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英国的社会保障税征收(英国全球征税政策)



  梁发芾


中世纪晚期的英国议会充分利用请愿制度,约束国王的征税权,由此形成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先救济后批税”(Grievances must be redressed before supplies are granted),和“无代表不纳税”“无赞同不纳税”一样,是议会控制国王税收权力的重要手段。


  “先救济后批税”,在1297年的危机中由反对国王横征暴敛的贵族提出。那时候,英国陷入与法国、苏格兰、威尔士的战争,国王爱德华一世为应对战争大量征税,要求贵族随他出征国外,还强买居民生活用品用于军队后勤保障。这样引起国内剧烈反对,提出请愿,要求确认《大宪章》和森林宪章,废除恶税,限制军事强买等。贵族提出,在国王接受请愿之前,拒绝批准国王要求的税收。这是“先救济,后批税”的早期实践。


  此次危机中,议会冤苦陈情的表达仍然被大贵族控制和主导,十四世纪开始,下议院逐渐独立地提出他们的冤苦陈情。人们认为,臣民给统治者负担税收的义务和统治者纠正他给臣民带来的错误的义务是平行的。征税和救济冤苦的诉求在议会被同时宣读时,很难认为两者是彼此孤立的。这种思想从1300年和1301年的危机中体现出来。为了给苏格兰战争筹资,1300年爱德华一世召集议会要求批准征税。他收到的冤苦陈情说,1297年之后几年的战争中,臣民新的负担增加了,而国王则违背了1297年的承诺。众议院请愿要求用更严厉的制裁措施执行《大宪章》,限制军事强买,限制王室森林特权等。此次虽然批准了一个1/20的税收,但没有发出征收的令状,如果冤情得不到救济,将推迟征税。1301年议会还提出12项冤情请愿,说如果在米迦勒节前冤苦得到救济,则批准1/15批税,否则什么也没有。这使得爱德华一世非常不愿意听取众议院冤苦陈情,直到1306年,他不再寻求由议会批准征收国税,而是转向封臣征收封建补助金。


此后,以后众议院多次利用批准税收的机会,向国王提出请愿,要求对他们提出的陈情予以救济,在国王接受请愿之前不予批准税收。但国王在获得税款后,往往有意拖延对请愿书提出的问题的处理,甚至干脆置之不理。为了迫使国王答应条件,议会便实行拖延战术对抗国王。十四和十五世纪的议会会期非常长,就是议会为迫使国王接受请愿条件,拒绝批准税收而进行的拖延措施,往往形成长期拉锯战持久战。


  1401年,下议院努力争取将救济冤苦陈情后独立地批准税收作为议会的一项正规程序。国王亨利四世严词拒绝,他说,这种方式,任何他的祖宗和前任都从来没有看到过或实行过。国王不希望任何方式改变此前已经形成和使用的好习惯好做法。议会便继续使用拖延办法,直到议会的最后一天,最重要的请愿书应该得到回应的最后时刻,议会坚持不批准国王提出的税收。下一次议会1402年9月30开幕,直到闭会的那天,国王没有接受请愿,议会也没有通过税收。


 十四五世纪早些时候,众议院代表民众提出冤苦陈情,但是否回应、如何回应则取决于国王。1450年,出现了两个重要变化,一是,由王室或贵族院提出的议案在形成法令前必须由众议院批准,这样导致了另一个变化,就是法令中越来越多地出现对于众议院请愿要求的精确救济措施。这样,必须按指定要求救济民众冤苦诉求,就成为法令,国王政府也必须遵照实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