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宁波国家税务局刘蓉(宁波市税务局陈艳简历)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61位真人的故事


我娘家是村里唯一的外姓人,一直缺乏安全感,以至于父母把我嫁到附近村里,也是图个方便照应。但成家后仅靠几亩薄田勉强糊口,日子一眼看到头,难道下一代也要这样过下去吗?我不甘心。


待在村子里没有一点出路,就想趁年轻去大城市干活挣钱,可未曾想到福未至,祸却先行。2013年一个夏天的傍晚,老公在回家的路上遭遇车祸,抢救了三个月仍然落下了重度残疾。


然而我从来不信命,更不轻言放弃,如今不仅凭借一人之力撑起了家,还在宁波买房终于安生下来。


(我和老公的结婚照)


1971年,我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何庄队,祖辈都是农民,但整个村子只有我家姓刘,其余都姓何。原因是爷爷当年走得早,奶奶带着三岁的爸爸嫁到何庄队,但是爸爸没有改姓,所以我们还姓刘。


我在家排行老二,上面有一个哥哥,下面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父母都读过书,认识些字,非常的开明。尽管那个年代农村家庭都很贫困,再加上重男轻女,大多数人家都不会让女孩子读书,但我的父母仍然支持我们读书。只是初中以后,我不愿意再读了,就辍学开始打工。


那一年我17岁,没有想到的是,踏上打工路就是一辈子,没有一天可以休息。


(结婚第一年和老公的弟弟妹妹去山上玩)


刚刚辍学的时候,是去工地打临工,后来活不稳定,就去砖瓦厂上班,那里相对稳定一点。刚去啥也不懂,只能干最累的活,用铁锹挖土上小翻车,上满了再拉到做砖坯的运输带上倒进去。


每天这样重复着,挖土上车、拉车、倒土。开始的时候,每天拿着铁锹,手上磨出了很多血泡,非常的痛,慢慢的时间长了,结了老茧也就不痛了。


这样大概干了半年时间后,有次中午加班晒砖坯、翻砖坯,我也去帮忙,被翻砖坯的小组长发现,说我干活手速很快,很麻利,就把我要到他们小组去,专门下砖坯(用泥土做出来的砖坯湿的,需要架起来晒)。


做这个活比挖土拉车要轻松一点,但需要技术,得把窄窄的砖坯码一人多高,而且还要摆得直,每个砖坯都是只架一个角,中间是空的,这样好晒干。


(父亲为我们准备的腊肉)


每天工作八个小时,有时候还会加班,工作虽然辛苦,可一年下来能挣1000多块钱。这笔钱对家里来说非常的重要,可以改善家里的生活,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所以在砖厂我一干就是三年。


那时候家里很节俭,平时是住在砖厂的,为了省钱每个星期回家一次,用罐头瓶装一点咸菜过来吃。砖厂有食堂,中午也有菜,土豆、炒芽菜这些,一顿菜大概要1毛2至1毛5分钱。就这都舍不得打菜,只打一份饭,吃家里带来的咸菜。


21岁那年,经人介绍认识了老公,他家在我们隔壁村,离得非常近。因为娘家是村里唯一的外姓人,父母把我嫁得近点儿,也是为了可以互相照应。


(老家的房子)


老公家兄妹三人,他排行老大,父母也是本分的农民,日子过得很艰苦。婚后我们生了一个女儿一个儿子,老公在家附近打零工,收入不稳定,有的时候一天能挣一二十,有的时候几天都挣不到一分钱。


我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平时在家里带孩子,等早稻种下去的时候,闲下来了,就去隔壁县里去帮人家割稻插秧。那时候工价还算可以,25块钱一天,去一次几天能挣好几百块钱,我可高兴了。但是这样的活有时间限制,只能干几天。


光凭老公打零工勉强解决吃饭问题,攒不下一分钱,眼瞅着女儿都该上学了,儿子也该上幼儿园,用钱的地方越来越多。穷则思变,于是我们萌生了外出打工的想法。


(女儿、儿子、妹妹的儿子)


2003年我和老公丢下二年级的女儿、六岁的儿子,跟随哥哥远赴浙江宁波打工。刚到宁波,没钱租房就花300块钱租了一间车棚,没有窗户,晚上睡觉都不敢关门,怕缺氧闷坏。那种苦至今都无法忘记。


在哥哥的引荐下,我开始做钟点工,主要就是打扫卫生。因为是新手活不多,有时候一天只能做一家,但我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努力把卫生做到最好,从来不偷奸耍滑。


靠着踏实做事积累的口碑,逐渐找我干活的人越来越多,好的时候一天能接好几单。老公则做家庭维修,就是给住户维修水电、下水管道疏通等杂活。


那段日子虽然非常的辛苦,可是干劲十足。我们就一个目标,挣钱挣钱挣钱,然后把孩子接到身边,让他们接受好的教育,全家人也可以在一起。


(儿子小的时候在老家)


2006年,我们苦熬了三年,终于有了点积蓄,就先把儿子接到了身边读书。女儿非常听话,而且在老家书也读得很好,就让她继续留在老家上学。只有假期的时候,才把女儿接来一家四口团聚,开学再送回老家。


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收入比老家也多很多,后来就想着攒够首付就在宁波买房。但正当我们憧憬着早日能过上一家人团聚的幸福生活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把我们平静的生活瞬间击得粉碎。


(现在的我)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3年7月4号的傍晚,老公骑电动车和小车相撞了。


我接到医院的电话后,和弟弟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发现特别严重。老公大脑出血,身体多处骨折,好几个医生正在抢救,我叫他都没有反应。


医生把我叫到办公室,说要做开颅手术,要不然生命有危险,但做了手术会有后遗症。为了挽救老公的性命,我强撑着同意做手术,内心已经濒临崩溃。


虽然日子一直辛苦,可以前毕竟是和老公两个人打拼,遇事可以商量,不觉得孤单。可现在老公躺在医院里生死未卜,我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那时候我才懂得,对于女人而言,赚钱不仅仅是为了生活,更是有能力面对风雨,在没有人可以依靠的时候,也能撑起整个家。


(老公出院第二年)


老公一共做了4次手术,开颅一次,补颅骨,骨折上钢板,拆钢板各一次。在医院住了两个月时间,我一直陪床没去干活。三个月以后,老公才开始慢慢清醒,能认识我了。


我当时非常高兴,总算把他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医生告诉我,老公是恢复最好的,可以说是奇迹。


老公恢复了一年多后,我们去做了伤残鉴定,属于八级伤残、精神障碍、智力减退,基本上丧失了工作的能力。尽管结果不如人意,但我已经很满足了,最起码老公性命无忧。


(老公出车祸第二年)


事后交警出具了事故认定书,双方都有责任。当时有监控拍到,说我老公红灯亮了两秒出发,属于闯红灯,而小轿车十字路口车速太快,所以老公承担40%的责任,其他由对方责任。


肇事方赔偿医药费、赡养费一共21万,去除医疗费用5万多,律师费用2万多,最后我们还剩下13万。


磨难是一种财富,它会化成一种动力推着你前进。老公不能干活了,上有老下有小,我必须撑起这个家。孩子们也变得异常懂事,刚好那个时候学校放假,她们就和我互换着去陪他爸爸。因为老公大脑根本不管事,每天都是绑在床上的,身边不能没人。


那一年我42岁,女儿上大一,儿子上初三,我一个人扛起了家里所有的责任。说实话压力真的很大,白天晚上拼命地接活,最多的时候一天做三四家,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不敢生病,连哭的时间都没有。


(我在客户家干活)


其实最难的还不是干活,干活只需要付出体力就可以了,最难的是没有人可以分担精神上的压力,心里的苦无处诉说。兄弟姐妹们都是靠打工为生,谁家都不富裕,谁也没有时间听你诉苦。孩子们正在读书,又不想分散她们的注意力,毕竟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读书是唯一可以改变命运的捷径。


每天早上睁开眼睛,就是我和老公两个人的社保,两个孩子读书的费用。一辆电动车带着我从清晨奔波到深夜,汗水裹挟着泪水,滴落在工作过的每个地方。


人生就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较量,我要做的就是让积极打败消极,让快乐打败忧郁,让勤劳打败懒惰,让坚强打败脆弱,虽然过程有点儿艰辛,但相信熬过去,一定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我在宁波客户家做家政)


就这样拼命干了四年,加上之前的积蓄,还有赔偿款,2017年我们贷款在宁波买了一间80平米的房子。每平米17000元,首付交了60万,每个月的月供四千多,贷了30年。


买了房子以后,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我就像旋转的陀螺,一刻不停地转着。好在女儿已经毕业上班有了收入,我的压力稍微减轻一些。


可生活没有给我丝毫喘息的时间,正当生活再一次步入正轨,2020年的疫情悄然而至,打得我措手不及。


因为疫情的原因,我在家里待了两个月没有活干,心急如焚,每天脑子里都是贷款社保,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坐卧不安。每天不停地刷手机来打发时间,偶然发现别人分享的自媒体收入,才知道原来拍视频还能赚钱,于是我也开始尝试做。


(我在宁波自己家里)


刚开始不会剪辑,一个视频曾经剪过通宵,但我没有放弃,坚持自学。慢慢的学会了,粉丝也逐渐多了起来,挣到一些钱。看到能挣钱我就一直坚持输出,每天拍一些生活日常见闻。


现在孩子们都毕业参加工作了,老公的病情也基本稳定,生活终于逐渐稳定下来。但老公智力跟十几岁的孩子差不多,还总会发脾气,记忆力衰退的很明显,每天会给我打很多电话,往往是我刚出门,他就打电话问我什么时候回来,让你哭笑不得。


老公唯一能做的事就是买菜,我告诉他买啥他不会讲价,但能买回来,剩余的时间就是刷手机看视频,能恢复到这样,我已经很知足了。


人生的路悲喜都是自己的,生活的苦也只能自己扛,没有人替你决定方向,没有人替你擦去泪水,更没人为你抚平心中的伤痛,活着只能靠自己。


(2021年,我和妹妹在老家)


回想老公车祸之后的8年多,我风雨无阻、马不停蹄的奔波在打工路上,汗水洒满了宁波的每一条街道,现在终于有了安生之处。


贷款还有25年,未来我还要继续的努力挣钱,以后的要好好吃饭,能干动就一直干,替孩子们减轻一点负担。也希望老公的身体可以维持现状,这样我就心满意足了。


生活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我的一生虽然辛苦,但一直都是积极乐观的朝着心中的目标勇往直前,从未停下脚步。愿每个努力的人都能有好运,愿余生健康快乐每一天!


【口述:刘蓉】


目前我们已经记录了261位真人故事,感动了被采访人和千万读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