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宁波会计继续教育查询系统(宁波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网上培训)

一提到会计人员信息采集,大家就一头雾水、二脸无措……



怎么的呢,原因也是各地有各地的政策,采集的时间不一样,网站不同,提供的证明信息也会有所不同。虽然采集时间不同,对后期的考试影响度也不同,但要采集那是肯定的了!


一直都有小伙伴问:为什么要做会计信息采集?会计人员信息采集到底要采集些什么?


01


为什么要采集?


1、完善各省会计人员基础信息管理,会计从业资格证已经取消,会计人员需要监管,必须得有个系统,来将这些财会人员的数据管理起来,所以,会计人员必须将自己的信息提交到财政部门进行备案管理。


2、实现全国会计人员信息跨省调转的对接,后续各省会计人员信息的调转也将依据这个信息采集系统,实现一次采集,全国认可、有效。


3、推动各省会计人员信息管理信息化、规范化,以便有效推动全国财会人员数据对接及行业整体素质提升。


4、采集的信息将作为:


①、会计人员参加职称考试


②、人才选拔培养


③、继续教育


④、会计人员诚信建设


等方面的重要依据,既然是依据,必须是所有会计人员都必须遵循,并按要求如实填写信息。


今天以上海为例,永图教育会计大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详细的填报方法、变更、调转及最常见14个问答,供各地会计童鞋参考哦!(大部分地区的填报信息差不多一致的,可参考)


02


关于开展本市会计人员信息采集和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


沪财会〔2019〕20号


各区财政局、市财政监督局:


为加强本市会计人员信息管理,强化会计人员诚信建设,有序建立会计人员信用档案,根据财政部《会计人员管理办法》(财会〔2018〕33号)、《关于加强会计人员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8〕9号)、《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财会〔2018〕10号)和《关于做好省级会计人员管理系统升级改造和会计人员信息采集上报工作的通知》(财办会〔2018〕28号)的相关要求,现就开展本市会计人员信息采集和管理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采集对象 


会计人员信息采集的对象是在本市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中从事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等会计工作的人员以及持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非在岗人员(以下统称“会计人员”)。从事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的人员,具体包括从事下列具体会计工作的人员: 


一)出纳;


二)稽核;


三)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净资产)的核算;


四)收入、费用(支出)的核算;


五)财务成果(政府预算执行结果)的核算;


六)财务会计报告(决算报告)编制;


七)会计监督;


八)会计机构内会计档案管理;


九)其他会计工作。


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总会计师的人员,属于会计人员。


二、采集内容


会计人员信息采集的内容包括:基础信息、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信息、继续教育信息、高端会计人才信息、信用信息和调转信息。


一)基础信息包括会计人员姓名、性别、有效身份证件、本人电子照片、学历(学位)等与个人相关的信息。


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信息包括会计人员取得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相关信息。


三)继续教育信息包括会计人员根据《上海市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办法》(沪财发〔2018〕8号)规定参加继续教育的相关信息。


四)高端会计人才信息包括会计领军人才、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等相关信息。


五)信用信息包括会计人员获得地市级及以上级别奖励等守信信息和违法违规受到行政处罚等失信信息。


六)调转信息包括会计人员关系在省际间或在本市行政区划间调转的相关信息。 


三、采集主体


本市会计人员信息采集实行属地化管理原则,即由主管财政部门负责采集和管理本辖区会计人员信息。


一)在职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由主管财政部门采集其信息。


二)在职的企业或其他组织会计人员,由工作单位税务登记地主管财政部门采集其信息。工作单位未进行税务登记的,由其工作所在地主管财政部门采集其信息。


三)持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本市在校学生,由其学籍所在地主管财政部门采集其信息。


四)其他会计人员,由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主管财政部门采集其信息。


四、采集途径


一)会计人员信息通过“上海市会计管理系统”进行采集与管理。


二)会计人员基础信息、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信息、高端会计人才信息可由会计人员通过上海财政网自行登记上传并由主管财政部门审核通过后入库,也可以至主管财政部门现场办理。主管财政部门重点审核信息的完整性、电子证件照、有效身份证明、属地证明、国家教育部门认可的学历学位证书、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高端会计人才证明等相关附件。所有信息的真实性由会计人员自行承诺、自行负责。


三)其他信息的采集与管理由主管财政部门根据相关信息来源进行维护与更新。


五、变更和调转


一)2017年11月5日前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本市在库会计人员,系统将默认原有信息,但可在原有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并补充上传相应的证明资料后提交。上述人员至少应补充采集上传身份证正反面照片、工作单位证明或学生证明。原有信息无本人照片的,还应同时采集上传本人照片。


二)在库会计人员基础信息、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信息、高端会计人才信息发生变更的,按本通知规定的采集途径进行维护与更新;其他信息发生变更的,由主管财政部门进行维护与更新。


三)会计人员在本市主管财政部门之间调转,由会计人员提出网上调转申请,并上传工作地变更证明材料或其他相关证明材料,调入地主管财政部门确认后完成调转。


四)会计人员调出本市的,由会计人员在本市提出网上调转申请,并上传工作地变更证明等材料,主管财政部门确认后调出本市。会计人员调入本市的,由会计人员在调出地提出网上调转申请,并上传工作地变更证明等材料,由调出地确认调出,本市相关主管财政部门审核通过后调入本市。


六、信息利用


上海市会计人员管理系统采集的信息,将按国家及本市规定使用,作为先进会计工作者评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或评审、高端会计人才选拔等资格资质审查的重要依据,逐步建立健全会计人员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七、时间安排


主管财政部门应自2019年4月开始,开展本辖区内会计人员信息采集和管理工作,并纳入日常会计管理工作。


各地要求不同,请以各地填报信息为准。


八、工作要求


一)主管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会计人员信息采集工作和会计人员诚信建设,统筹安排,全面推进,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会计人员信息采集全覆盖。要按照“方便办事、一网通办、一口受理、信息共享”的原则采集、维护和使用会计人员信息,充分发挥会计人员信息在服务用人单位和会计人员、规范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主管财政部门应及时审核确认会计人员上传的所有资料。对上传资料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反馈并要求会计人员重新上传。


三)主管财政部门应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登记、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等多种合理有效的方式为抓手,有序采集会计人员信息,真实、完整地记录会计人员从业情况和信用情况,建立和完善会计人员信用档案。


四)主管财政部门要充分利用报纸、网络等多种形式和渠道,加大对会计人员信息采集和诚信建设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政府机构和用人单位等依法依规利用会计人员信用信息,褒扬会计诚信,惩戒会计失信,扩大会计人员信用信息的影响力和警示力,使全社会形成崇尚会计诚信、践行会计诚信的社会风尚。


上海市财政局


2019年4月4日


03


会计人员信息采集的14个问答


(本次以上海政策为例)


一、本市哪些人员需要进行会计人员信息采集?


答:本市会计人员信息采集的对象是“在本市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中从事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等会计工作的人员以及持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非在岗人员”。


因此,需要进行会计人员信息采集的人员包括两类:一类是在本市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另一类是不从事会计工作但持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本市人员(以下统称为“采集对象”)。


既不从事会计工作,也不持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人员(以下统称为“非采集对象”),无需进行会计人员信息采集。


二、已在本市成功报考2019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高级资格考试的非采集对象,是否需要进行信息采集?不采集是否会影响后续的资质审验?


答:已在本市成功报考2019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高级资格考试的非采集对象,建议在考前完成会计人员信息采集。否则,将影响成绩合格后的资质审验。


三、退休人员是否需要信息采集?


答:退休人员不需要信息采集。但在退休后仍从事会计工作的,属于采集对象,应进行会计人员信息采集。


四、原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是否需重新采集信息?


答:原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且属于采集对象的,应当进行会计人员信息采集。原有信息未发生变更的,上传身份证和工作证明后按流程提交即可;原有信息中无电子照片的,还应上传符合要求的电子照片;原有信息发生变更的,还应补充上传相关证明资料。


原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但不属于采集对象的,也可以自愿参加会计人员信息采集。


五、未完成会计人员信息采集,能否参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否影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记录确认?


答:原则上,采集对象应先完成信息采集,再参加主管财政部门组织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首次在本市参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采集对象,应先完成会计人员信息采集,再参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其他采集对象若在采集前已报名参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且缴费完成,应先完成学习和考核,待主管财政部门完成继续教育事项登记后(考核后15个工作日内),再进行会计人员信息采集。


六、采集对象的工作单位发生跨省变动,是否需要办理调转?如何办理调转?


答:采集对象因工作单位变动,主管财政部门发生跨省变化的,应当办理信息调转。


由于目前会计人员信息跨省调转平台尚未开通,会计人员信息暂时无法调出或调入本市,敬请谅解。


七、会计人员通过信息采集系统提交信息后,主管财政部门在多长时间内可以审核完成?审核结果以什么方式反馈?


答:主管财政部门的审核时限一般为10个工作日,并以短信方式反馈审核结果。为确保及时反馈审核结果,请务必准确填报手机信息。会计人员也可登录上海财政网“个人中心-我的办事”查询审核结果。


由于近期信息采集人员比较集中,部分审核结果可能无法及时反馈,敬请谅解。


八、会计人员在信息采集系统中上传证明材料后,还需要到现场审核吗?


答:会计人员信息采集实行承诺制,上传证明材料后无需再到现场进行审核。如果通过其他途径证实或社会举报查实,会计人员存在违反承诺、提交信息不实、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等行为的,则按照会计人员诚信建设有关规定处理。


九、本市会计人员信息采集是否有截止日?不进行会计人员信息采集,有什么后果?


答:本市会计人员信息采集是一项日常管理工作,没有截止日期。


上海市会计管理系统采集的信息,将按国家及本市规定使用,作为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或评审、高端会计人才选拔、先进会计工作者评选等资格资质审查的重要依据。


十、会计人员信息采集系统中 “高中及以下”学历是否必须上传学历证书?如果该学历证书遗失或毁损,可用其他材料代替吗?


答:会计人员信息采集系统中的“学历”信息为必填项目,须根据所填学历上传相应的学历证书。如果学历证书遗失或毁损,应到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补办学历,并上传补办件。确无法补办的,应上传相关情况说明。


十一、会计人员信息采集系统中“是否在岗”如何填写?是否有工作单位就是“在岗”?


答:会计人员信息采集系统中的“是否在岗”,是指当前是否处在会计岗位实际从事会计工作。“在岗”从事会计工作一定有工作单位,但有工作单位却不一定“在岗”从事会计工作。“会计工作”具体包括:


一)出纳;


二)稽核;


三)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净资产)的核算;


四)收入、费用(支出)的核算;


五)财务成果(政府预算执行结果)的核算;


六)财务会计报告(决算报告)编制;


七)会计监督;


八)会计机构内会计档案管理;


九)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总会计师;


十)其他会计工作。


如果有工作单位并从事会计工作的,“是否在岗”应填“是”,同时需在“现从事会计工作岗位”中选择相应的会计岗位;如果不从事会计工作,“是否在岗”则填“否”。此次信息采集后,“在岗”情况发生变化的,应及时变更,否则将影响会计工作年限的累加计算。


十二、“工作证明”是否必须上传?是否必须按模板填写?


答:有工作单位的采集对象,必须在附件类型“工作证明或学生证明”中上传“工作证明”。“工作证明”原则上按统一的模板填写并加盖公章。


属于采集对象的本市在校学生,须上传“学生证明”;在本市没有工作单位也不是本市在校学生的采集对象,可以用本市户籍证明或居住证明代替“工作证明”。


十三、会计人员信息采集系统中的 “会计专业技术职务”怎么填?需上传什么证明材料?


答:会计人员信息采集系统中的“会计专业技术职务”,指的是衡量会计人员业务技能技术等级的会计专业职务,从高到低依次分为正高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和会计员。正高级会计师和高级会计师为高级职务,会计师为中级职务,助理会计师和会计员为初级职务。


在附件类型“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聘书或聘任文件”中,应上传现工作单位出具的相应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文件或聘书。


十四、什么是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会计专业技术资格”项目需上传哪些材料?


答:“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是指担任会计专业职务的任职资格,分为初级资格、中级资格、高级资格和正高级资格。初级、中级会计资格实行全国统一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高级会计师资格实行考试与评审相结合方式,正高级会计师一般采取评审方式。“会计从业资格”,是指2017年11月5日前根据《会计法》规定从事会计工作必须具备的资格。


在附件类型“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或批文”中,应上传通过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取得的初、中级资格证书,或经正高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师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的资格证书或批文。


04


目前各地会计人员信息采集进行情况


现在,很多同学就来问了,我所在地区目前会计人员信息采集是否已经截止?!据小编查阅相关官方文件,目前,会计人员信息采集大部分地区会有集中采集阶段和长期采集阶段,假设当地集中采集阶段已经截止,也不要惊慌,会计信息采集将纳入日常管理工作,后期随时可以进行进行信息采集。


那么,目前,各地会计人员信息采集进行情况是如何的?永图教育会计大咖今天为大家进行了相关汇总,希望能帮助同学们尽快完成信息采集。


1、上海地区--不设截止日期


上海财政厅表示:上海市信息采集是一项日常管理工作,没有截止日期。而且,信息采集的信息,将作为作为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或评审、高端会计人才选拔、先进会计工作者评选等资格资质审查的重要依据。




2、广东地区---不设置截止时间


由于近期采集人数较多,广东省官方为了保证大家的体验,已经出公告了,不设置截止日期:



3、中央国家机关会计--集中采集时间截止至7月31日




4、陕西--不设截止时间


陕西——信息采集为日常工作,不受报名时间限制。





5、宁波市---7月起开展


7月起开展,采取网上自助办理方式进行。





6、甘肃地区:集中采集时间截止至9月30日


会计人员信息集中采集时间:2019年4月15日至9月30日。



信息采集流程:我市会计人员信息采集实行网上申报、网上审核确认的方式。其方法如下:


1)会计人员登录“甘肃省财政厅网站(http://www.czxx.gansu.gov.cn/)”,点击“甘肃会计”选择“甘肃省会计人员管理系统——会计人员信息采集”,进行个人注册,并根据本人具体情况,选择所在地财政部门进行在线填报相关信息。同时,上传相关材料。具体操作流程请阅读服务指南和注意事项。


2)各级财政部门应对会计人员信息采集进行审核。对会计人员信息和提交的各项资料进行审核(审核网址、用户名及密码另行通知),对会计人员上传的资料不符合要求的,在线进行及时反馈并说明原因,要求会计人员重新上传有关资料,直到会计人员信息审核确认完成为止。


7、兰州地区--集中采集时间截止至9月30日








会计人员信息集中采集时间:2019年4月15日至9月30日。


信息采集流程:我市会计人员信息采集实行网上申报、网上审核确认的方式。其方法如下:


1)会计人员登录“甘肃省财政厅网站”点击“甘肃会计”选择“甘肃省会计人员管理系统——会计人员信息采集”,进行个人注册,并根据本人具体情况,选择所在地财政部门进行在线填报相关信息。同时,上传相关材料。具体操作流程请阅读服务指南和注意事项。


2)各级财政部门应对会计人员信息采集进行审核。对会计人员信息和提交的各项资料进行审核(审核网址、用户名及密码另行通知),对会计人员上传的资料不符合要求的,在线进行及时反馈并说明原因,要求会计人员重新上传有关资料,直到会计人员信息审核确认完成为止。


8、黑龙江地区---不设置截止时间


黑龙江会计人员信息采集是长期工作,没有截止时间。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应在取得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一个月内办理初次采集,不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应在开始从事会计工作一个月内办理初次采集。已采集人员应在信息发生变化一个月内变更信息。


9、更多地区


由于信息采集实行属地化管理,各地的采集时间、采集范围、采集方式均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建议关注当地信息采集通知。文末附各地信息采集入口。


05


官方发文:建议中级考生


9月7日考前完成会计人员信息采集








最后,特别提醒中、高级会计职称考生,建议在9月7日考前完成会计人员信息采集,否则将影响成绩合格后的资质审验!


也就说即使你考过60分,成绩合格了,如果不及时参加信息采集,也将影响资格审核,而假设不完成资格审核将影响领证。所以,考生务必重视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