钟之前就会售空,但到7月12日上午9点多,才销售了半车,“再等等看,如果没有人买了,我们也收摊了,剩下了明天便宜处理了。”


  采访中,虽然大家有的比平时要忙碌了,有的生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雨天带来的凉爽,让他们都很高兴,小李笑着说,“这几天实在是太热,有遮阳篷都没用,下雨凉下来了,这天气可真是舒服多了。”


  快递小哥:怕包裹淋湿 揣怀里送件


  7月11日,顺丰速运(天津)有限公司工作群里转发了天津暴雨预警的信息。尽管天空云层涨云,不过看样子一时半会还不会下雨,平山道营业部的范建琪加快了包裹分拣速度,他想赶在降雨来临之前把件送完。


  40多票包裹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分拣、装车完毕,出发前同事给范建琪拿了一件雨披子,范建琪心想雨不会这么快就来,没成想离开网点不到半小时,豆大的雨点就噼里啪啦砸下来。


  为了保护筐里的包裹不被淋湿,范建琪将雨披子盖在快递筐上,自己冒雨骑行。当来到森淼公寓附近时雨更大了,范建琪不得不到底商门前临时避雨。


  刚停车,他的电话就响了,是预约发件的客户打来的,此时已经临近约定上门取件时间。范建琪和客户解释了一番,双方将约定时间延后了一个小时。



  雨刚渐小,范建琪就冒雨出发了,上门取件时,他已经淋成了“落汤鸡”。原本一个小时完成的任务,这次足足用了两个小时。当天17点,还有一车货送到站点,也就是说,范建琪还要进行分拣、装车、派送。这次派送他进行了全副武装,用两件防雨布苫盖好快递筐,自己披着雨衣,把两个电子产品的快递包裹塞进怀里,拉紧外套拉链,将快递包放在胸口反背,这样能最大限度做到防水。


  这次快递送货结束后,已经临近20点,范建琪还要开车返回津南区的住所。路上出现了多个积水路段,范建琪脑子里规划着多个绕行方案,他要为转天一早的上班路线提前做准备。


  他知道,恶劣天气到来时,网点的派送任务需要提前准备,包裹防护、电动车防护、派送路线规划等等。


  得益于提前规划,范建琪的上班路线比较顺畅,7月12日早晨7点他就来到了网点,他特地穿了一件速干上衣。当天上午的快件和以往相比并不是很多,但一些纸质包装的包裹需要重新做防水包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