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学习分享」《手把教你读财报》读书笔记二——资产负债表(4)

继上篇《手把教你读财报》读书笔记二——资产负债表(3)

五、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1、负债

会计上将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两部分。投资人看负债的角度可以有另外两种:一是以负债的来源分为经营性负债(应付XX、预收账款等)、分配性负债(应付股利、应交所得税)和融资性负债(长短期借款);二是以是否承担利息分为有息负债和无息负债,经营性负债和分配性负债通常是无息负债,而融资性负债一般是有息负债。

分配性负债中,如果股东大会通过分红方案,该笔分红对应的现金额就会变成一笔分配性负债,即从所有者权益中的“未分配利润”科目划入负债的“应付股利”科目,导致公司的净资产下降。如果公司的净资产锐减,可以考虑此原因。大额分红可以提高资产收益率,如果公司实施大额现金分红又再进行大量融资,可考察其中原因。

(1)向中央银行借款、吸收存款和同业存放

主要是金融机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科目。吸收存款主要指企业(银行)吸收的除同业存放款项以外的其他各种存款,包括单位存款(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等)、个人存款、信用卡存款、特种存款、转贷款资金和财政性存款等。同业存放指企业(银行)吸收的境内、境外金融机构的存款。吸收存款与同业存放一样,虽然需要付息,但是与经营或其他需求的付息借债有所区别,通常无须视为有息负债。

(2)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职工薪酬包括职工的工资、奖金、保险、公积金、福利(货币或非货币)、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辞退补偿等。其中付给一线员工的薪酬计入生产成本;付给车间管理人员的薪酬计入制造费用;付给企业管理人员的薪酬计入管理费用;付给销售人员的薪酬计入销售费用;计给在建工程相关人员的薪酬计入在建工程。

【造假案例】公司某高管主管生产,年薪300万元,会计会把该高管的工资计入管理费用,从利润表里减去,使当期公司当期利润减少300万元;如果企业想美化今年报表,可以通过任命该高管为车间主任、待遇不变的方式轻松达成,即该高管的工资计入制造费用,进入生产成本、变成存货。要等存货卖出去后才结转为营业成本,那么今年公司的营业利润就可以多300万元。

利用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科目和负债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可计算出年度员工薪酬总数:

假设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为A,期初余额为B,现金流量表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C,则员工本年度薪酬总额 = A – B C

薪酬总额不等于员工实际拿到的钱,因为包括应付、公司缴纳五险一金的部分等。

(3)专项应付款

非流动负债里的“专项应付款”科目主要是政府投入的具有专项或特定用途的款项。这笔资金无须偿还,相当于政府白给的,按政府指定用途花光验收以前,将其放在“专项应付款”中。

2、所有者权益

也叫“股东权益”、“净资产”,由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得出,主要包括4部分: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公司股东拥有的净资产只是所有者权益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科目的部分,不包括“少数股东权益”。

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子公司,并非全部由母公司100%持股,但合并报表时,是将非100%子公司的全部资产负债及利润与母公司报表合并,因此会将非母公司持有的权益(包括资产负债及利润)计入合并报表中,需要将这部分由非母公司持有的剩余(少数)股权的个人或法人即“少数股东”的权益与母公司的权益区分开来。其股权对应的净资产,在合并资产负债表里被称为“少数股东权益”。其股权对应的当年损益,在合并利润表里被称为“少数股东损益”。由于该科目由报表合并时产生,因此母公司报表无此科目。

(1)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

实收资本也叫“股本”,即营业执照上的注册资金,等于股份总数乘以股票面值。

如果股票面值1元,总股本1亿股,那么实收资本就是1亿元;如果股票发行价为30元,那么另外的29元(合计29亿元)就是股本溢价,计入资本公积。资本公积是股东的投入超过实收资本的部分,而不是由企业利润形成的,可以用来转增股本,但不能用来当作利润进行分配,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将融资产生的资本增值当作利润分掉,演化成老股东吃新股东投入的资本。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不捐税。但盈余公积或未分配利润送红股,被视为利润分配,需要支付所得税。

非交易产生的公司所得,即股东的投入,归入到资本公积科目内。但是有两种例外的情况:一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核算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波动,二是汇率波动导致的外汇资产汇总损益。

(3)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企业经营获利后的利润分配顺序:首先要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若有);其次要按照当年税后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再次是由股东自行决定是否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及数量;最后决定是否向股东分配。

盈余公积是利润中留存下来,继续投入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其中法定盈余公积为中国特色的科目,是政府强制股东留下来扩大再生产。法定盈余公积规定是当年利润的10%,累积到注册资本的50%以后可以不继续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的提取要求:以母公司利润表净利润为基数的,因为“法定”即要求是法律实体,合并报表是会计意义上的单位,不是法律意义的公司。

未分配利润的用途由股东自行决定。企业可以利用盈余公积或未分配利润送红股,前提是有利润,且保证送红股后,盈余公积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5%。企业也可以利用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无须考虑是否有利润。

资金用途的自由度:未分配利润最自由,股东可以自行决定;盈余公积次之,可以用于弥补经营亏损或向股东送股;然后是资本公积,只可以转成股本(注册资金),抽逃注册资金是刑事犯罪。

所有者权益科目只是会计上的分类,实际经营中,资金的使用在公司是被一视同仁的,不会区分资金是资本公积还是未分配利润。

未分配利润不一定可以马上变现,原因是:公司历年都盈利,累积了大量的未分配利润,这些未分配利润与账面上的现金相等,未分配利润的现金很可能已经被公司投资出去,变成土地设备、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同时,有的净利润是通过无现金流入的方式产生的,无法马上兑现(应收账款)。

【本节要点】

未完,待续《手把教你读财报》读书笔记二——资产负债表(4)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