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注册 >

光大银行小店支行开户行号(光大银行开户行行号怎么查询)


永辉超市过去10年分季度盈利能力表现,图据萝卜投资;


永辉超市单季度营收、毛利、费用率等表现,图据光大证券


结果是,包括美团优选、多多买菜、橙心优选、十荟团、食享会等因涉嫌不正当价格行为立案调查,并被市场监管总局分别处以50万元、150万元不等的行政处罚。


但这一波补贴大战已经对永辉的业务造成实质影响,并且亏损早有苗头。根据财报披露,先前2020年Q3、Q4,永辉营收分别同比下滑0.95%、3.8%,营收增速有加速下滑的态势,且Q4更是净亏损2.34亿元。


生鲜电商激烈竞争的战火未熄,根据此前36氪报道,美团优选、多多买菜、橙心优选、兴盛优选在2021年的GMV目标分别是2000亿、1500亿和1000亿、800亿。永辉的劣势局面未来一段时间恐很难扭转。



小店业态:跑不通但又无法放弃

永辉最受关注的,也引起最大争议的,还是他们的线上业务。


这主要包括两个维度,其一,“永辉生活”自营到家业务,截至2021年Q1,已覆盖1000余家门店;此外是第三方平台到家业务,已覆盖926家门店。从整体的门店覆盖情况(同期全国累计1027家超市门店)来看,永辉线上业务已经在门店层面基本铺开,下一步的关键就是要看如何把单量做起来。


但无论是自有的永辉生活,还是第三方的京东到家,提升线上业务量的难度都不小。


跟生鲜电商平台情况类似, 永辉线上业务的激增,也因吃到一波疫情之后居家买菜需求激增的红利。在2021年Q1单季度,线上业务实现销售额36.7亿元,这比疫情前的2019年全年线上销售额(35.1亿元)还要多。此外2020年上半年,线上销售额同比更是实现翻倍。


不过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以及下半年社区团购的突然杀入,线上红利早早宣告结束。线下是接下来更可见的新增长点,但接下来留给永辉的,可能只有生鲜超市和线上业务两个故事可以讲述。


值得肯定的是,在过去的2020年,永辉有意在扩充“王牌军”生鲜超市的规模,全年新开出114家超市门店,相较于2019年有明显提速,新开门店数同比增长35.7%。但由于生鲜电商的存在,生鲜超市的黄金年代可能早已结束,并且大超培育期较长,对于业绩的刺激,可能仍需一段时间才能显现。


社区是永辉必然要迈过去的一道坎,而实际情况是,他们反而摔了跟头。


在生鲜电商和社区团购热火朝天抢市场同时,永辉的mini店业务则在持续收缩,门店规模已经从截至2020年上半年的458家,持续下降至截至2021年的70家,平均以每个月43家的速度闭店,如果继续下去,mini店在2021年可能会被彻底放弃。


永辉未来需要一个小店业态出现在社区场景里,大超开辟到家业务有明显的服务半径短板。此前永辉高管也曾承认,要想服务城市里的每个社区,靠大店不能解决同城渗透的问题。


但他们目前似乎并未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方式。事实上,永辉在社区生鲜市场探索已久,包括早前的生鲜便利超市——永辉生活,前置仓业态——永辉到家卫星仓,但均相比于前两者,mini店可能是最像永辉的店型,一方面将低毛利生鲜产品前置到社区级场景,同时搭配售卖零食、日用快消品。


如果mini店跑不通,永辉如何才能在社区生鲜立足?答案可能还是云创。



云创该不该背锅?

永辉在生鲜新零售转型方面,可能要走在绝大多数同行前面,不管是业态创新,还是在科技应用投入上,都有比较积极的尝试,并曾与股东腾讯在零售数字化方向有深入合作先例,包括后者曾派驻人员到福州进行指导和协作,可以说出钱又出力。


但这些尝试更多像是走过很多弯路,这直观体现在永辉云创身上。


云创是永辉在生鲜零售数字化的主要试验田,永辉生活(含app)、超级物种、永辉到家卫星仓等业务均诞生于此。


永辉为创新摸索付出了惨痛代价,包括2017年度、2018年、2019年、2020年永辉云创分别净亏损2.67亿元、6.17亿元(2018年前9月)、1.28亿元、1.51亿元。对于这么一个极低净利润率甚至无法盈利的生鲜超市来说,这是一笔不菲的投入。


公司内部对于云创的态度也有多次变化,先是在2019年将其从上市公司主体中剥离出去,创始人张轩宁成为云创第一大股东,宣告分家。而后在2020年8月,又回头从张轩宁手里买回20%股权,并重新将永辉云创并表。


云创的投入力度可以说是巨大的,并且最终又重新被管理层接纳,但他们该为永辉今日的亏损背锅吗?


首先,云创的数字化探索确实有不少成效,截至2020年底,“永辉生活”会员数已经达到4933万,而这之中,截至2020年5月31日,永辉云创的永辉生活app会员数便占到3285万人,相较于2018年同期增长3.9倍。这也是永辉疫情之后能够快速承接到家业务的关键。


结果是,线上业务在内部多条线尝试后,又重新聚拢为“永辉生活”。但相比于三年前,这个市场上又多了几个独角兽级的新对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