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海淀销售环节税务筹划案例(折扣方式销售的税务筹划案例)


电商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不合规者十之八九。少缴税或者不交税已成为常态!


然而,“好景”不长了!


电商行业政策步步加码


近几年,电商业蓬勃发展,细分市场多。但行业乱象一直存在,比如偷税漏税严重。


201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新电商法明确了从事个人代购、微商、开网店也须依法办理工商登记取得相关行政许可,依法纳税,否则是不可以继续店铺经营。


接着,国家税务总局发布《2020年电子商务税收数据分析应用升级完善和运行维护项目》中标公告,更是将电商交易数据纳入税收数据监管,大量生存在灰色地带的商家将被暴露在阳光下。


同时,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也发布公告,明确要求必须上传营业执照和相关经营许可证,否则,下架相关所有商品。


电商卖家税务问题多多


除了电商平台上的企业商家和个人卖家外,如今,社交网络平台上的个体商家数量日益增多,其税务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卖家刷单,虚假好评


电商平台上素有“刷单找死,不刷等死”之说,不少商家为提升店铺和产品排名而刷单,花钱吹大业绩泡沫。有的卖家是通过送礼品给亲戚朋友,然后让他们帮忙刷单,引导消费者下单。


尤其是近几年,直播电商兴起后,直播电商成为刷单和数据造假的重灾区。


第二:隐瞒具体的销售收入,不开发票,不缴纳税费


虽然各大电商平台,都有可以申请发票的入口,但是实际卖出的商品不开发票已经是一种常态了。


有的商家呢,买家是选择了要发票,但是,过去很久了发票还没有到买家手里。


商家以为,不开具发票,将所销售的金额,转入自己的私人账户时,隐藏收入,就不需要缴纳税费了,大错特错了!


“电商行业”不合规行为大限将至!


根据资料显示,2020年,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海淀区税务局上地税务所发布了一条针对某电商企业的“风险自查提示”。


同时,还通知了2000家左右的电商企业,要求一次性按照支付宝进账额度补税,其中就有一些冲排名大量刷单的,3年内店铺平台流水对不上公司收入缴税,被税务局用大数据监测出来,这让一些卖家恐慌不已。





一些电商业人士纷纷表示也收到了类似通知。



以前,电商行业征税的一大难点在于营业额难以准确掌握,数据缺乏透明度,信息不对称,征税成本较高。


如今,金税四期上线,税务部门通过大数据技术,抓取销售数据,并与电商平台加强合作,能获得完整的电商平台数据,消除征税盲点,在税收征管上的难点大大减少。


卖家自查风险还来得及!



然而,一些卖家还是不当回事,我行我素。虚开发票,人为刷单现象继续存在,殊不知,这会进一步加大违规风险。商家需要认真自查。


在发票上,无论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还是普通发票,在电商平台商家存在富余票向外虚开、挂靠代销等虚开经营现象时,都存在极大的刑事风险。


在税款上,部分电商隐瞒收入,要么已经实现的收入不确认、不入账;要么推迟确认收入,不及时申报。如果企业确实存在少记收入的问题,则面临《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条有关偷税的认定,如果被认定为少记收入,会被无限期追征税款滞纳金以及相关处罚。


对于人为刷单的问题,商家需要充分提供证据,以证明刷单业务的实际情况,若由此引发纳税申报的修改,也存在税务部门依据《征管法》第六十四条处罚的可能,也可能会被电商平台拉入不诚信商家的名单。


总结:


电商交易数据逐步透明化,利于税务机关征税的同时,部分商家数据造假、刷单的现象可能有所减少,有利于提升电商平台的公信力,为消费者创造更大价值。


瑞立诺财税提醒各位卖家,2021年文娱行业的税务稽查力度最大,下一个稽查重点可能就是电商行业。一查一个准,卖家不应该有侥幸心理,尽早做好税务筹划,合理降低税负。


一是合理利用企业的组织形式开展税务筹划;二是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开展税务筹划。像平台的小卖家,月销售额少于15万的,可享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优惠,免征增值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