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出口加工区内的某服装厂(某服装加工厂与外商签订了一份加工服装出口合同)



扶贫车间。


工人在扶贫车间里生产。


正在建设的新生产车间。


为村里治理河道、美化道路等,裕博园已投资约200万。


裕博园暑假办的公益辅导班。 受访者提供


裕博园发展规划。


有成就感,也常感到孤独


选择返乡创业,张琳就明白,平静的生活会被打破。


因为希望孩子接受好的教育,张琳把两个孩子送到驻马店市跟着父母,周末才接回来。以前的爱好,在天津报的舞蹈班、瑜伽班,回来也没有了。


最初,张琳感到,自己毕竟是从外面回来的媳妇,还是硕士,和村民有些隔阂。但随着裕博园服装厂和养鸽厂的发展,她和大家熟了起来。


现在,她周末领着孩子在广场玩,就有村民拿着刚蒸的菜角,非得让吃。甚至,现在张琳不愿去乡里,“一上街,聊天别人问你哪个村的,你说李庙村赵庄,别人就问裕博园你知道吗,感觉有些不好意思。”


今年暑假,看到许多女工上班带着孩子,张琳很心疼,就想自己招两个老师办个公益辅导班,“一天十几个小时,小孩根本受不了,你要是不让带吧,也不近人情”。刚好,沈丘县团委送过来8名义务支教的大学生。


“今年水大,孩子没人招呼不安全。最开始主要是解决职工、附近村民的后顾之忧。没想到,招生信息发出去后,100个名额,一天就报满了。”她说。


张琳介绍,小年级教诗词,大年级教写作,教安全教育、文明礼仪这些公开课。还有画画、书法、日语这些兴趣班。中午,没家长接的孩子,就在公司食堂吃饭,然后由大学生带到自己家休息。


辅导班持续了一个月,8名大学生支教。张琳感觉,办辅导班后,村民们更加热情,“把我当自己孩子一样”。


这些,都是张琳返乡创业收获的成就感。但有时,张琳也感到深深的孤独,“村里年轻人实在太少了,用年轻人的话说,就是聊天你get不到她的点”。


令张琳欣慰的是,随着裕博园的发展,现在公司已经有三名00后,还有几名大学生。“在村里开服装厂,你必须考虑十年后工人从哪里来,这让人欣慰”。


返乡创业,对张琳来说是个大转型,最开始的很不适应,已经克服。管理中,最让她苦恼的,是村民执行力不够,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反复交代。


压力是自然的。实在闷得不行,张琳就会报班去外地学习几天,管理、财会等,她还考了个会计从业资格证,还报了中级会计课。


按照规划,裕博园养鸽场将来要建成基地,把周边村庄和村民带动起来,达到饲料、教学、管理、防疫、技术、销售等“九统一”,共同致富。


“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坚持下去。”张琳说。


校对:施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