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广钢股份(广钢和林德的关系)

在解决了高端芯片领域供气长期被外资气体巨头“卡脖子”的问题后,中国又一家民族工业气体公司即将在明年IPO上市,三大跨国气体公司一统江湖的格局将被打破。


12月22日,在广州国资国企实施改革三年行动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工控”)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景广军提出了2022年新目标:力争成为世界500强,同时旗下的重要子公司广州广钢气体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钢气体”)将正式申报科创板IPO。


据介绍,截至11月底,广州工控属下生产经营企业336家已进行混改的企业有237家,混改比例超过70%,直接撬动社会资本约关系300亿元。景广军在接受奥一新闻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广钢气体已经完成B轮融资,顺利的话,明年将会通过IPO申报。


据了解,广州工控作为由广钢集团、万宝林德集团万力集团、广智集团4家工业集团重组而成的先进制造业投资集团,于2019年12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目前在装备、家电及压缩机、智慧楼宇、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等方面有着较好的行业积累。


而广钢气体是广州工控旗下重要的子公司,广钢气体业务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起步于为广州工控前身广钢钢铁生产提供股份氧气的制氧车间。历经两代气体人的耕耘,至今已走过51个年头。工业气体产品与服务涵盖冶金、化工、电子、食品、医疗、航空、航天、芯片、制造、环保、新材料等多个行业,为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提供持续优化的工业气体解决方案。公司注册资金8.8亿元。


图:广州广钢气体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广钢气体成长历程:


从全面停产到打破外资巨头垄断


工业气体被誉为“工业的血液”“电子的粮食”,除部分为化工、石化企业配套以外,绝大部分是为电子、钢铁、有色、机械、玻璃、建材等非化工企业配套,特别是的一些新兴产业、高精和尖的工业产品的制造,都离不开工业气体。据智研咨询报告,截至2021年11月4日,中国工业气体企业数量有16080家,较2020年增长6067家。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工业气体企业发展迅猛,但仍以外资企业德国林德、法国液化空气以及美国空气化工为主。


长期以来,三大跨国气体公司对一些关键技术领域进行了垄断。而我国企业为了打破“卡脖子”的难题,做了不少努力。作为一家民族工业气体企业,广钢气体一路走来,成长之路充满了艰辛与坎坷。


2010年10月份,珠江钢铁停产,2013年广钢股份彻底退出,随着广钢的钢铁产能的退出,当时的广钢集团出现产业空心化。而依附于广钢生产的广钢气体全面停产,元气大伤。


2014年的时候,集团决定成立广钢气体能源公司,2015年开始开始对外进行产业化的探索。


广钢气体总裁邓韬回忆道,第一个项目走出省外到了河南就遇到了困难和,当时三个多亿的投资很重,那时要钱没钱要物没物,整个公司现金流非常紧张,然后客户的经营状况也发生了一些根本的变化,导致项目回款非常困难。


“我说句实话,我也晚上2点多钟就会醒,第二天就不想起床了,就怕害怕看到明天广钢的太阳升起来不想面对,但是的我们最终还是要去面对,我们最终把这些问题都解决掉。所以我们那时采取了很多种方法,最终令这个项目回到我们的商业模型里面去,从而也赢得了集团的信任。”


2018年6月,广钢气体打破行业外资垄断局面,成功中标滁州惠科项目,成为内资企业首家进入超高纯大宗气体供应商。在超高纯度气体领域一举突破,解决了在高端芯片行业超高纯制氮机长期被国外卡脖子的问题。同年9月,取得ISO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0月还完成了股份制改革,更名为“广州广钢气体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12月28日,广州林德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挂牌成立,而广钢气体也跨入了产业化发展的高速道。


2020年3月,广钢气体打破氦气市场外资垄断格局,收购林德集团每年9000万标准立方英尺的氦气资源,成为最大内资氦气供应商,国内首家拥有全球氦气供应链的气体公司。


图:广州广钢气体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钢气体目前拥有专利及软著超过100项,2020年研发费用投入达3600万元,为芯片、5G产业等高新企业,提供定制服务;自主研发的超高纯制氮机装置—“Super-N”系列调试成功,PPB级的氮气品质填补了国产化空白,能胜任目前最严格的芯片项目对制氮装置的纯度要求,在助力攻关电子气体“卡脖子”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合肥项目的获取,实现了芯片领域供气从“0”到“1”的突破,打破了外资气体巨头的领域垄断,具有里程碑意义。


目前,广州工控正通过混改加速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而广钢气体的培育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广钢气体的混改过程中,着重选择具有半导体、芯片等背景的产业投资者和国内外知名的战略投资者,在战略资源、业务发展、公司治理及市值背书等方面为公广钢司赋能,牢牢把握全国集成电路和半导体产业布局的黄金机遇期,成功突破外资垄断。


广钢气体混改后吸引从林德、法液空、空气化工等国际巨头近100名专业人才加盟,为公司发展集聚了一批高端引领、自立自强的战略人才队伍。


同时,广钢气体积极推进员工持股,允许员工通过持股平台以外部投资者关系的认购价格同步入股,引入资金约2.3股份亿元,累计引入社会资本12亿元,有效支撑了广钢气体全国产业布局和半导体领域突破。


奥一新闻记者 卢若情 林少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